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文忠
當前水稻機插秧農機的應用現狀并不太好,在很多水稻種植區域對于機械的使用還比較少,因為水稻種植區域中傳統的生產方式與機械設備并不配套,相關的配套設備不完善,影響了機械的發揮,降低了農業生產的效率。水稻機插秧農機與農藝技術之間缺乏有效的配合,甚至存在一定的矛盾,農民對機械化的掌握也不牢固,導致水稻種植機械化的進程比較緩慢。
1 水稻機插秧農機的應用現狀及意義分析
1.1 水稻機插秧農機現狀分析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和科學技術的發展,水稻種植業也得到了快速的發展。水稻是我國主要的農產品之一,水稻種植業的穩定發展對于農民個人、農村的社會發展以及我國經濟的發展都具有重要的意義。農業現代化是我國農業發展的重要趨勢,水稻種植業也要朝著現代化的方向前進,其中最為重要的就是要實現水稻種植的機械化。插秧是水稻種植機械化的難點和重點,是我國水稻種植業朝著現代化邁進的關鍵節點,因此我們要重視對于育苗、插秧機型的研發和選購。
1.2 水稻機插秧農機的意義
1.2.1 使用水稻機插秧農機能夠節省大量的秧苗,插秧機采用的秧苗在育苗時具有高密度性和短期性的特點,能夠高度利用秧田,利用率超過傳統育秧方法10倍以上,也就是說在這種方式中十分之一的秧田就可以滿足傳統秧田的育苗需求。因此,利用機插秧農機能夠降低對農田的消耗,增加農田的利用率,提高農民的收入。
1.2.2 通過利用水稻機插秧還能夠節省水肥,機插秧苗在育苗過程中是采用集中化規模化的生產,在同等條件下有效提高了對于肥料、水分以及養分的使用。同時因為機插秧苗使用的大多是中小秧苗,定植在大田中的時間比較晚,能夠有效地避開一些常見水稻疾病的爆發,如葉枯病和銹病等,從而減少農藥在水稻種植過程中的施用,能夠節約成本,保證水稻的安全健康。此外,利用插秧機進行插秧時每株稻苗的行距和株距都是固定的、經過科學合理的計算,能夠保證每株水稻都能夠合理進行光合作用和通風,提高水稻的產量。
1.2.3 利用水稻機插秧農機能夠實現水稻生產的高產和穩產,在插秧過程中采用機械化進行能夠更加精準和準確的控制插秧的各個方面,包括寬行、淺栽、定穴等,使每一個步驟都能夠符合最佳標準并保持這一標準,從而實現水稻的高產和穩產。
1.2.4 利用水稻機插秧農機還能夠實現水稻種植增產和機械化推廣的雙贏局面,通過水稻機插秧農機的利用能夠提高農民插秧和種植水稻的效率實現農民的增產增值;水稻機插秧農機在水稻生產中的成功利用能夠對農業機械起到一個推廣的作用,擴大農業機械在農業生產中的使用范圍,推進我國農業機械化的建設和發展,加快我國農業現代化的建設速度。
2 水稻機插秧農機與農藝配套技術的實踐
2.1 水稻機插秧農機使用的關鍵技術
水稻機插秧農機的使用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步驟:要重視水稻的育秧階段,這是水稻生長的基礎條件,在稻種的選擇方面要選擇良種,以抗病能力強的雜交稻、早熟的雙季稻為主,同時苗齡在十八到二十二天為宜。秧盤是水稻插秧機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在其中能夠實現育苗的功能,因此在選擇秧盤時也要根據水稻的品種來選擇,例如在種植雜交水稻時就應當適當增加秧苗之間的距離,使秧苗有充足的生長空間,能夠保證秧苗更好的生長。
2.2 要重視對秧田的規整,包括耕翻施肥、泥漿沉淀、化除封殺等,在使用機械插秧之前要保證秧田的平整,秧田內的高低差要控制在一定的范圍以內,避免出現秧苗栽倒的情況;保證秧田內部的清潔,避免插秧機在作業過程中插在異物上面,降低工作效率和準確性,甚至損壞插秧機的情況。
2.3 機械插秧的過程是秧苗生長的關鍵步驟,這一步驟要注意嚴謹,要先對秧苗的生長情況和大田的處理情況進行檢查,確定是否能夠進行機械插秧。然后要確定秧苗的基數,在決定這一基數時要考慮到不同的水稻品種,在這一情況下選擇合適的插秧機;要安排好機械插秧的作業路徑,在機械插秧的過程中要按照安排好的作業路線進行。此外,對于機械插秧中出現的失誤,如傷苗和漏插等,要進行及時的人工插秧補救,通過這些方式來提高插秧效率、提高種植的水平。
2.4 五替代作業
“五替代”作業是指在水稻的種植中利用機械化來替代傳統的種植方式,提高水稻種植的效率和現代化水平。其中在育秧階段要使用硬盤育秧來替代傳統的軟盤育秧,避免軟盤育秧中操作難、浪費大、成本高等,提高了育秧的成功率、縮短了育秧的時間等,使用硬盤育秧還有利于秧苗的保存。據相關數據表明,采用硬盤育秧取代軟盤育秧后能夠提高6~7倍的人工效率。同時利用機制替代營養土從而實現機械化流水加工線替代手工流水線,提高作業效率,減少勞動力的投入,提高作業的質量。
2.5 工廠化生產企業化管理
工廠化生產是指通過建立規模化的育秧工廠來實現育秧的機械化,在降低育秧成本、保證育秧質量的同時還能夠提高育秧的效率,能夠克服傳統育秧模式中受天氣影響大的弊端,保障育秧工作的進行,這是機械插秧的重要配套內容之一。
企業化管理則是強調通過企業化的管理來形成一條以水稻為主的農業產業鏈,通過企業化的經營方式實現農場與農機管理之間的合作,從而提高農場中農業機械的使用率,尤其是水稻機插秧農機的使用率。通過企業化的方式來凝聚各個農戶之間的力量,增強他們在市場中的競爭力,促進水稻機插秧農機與相關農藝技術的配套與結合,推進我國農業朝著現代化的方向發展。
(作者單位:241199安徽省蕪湖市蕪湖縣花橋鎮農業辦農機管理與推廣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