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師亮
豬喘氣病(又稱氣喘病或地方性流行肺炎)是由豬肺炎霉形體(原稱支原體)引發的豬的一種慢性呼吸道傳染病。主要癥狀為咳嗽和氣喘,呈犬式腹式呼吸,不喜歡運動,食欲減退等。特征性病變多為融合性支氣管炎,肺常具有“蝦肉樣變”。
1 豬喘氣病的流行病學
本病的自然發病僅在豬身上發生,其他動物未見同種疾病,豬的不同年齡與品種、公母都能感染。不同年齡的豬,容易感染性雖無明顯差別,但因流行時期的不同,發病率和病死率常有差異。在新疫區爆發的初期,懷孕后期母豬往往呈急性經過,癥狀嚴重,流行后期或老疫區則以哺乳仔豬和斷奶小豬多發,病死率較高,母豬和成年豬多呈慢性經過和隱形感染為主。吃奶仔豬常從患病的母豬受到傳染。本病一旦傳入豬群,如不嚴格采取防制措施則很難徹底撲滅。病原體存在于病豬的肺及呼吸道內,通過病豬咳嗽、噴嚏噴出的飛沫浮游于空氣中,被同群的健康豬吸入而感染。特別是在豬舍潮濕,通風不良,豬只擁擠的情況下,最易傳播。病豬及隱形帶菌豬是本病的傳染來源。很多地區或豬場由于從外地引進豬只引起本病爆發。本病一年四季均可發生,但在寒冷、多雨、潮濕或氣候驟變時較為多見。飼養管理不良,環境衛生差等原因引起豬抵抗力下降時均可誘發本病,常由巴氏桿菌、嗜血桿菌、肺炎球菌、豬鼻霉形體等引起繼發感染而加重病勢,并使病死率升高。
2 臨床癥狀
本病的潛伏期一般為11~16天,短的3~5天,長的可達1個月以上。
2.1 急性型。常見于新發生本病的豬群,尤以懷孕母豬及小豬更為多見。病豬突然精神不振,垂頭站立一隅或爬伏在地,食欲減退或費絕,呼吸增速,呼吸困難,每分鐘多達60~120次或更多,嚴重者張口伸舌,口鼻流沫,發出喘鳴聲似拉風箱,呈腹式呼吸。病豬此時常撐開前肢站立,或呈犬式坐姿勢,不愿臥地。一般咳嗽次數少而低沉。有時發生痙攣性陣咳。體溫一般正常,少數病例體溫短時期上升到40℃以上,但很快下降。本型病程經過約為1~2周。重癥者能引起死亡,病死率較高。
2.2 慢性型。本型可由急性轉來,也有的開始就取慢性經過。常見于老疫區的育肥豬和后備豬。主要癥狀表現為長期咳嗽,清晨趕豬喂食和劇烈運動時,咳嗽明顯。初期咳嗽次數較少,嚴重時呈連續的痙攣性咳嗽。咳嗽時站立不動,背拱起,頸伸直,頭下垂,直到呼吸道分泌物咳出咽下為止。隨著病情的加劇而出現呼吸困難和氣喘癥狀,呈明顯的腹式呼吸。一般體溫、食欲多無大變化,嚴重時則減食或不食。病期較長的小豬,體態消瘦衰弱,被毛粗亂失去光澤,生長發育不良。病程可拖延2~3個月,甚至達半年以上。病死率的高低,隨飼養管理衛生條件好壞、有無繼發感染而有很大的變動,有的加劇至死,有的平穩至育肥送宰。
2.3 隱形性。可由急性或慢性轉變而來,病豬咳嗽和氣喘癥狀不明顯,僅在清晨或運動后偶爾發現咳嗽。生長發育正常,不表現任何癥狀,但在X線檢查或剖檢時,仍可發現肺有不同程度的肺炎病灶存在。這種豬在良好的飼養管理條件下仍能照常生長發育。本型多見于老疫區。
3 診斷
根據流行病學,臨床癥狀和病理變化的特點即可作出初步診斷。必要時也可進行X線診斷。
流行病學:本病僅發生于豬,其他動物不發病。新疫區多急性爆發,懷孕母豬和哺乳仔豬癥狀較重,死亡率較高,在老疫區多呈慢性或隱形經過,病情的好壞隨著飼養管理的好壞和氣候的轉換而有所變動。
臨床診斷:喘氣、咳嗽、呼吸增加和腹式呼吸是本病的特征,若無繼發感染,體溫不高,食欲變化不大,病程一般較長。
病理學診斷:特征性的病變是肺臟的心葉、尖葉、中間葉及膈葉前下緣出現灰紅色肉樣,肺門淋巴結及縱膈淋巴結腫大,而其他臟器一般無特殊變化。
4 預防措施
4.1 已發病地區的預治措施。(1)飼養員每天要認真檢查每只豬的情況,發現可疑豬應置另一欄飼養,進行早期的診斷,嚴格隔離、并逐步淘汰病豬,建立健康豬群。豬舍可用2%氫氧化鈉溶液、10~20%石灰乳或20%草木灰水噴灑消毒。(2)對未發病豬每天用恩諾沙星50㎎/㎏體重飲水,連用4~5天,即可預防本病的發生。
4.2 未發病地區的預防措施。(1)豬場要堅持自繁自養的原則,認真做好引種檢疫工作。不從外地引進豬只,必須引進種豬時,先隔離3個月,完全確認豬只健康后方可合群。(2)認真做好疫苗接種工作,用豬喘氣病油乳劑滅活疫苗免疫接種,斷奶仔豬、育肥豬、種豬免疫1頭/份,30天后加強免疫1次。(3)加強科學管理,創造良好的生長環境。冬春加強防寒保暖,夏秋做好防暑降溫,豬舍要清潔干燥、通風良好。
5 治療方法
5.1 西藥治療。(1)對發病豬用硫酸卡納霉素15毫克/千克體重和林可霉素10毫克/千克體重混合肌注,每天一次,用3天時癥狀消失,此時不能停藥否則容易復發,用至5天時即可康復。(2)如發現上述用藥的同時氣喘加劇,可在正常用藥的間隔期肌注魚腥草注射液10毫升/天,每天1次,即可減輕氣喘的程度,大約連用3天,以增加治療效果。(3)泰樂松注射液按每公斤體重用0、4ml,肌肉注射,每天2次。(4)鹽酸土霉素每公斤體重30~40mg,用0、25%普魯卡因注射液或4%硼砂溶液稀釋后肌注,每天1次,連用7天。
5.2 中藥治療。(1)黃連、黃芩各50克,桑白皮20克,浙貝母、生蔥白各40克,水煎喂汁,分3次拌料喂服,連用4~7天。鮮按葉、枇杷葉各30克,水煎濃拌入飼料混合,供50公斤體重豬1天用量,連喂3~6天。(3)蜈蚣2~3條,蝎子2~3個,烤焦碾細,加白酒少許,連用2~3天。
(作者單位:571834海南省臨高縣波蓮鎮農業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