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肯·沙力克
布爾津縣隸屬阿勒泰,位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北部,阿爾泰山脈西南麓,準噶爾盆地北沿,其北部和東北部與哈薩克斯坦、俄羅斯、蒙古國接壤,是中國西部兩個與俄羅斯交界的縣之一(另一個是哈巴河縣),國界線長218公里,境內河流眾多,是進出口新疆西北部兩個邊貿口岸的必經之地,與俄羅斯接壤處有一理想口岸極具開發價值,是打開西北地區與俄羅斯經貿往來的唯一最近通道,中國唯一的北冰洋水系——額爾齊斯河最大的支流發源地。東北部毗鄰蒙古國,東鄰阿勒泰市,西鄰哈巴河縣,南與吉木乃縣和福??h相連??h人民政府駐布爾津鎮,布爾津縣農業資源十分豐富,本文就布爾津縣籽用瓜全程機械化基地建設以及經濟效益進行分析報告,以期通過本次分析報告,確定其實際經濟效益,為我縣農牧民增收致富找到一個新亮點。
2015年,我站嚴格按照阿勒泰地區二O一五機械化示范基地建設要求和安排,由我站承擔籽用瓜全程機械化示范基地建設項目實施任務,在縣委縣政府和杜來提鄉政府的高度重視和支持下,我站把發展機械化作為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經濟增長的一項重要工作來抓,及時落實示范基地建設任務,制定實施方案,建立相應的目標管理責任制,經過一年的精心組織和實施,項目取得了良好的成效,現就該項目的經濟效益分析如下:
1 全程機械化的重要意義
《農業機械化促進法》實施以來,在購機補貼等中央強農惠農富農政策的有力推動下,在廣大農民對機械化作業的旺盛需求拉動下,我國農業機械化和農機工業持續快速發展,開創了全國農業機械化發展的“黃金十年”。但與現代農業發展的要求相比,我國農業機械化發展仍存在諸多“短板”。區域上看,雖然東北、華北等地區裝備水平和農機作業水平較高,但其他地區相對落后。當前,我國城鎮化進程和農村勞動力轉移步伐日益加快,農業資源偏緊和生態環境約束因素日益加劇,農產品的生產成本“地板”和市場價格“天花板”擠壓矛盾日益凸顯。加快推進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有利于充分發揮農業機械集成技術、節本增效、推動規模經營的重要作用,有利于提升農業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有利于促進農業發展方式轉變,破解我國農業生產面臨的“誰來種地、怎么種地”的難題,不斷提高農業的綜合生產能力和市場競爭力。
2 綜合機械化技術應用情況
籽用瓜收獲時在示范基地使用4ZGJT-500型籽瓜撿拾脫籽聯合作業機:配套動力為25-40馬力,工作速度2-4km/h,撿拾部件工作幅寬600~1000mm,效率3~4畝/h。撿拾率:≥90%,籽粒破損率:≤1%,籽粒劃破率:≤1%。,突出的效益體現在節省人工上,另外還有搶農時、節約成本等,據示范區測試:4ZGJT-500型籽瓜撿拾脫籽聯合作業機:人工喂入機械脫粒與機械撿拾脫粒相比,提高工效1.75倍,節省人工每畝至少5人,畝節約成本15元左右。(人工機械脫粒需人工9人/畝,作業量每天20畝,而機械撿拾脫粒只需4人,作業量每天35畝,畝成本為45,包括輔助人工費和機械作業費,畝節本15元)。以上機型與傳統作業相比,節約大量勞力即每天近30人。以上數據顯示,1000畝籽用瓜種植采用機械化收獲后將為農民節約雇傭人工費1.5萬元,使農民從機械化技術中得到了實惠解放了勞動力。
3 經濟效益
通過應用籽用瓜種植機械化技術,在示范基地上用鋪膜播種機進行點播,該機與人工鋪膜種植相比可提高功效15倍以上,即每畝可節省資金約72元;節約地膜0.05公斤/畝,地膜以20元/公斤計算,即每畝可節約成本10元;殘膜回收機拾膜4元/畝,人工拾膜8元/畝,即每畝節約資金4元;應用大馬力拖拉機及配套聯合整地機耕作每畝約節約成本15元;應用整套先進機械化技術促進籽用瓜比普通種植籽用瓜每畝增產約20公斤,籽用瓜以單價10元/公斤,即增收200元/畝。示范基地每畝打瓜約節本增效291元,種植1000畝籽用瓜節本增效合計29.1萬元。
通過籽用瓜綜合機械化技術的應用,示范基地1000畝籽用瓜喜獲豐收,經農業部門測產,平均每畝產量在105公斤。籽用瓜的喜獲豐收為農牧民的增收帶來了不菲的收入。種植打瓜將成為我縣農牧民致富增收的一個新亮點。
(作者單位:836600新疆阿勒泰地區布爾津縣農業機械化技術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