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現代教育背景下,中小學語文教育依然難以擺脫應試教育束縛。因此,革新教師教育理念,開展教育培訓工作勢在必行。而在實際的培訓工作中,一些培訓工作的開展流于形式,難以發揮實質的效果。這就要求培訓者在開展教育培訓工作的過程中,應當做好培訓前的調研、培訓中活動的豐富、培訓后的跟蹤反饋工作,促進中小學語文教師教育培訓工作的改革。
關鍵詞:中小學語文;教育培訓;改革
在討論中小學語文教師教育培訓改革之前,我們首先得思考幾個問題:為什么要進行中小學語文教師教育培訓?用什么進行培訓?怎樣進行培訓?如何提高培訓的效果?當每一個問題都思考透徹,中小學語文教師教育培訓改革的問題也將迎刃而解。誠然,在當前中小學教師教育理念存在問題,重教輕學、重知識傳授輕能力培養、重考試成績輕素質培養的教育背景下,對中小學語文教師的教育培訓,對于更新教師的教育理念、拓展教師教學視野、提升教師的教育技能和教學水平、革新教師教育理念、豐富教師教學方法和教學內容都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那么,本文中,筆者結合新課程改革理念,探索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中小學語文教師教育培訓的必要性及改革對策。
一、 新課改下中小學語文教師教育培訓的必要性
1. 中小學語文教師教育現狀決定了開展教育培訓的必要性
近年來,新課程改革、素質教育的發展,對教師的教學提出了很多新的要求。例如,核心素養理念的提出,要求教師改變知識灌輸式的教學模式,重視學生關鍵能力的培養;新課程改革的三維教學目標,更是明確了現代教育的目標和方向。但是,在實際的教育過程中,新時代的教育理念仿佛并沒有發揮關鍵性的作用,重教輕學、重知識傳授輕能力培養、重考試成績輕素質培養的教學現狀比比皆是。這種傳統落后的教育模式,一方面影響了學生綜合素質、學習能力、主觀能動性的培養;另一方面,傳統落后的教育模式,極大地影響了中小學語文教育改革,影響了國家人才綜合素質的提升。因此,唯有不斷提升教師的綜合素質,轉變教師的教育理念,方能有效地促進中小學語文教育改革,促進良好教學效果的實現。由此可見,開展中小學語文教師教育培訓勢在必行。
2. 開展教育培訓的各種優勢決定了培訓開展的必要性
前面我們談到了一個話題:為什么要開展中小學語文教師教育培訓?答案是顯而易見的:為了促進教育改革,為了促進教師綜合素質的提升。近年來,新課程改革的發展,提出了很多具有時代意義的、具有較高社會價值和教育價值的教學思想。例如,新課程改革“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三維教學目標,對現代教育提出了全方位的要求,有效地改變了傳統單一化的知識灌輸式教學模式。但是,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新課程改革的思想并沒有得到很好的貫徹落實,一個關鍵的因素在于教師的教育理念尚未得到有效的轉變。而中小學語文教育培訓的開展,對于轉變教師的教育理念、提升教師的教學水平、拓展教師的視野、豐富教師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促進教師教學技能的提升都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由此可見,教育培訓對教師教育技能的提升決定了開展培訓工作的必要性。
二、 當前中小學語文教師教育培訓現狀
多年以來,對中小學語文教師的教育培訓工作開展從未停止,但卻未能取得預期的效果。為何出現這樣的培訓現狀?基于以下幾點原因:首先,培訓調研流于形式。在開展教育培訓工作之前,培訓調研是必不可少的環節,如通過電話咨詢、調查問卷發放、實地調研等各種方式,了解當前中小學語文教師的實際需求,了解當前中小學語文教師教學現狀等,制定出具有針對性的培訓方案。但是,在實際的調研過程中,調研流于形式,進而使得培訓方案的設計缺乏針對性、可行性和有效性,影響了培訓效果的提升;其次,培訓的各種課型與活動不能滿足教師的需求。在當前的中小學語文教育培訓中,一般都是采取專題講座、優秀教師示范課等方式進行,但是,由于各種課型的設計等缺乏創意,導致教育培訓的內容、形式等難以激發教師的學習興趣,最終影響了中小學語文教育培訓的效果。
三、 新課改下中小學語文教師教育培訓的改革對策
1. 培訓前周密調研工作的開展
新課程改革背景下要想做好中小學語文教師的教育培訓工作,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培訓前周密調研工作的開展。調研的目的有幾個:首先了解培訓對象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與不足,了解其教育思想、教學存在的困難等;其次,摸清培訓對象的真正需求是什么,進而制定出切實可行的、有針對性的培訓方案。在前期調研工作的開展過程中,實地調研的方式開展難度較大,畢竟培訓對象來自各個區域。在現代信息技術背景下,調研者可以通過建立微信聯絡群的方式開展調研,讓培訓對象通過微信群,提出自己的需求以及愿望。這種現代化的調研方式,能夠有效地了解教師的心聲,為開展具有針對性的教育培訓工作奠定基礎。
2. 培訓中設計多樣化的課型、活動
在中小學語文教育培訓工作的開展過程中,沒有一成不變的培訓模式,也沒有盡善盡美的培訓模式。因此,在培訓課型、活動的設計上,應當結合中小學語文教師的實際需求,制定出科學合理的、具有針對性的教育培訓方案,滿足教師的不同需求。例如,專家專題講座的開展,應當突出現代化的教育理念,如何教?而優秀教師的示范課,可以從組織課堂環節、課堂語言駕馭等方面入手,為廣大教師提供一個優秀的參考和范本,實現好的教育培訓效果。
3. 培訓后的跟蹤、指導以及信息反饋
培訓后的跟蹤、反饋工作,是促使中小學語文教師教育培訓改革的有效途徑。在后期的跟蹤、維護工作中,我們可以了解以下幾方面信息:一是中小學語文教師在受到培訓之后,教育的理念、方式和水平等是否得到了有效的提升;二是培訓是否滿足了教師的繼續教育需求,是否取得了預期的效果等等。在后期跟蹤維護的過程中,微信群依然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此外,電子郵件、電話溝通等也可以說是有效的方式。培訓后期的跟蹤維護工作雖然繁瑣,但卻是促進中小學語文教師教育培訓工作持續改革和發展的關鍵。
綜上所述,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中小學語文教育現狀決定了對教師開展教育培訓工作的必要性。而針對當前中小學語文教師教育培訓工作流于形式的現狀,筆者認為:培訓單位應當認真組織培訓前、培訓中、培訓后三個關鍵環節,為促進中小學語文教育培訓工作的改革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王飛.中小學語文教師培訓模式改革研究[J].現代語文(教學研究版),2016.
作者簡介:郭曉琴,山西省忻州市,山西省保德縣教師進修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