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成昆
1 農機技術推廣在新農村建設中的作用
1.1 農機技術在新農村建設中的推廣
新農村的建設是確保我國現代化建設順利推進的必然要求,新農村的建設離不開科學技術發展觀的全面落實,農機技術的推廣作用就是其中一項重要內容,農機技術推廣具體工作就是將先進的農業機械化生產技術更大范圍的普及,減少單純依靠人力進行農業生產建設的模式,更好的應用到農業生產中去。并最終達到提高農業生產效率、改善農民生活條件、減少農民生產勞動強度、增加農民經濟收益,以減小城鄉差異的目的。農機技術在新農村建設中的推廣的現實意義是將我國科技化農業在農村地區得到充分實現,并將先進的農機機械和技術轉化為新農村建設中重要的生產力。
1.2 推動農業生產進步
為符合新時代的要求,中國共產黨十六屆五中全會中號召建設新農村,符合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現實要求。因此,在農業生產中加大對科學技術的應用,這也是推動農業生產進步的重要舉措。在傳統的農業生產中,需要大量勞動力,不僅生產效率低下,而且生產質量不高,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越來越多機械化農用工具替代了傳統的手工勞動方式,大大降低了農村生產成本。與此同時,農機技術的推廣還能促進新型農業技術的發展,改善農村的落后,縮小農村與城市之間的差別,實現發展現代化農村發展的理念,并最終實現綠色環保農業生產。
1.3 農民素質得到提升
傳統的農業生產主要是依靠自身的勞動力,對文化素質等沒有要求,這不不利于農民群眾的進步。隨著農機技術的推廣,農民群眾在使用新型農用機械設備或是農機技術等,同時也加強了農民群眾對新技術和新設備的學習,文化素質等得到了提升。并且在這個過程使農民群眾意識到知識技術的重要性,可以通過科學技術改善生活水平,并注重對子女的教育,這從某種程度上也縮短了成像之間的差距。
1.4 農村人口結構的改變
農村群眾進城市務工的現象越來越普遍了,造成這種想象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農機技術的使用提高了農村生產力,農村群眾不需要在背負繁重的農耕任務這才使得農村勞動力的剩余,讓農村群眾有時間精力和一定的經濟基礎去追尋自己的理想。
1.5 農村環境的改善
近年來,我國禁止燃燒秸稈,這主要是由于在傳統的農村生產中,農民對于農村生產費料直接采用燃燒的方式,這不僅是對資源的浪費還嚴重污染了空氣。隨著農機技術的應用,不僅改善了亂燒秸稈的現象,并可以通過相關技術將秸稈轉化成可以使用的新能源,同時也大大減少了水土的流失,大大改善了農村的環境。
2 落實農機技術推廣工作的措施
通過對農機技術推廣作用的分析,可見農機技術在農村生產應用的重要意義,因此必須落實農機技術推廣工作。
2.1 合理規劃農機技術推廣
農機技術的推廣和使用是一場持久戰,覆蓋范圍廣,且各地的情況大有不同。因此,要實現在農村地區的農機推廣工作,必須要做出合理的規劃。要提前考察每個區域的農業生產情況和技術應用水平,因地制宜的制作出不同的規劃推廣,可以將具有代表性的地區作為試點進行實驗,在不斷摸索中不斷完善推廣規劃工作。
2.2 完善農機技術補貼政策
在農機技術推廣的初期,農民群眾由于無法承擔引進農機技術的經濟負擔,著大大的增加了農機技術的推廣,并且在農機技術的不斷改進創新中,這都增加了農名的經濟負擔。因此,農機技術的推廣離不開政府的財政支持,具體情況要因地制宜。具體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考慮:一是,由于各個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不一,因此不能簡單的將補貼政治統一而論,要根據不同地區不同情況制定出適合當地的補貼政策,促進當地百姓的農業生產工作;二是,根據不同情況,隨時調整當地的補貼政策,這是因為科學技術的高速發展并能覆蓋到部分農村地區,所以部分農村地區的發展趨勢迅猛,當時制定的補貼政策放到今天不能適用,因此要隨著社會的進步,科技的發展不斷的調整各個地區的補貼政策;三是,農機技術的推廣的主要對象是農民群眾,這更要求具有高水平和高素質農機技術推廣人員,這是決定農機技術推廣結果好壞的關鍵因素。
農業的發展是新農村建設的重要因素,然而農業的發展離不開科學的生產,所以發展農機技術是勢在必得的一項重要工作,本文主要對農機技術在新農村建設中的應用進行了闡述。
(作者單位:652403云南省瀘西縣舊城鎮農業機械管理服務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