姚梅
玉米是一種十分常見的糧食作物,其植株高大、根系發達,對自然環境的適應能力很強。在玉米栽培過程中,病蟲害是影響玉米產量與質量的主要因素,玉米質量的優劣又會影響農業經濟,而且對我國的糧食安全帶來一定影響。阜陽市玉米種植面積較大,每年都會產出大量優質玉米,為廣大農戶帶來豐厚的收益。目前玉米種植技術已經逐漸成熟,農戶也能對一些比較常見的病蟲害進行處理,但是針對一些細節性問題,依舊沒有做到最好,玉米種植技術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在玉米栽培過程中必須要積極加強對玉米種植技術的控制和管理,不斷提高玉米栽培水平。
1 播前準備
阜陽市的自然條件適合玉米生長,加上科學合理的管理,可以大大提高玉米產量和品質。在玉米播種之前要做好準備,首先,選擇良種。因為玉米品種繁多,不同的種子具有不同的生長特性,因此在玉米播種過程中要做到因地制宜,選擇適合本地氣候條件、土壤環境的品種。其次,做好種子處理工作。在播種之前剔除已經病變的種子,對種子中混合的草籽、雜質等進行清除,并且使用藥劑進行拌種,減少和預防苗期的病蟲害,減輕病害的發病程度。拌種時可以使用濃度為50%的多菌靈可濕性粉劑與濃度為50%的辛硫磷乳油,用量為種子重量的0.2%,兌水2~3kg之后與種子均勻攪拌,并且避光堆悶4~6小時候進行播種。
2 播種管理
2.1 適時播種。在玉米播種過程中必須要確定合理的播種時間,通常每年4月下旬到五月上旬開始播種,此時地溫大約為10~12℃,外界環境的溫度適宜玉米種子發芽,玉米出苗較快,而且出苗整齊,有利于苗期培育壯苗。如果播種的時間過早,則會延長出苗時間,導致出苗不整齊,而且容易爛種。如果采用地膜播種,則可以提前,當5~10cm地溫達到8~10℃左右時可以開始播種。
2.2 播種技術管理。適宜的播種深度可以促進種子發芽和生長,在播種時要對播種深度進行控制,具體的深度要根據土壤墑情、品種、種子大小來確定,一般播種深度控制在4~6cm為宜,如果土壤質地比較粘重,墑情也比較好,則可以適當深栽,反之,則需要淺栽。對于墑情較好的地塊,每畝可以種植5000株左右,如果墑情不好,則每畝可以種植3500~4000株左右。
3 栽培管理
3.1 中耕。中耕可以起到疏松土壤、破除土壤板結結構、提高地溫、透氣透水等作用,而且還能對土壤中的雜草進行去除。玉米苗期一般要進行2~3次中耕,第一次中耕深度為10~12cm,注意防止壓苗和埋苗情況出現,第二次和第三次中耕的深度一般控制在10cm,如果在幼苗旁中耕,注意深度不能太深,行間適當加深深度,控制在16~18cm。
3.2 水肥管理。水肥管理在玉米的整個生長期內都十分重要,而且不同的時期水肥要求不同。第一,幼苗時期,土壤中的含水量對幼苗的生長有較大影響,需要做好水分合適,所以要及時觀測土壤墑情,發現土壤干旱時及時澆水,土壤積水較多的時候及時排水。第二,玉米生長到小喇叭口時期至大喇叭口時期,每畝土壤可以追施20~25公斤尿素,利用機械完成開溝、施肥、培土、鎮壓等操作;在玉米拔節時期可以使用拔節肥。第三,在玉米大喇叭口時期,是玉米穗粒形成的重要階段,此時水肥條件直接影響玉米籽粒的大小和數量,為增加雌穗粒數,應該要確保玉米可以及時進行光合作用,讓玉米獲得充足的水分和養分,施肥的時候以有機肥為主,配合施用化肥,防止化肥燒葉。第四,在玉米吐絲期,需要防止施用過量的氮肥,注重施用磷肥和鉀肥。在玉米蠟熟期,當胚乳呈蠟狀時,玉米籽粒的大小和重量接近其生長期內的最大值,此時收獲玉米最佳。
3.3 病蟲害防治。常見的玉米病蟲害有大斑病、小斑病、病毒病等,在防治過程中要針對不同的病蟲害現象進行綜合防治。
第一,大斑病防治。大斑病主要危害玉米的葉片,嚴重的時候也會對玉米葉稍和包葉產生危害,大斑病發病初期,玉米葉片上會出現少量的灰色小點,隨著玉米不斷生長,灰色小點也會在葉脈上擴散,從而導致玉米的葉片中間部分會出現黃褐色。大斑病一般出現在空氣濕度較高、溫度較高的環境中,尤其是在多雨多霧天氣,發生的幾率更高。對于大斑病進行防治時,通過選擇抗病性較強的品種、對土壤進行整理等,可以有效防治大斑病,在發病初期就要及時將病葉摘除,并且將病葉帶出園區,進行集中燒毀,減少相互傳染的幾率。同時要在適當的時期進行噴藥。
第二,玉米病毒病的防治。病毒病可能出現在玉米生長過程中的任何一個環節,所以必須要做好病毒病的防治,通常采用提前噴藥的方式,最好在蚜蟲和灰飛虱遷飛到玉米地之前進行防治,做好防御工作。目前常用的藥劑為氧化快樂果或者抗蚜可濕性粉劑,對其進行稀釋之后對感染病毒病的玉米植株進行均勻噴施,可以達到有效防治目的。
第三,玉米螟的防治。玉米螟是玉米生長過程中最常見的病害,主要在玉米幼苗時期產生危害,在玉米苗的心葉上面進行蛀穿,當玉米抽穗之后還會對玉米雄穗造成危害,導雄花的基部折斷,導致玉米出現空粒。在玉米種植過程中必須要加強對玉米螟的防治,提前做好預防,一般在玉米螟越冬之前,對園區的環境進行管理,不給害蟲提供越冬的環境。另外,要做好栽培過程中的管理,合理密植,加強科學合理的水肥管理,并且及時用藥,選擇植物源性殺蟲劑或者利用玉米螟蟲的天敵赤眼蜂進行防治,定期放蜂,可以及時控制玉米螟。
新時期,隨著玉米種植面積不斷擴大,對玉米種植技術要求也越來越高,需要借助玉米高產栽培技術,加強玉米栽培過程的科學管理,對玉米病蟲害進行有效控制,促進玉米健康生長,提高其產量和質量。
(作者單位:236213安徽省阜陽市潁上縣農業科學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