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數學自身是理性思維和想象力的結合體,數學美是集科學與藝術美為一體,主要包括對稱美、簡潔美、統一美,在數學史中,數學美是數學發展的重要因素,在學習的過程中,要善于發現數學之美,學會在欣賞美中獲得知識。其中對稱美是數學美中最顯著的表現形式,在中學數學中這一性質是非常常見的。欣賞對稱美,體會數學之美。
關鍵詞:中學數學;代數;幾何;對稱美
古希臘學者畢達哥拉斯說:“美就是和諧,整個天體是一種和諧,宇宙的和諧是由數組成的,因而構成了整個宇宙的美”。同畢達哥拉斯一樣,許多中外知名學者都認為數學是美的,數學美是自然美的客觀反映,是科學美的核心,其中表現最突出的是對稱美。對稱與美是緊密聯系的,對稱的事物給人一種視覺上的美感,精神上的享受,對稱性這一性質被廣泛地應用在生活中,比如某些著名的建筑,北京的紫禁城、印度的泰姬陵、巴黎的埃菲爾鐵塔等等,另外在自然界中,比如蝴蝶、楓葉、雪花、風車等也具有此性質,對稱性本身就是一種和諧、一種美,同時對稱性在數學教材中也是普遍存在的。
一、 數學定理及公式的對稱美
在中學數學中,有許多定理公式都具有對稱性,這一特點有利于學生的理解記憶。公式的對稱性主要是指公式中不同的運算符號可以改變,運算順序也可改變,例如平方和(差)公式(a±b)2=a2±2ab+b2,立方和(差)公式(a±b)3=a3±3a2b+3ab2±b3,其中a,b的位置可以互換,公式仍然成立。類似的公式還有很多,三角函數中的和、差、倍、半公式,兩角和差的正弦公式sin(α±β)=sinαcosβ±cosαsinβ還有兩角和差的余弦公式cos(α±β)=cosαcosβsinαsinβ等,這些公式的展開式都具有對稱性,使人讀起來有種節奏感,印象深刻。數學中的許多定理的對稱性也體現出數學的對稱美。比如初中教材中出現的平行四邊形的性質:“平行四邊形的對角線互相平分,”與平行四邊形的判定定理:“對角線互相平分的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這就是數學中定理的對稱關系,平行線的性質與平行線的判定定理也是具有對稱性的。從運算符號看,“+”與“-”“×”與“÷”也具有“對稱”關系。從數的角度看,奇數與偶數,整數與小數,約數與倍數,質數與合數也是具有對稱關系。這些關于數學的對稱性的認識讓我們對數學的學習又加深了一步,讓我們在學習數學的同時又體會著數學的美,進一步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二、 代數中的對稱美
中學數學中的代數包括函數、不等式、數列、概率、解析幾何等部分。每個部分中都能體現出不同的數學對稱美。
1. 不等式的對稱美
在不等式中,我們可以任意的交換兩個字母,此不等式不會改變,這就是不等式的對稱性,例如不等式x+y+z≤3,xy+yz+xz≥1,a2+b2+c2≥ab+ac+bc等。
2. 函數的對稱美
函數是貫穿于整個中學數學的學習,也是整個中學數學學習的重心,而函數的對稱性是函數中最重要的性質之一,函數的對稱性主要體現在函數圖像具有對稱性,其中包括點對稱和線對稱。接下來以二次函數和三角函數為例來研究函數的對稱性,體驗對稱之美。
(1)二次函數中關于點的對稱美
二次函數y=ax2+bx+c(a≠0)的兩個零點A(x1,0)和B(x2,0),也就是方程ax2+bx+c=0(a≠0)的兩個解x1、x2,A點和B點在二次函數的圖像上是關于對稱軸x=-b2a對稱的兩個點,都在x軸上,由于二次函數的圖像整體都是關于x=-b2a對稱的,因此二次函數上有很多互相對稱的點,其對稱點式通用(x1,k),(x2,k),k是相當于把二次函數與x軸的交點上下平移k個單位。這種對稱主要是體現其圖形的對稱美,對稱性也給我們求解問題帶來了方便。
(2)三角函數的對稱美
三角函數一般包括正弦函數、余弦函數、正切函數、余切函數、正割函數與余割函數,其中正弦函數y=sinx與余弦函數y=cosx是三角函數中的常用函數,它們的函數圖像既是中心對稱圖形,又是軸對稱圖形。
正弦函數與余弦函數還是周期函數,它們的對稱軸和對稱中心有無數個,其對稱性使圖像看起來很美觀,做題時也容易讓我們根據其對稱性解決問題。
三、 幾何中的對稱美
幾何中的對稱性是最直觀、最易懂的性質,也是我們解題時最常用到的性質。幾何中的對稱一般包括點對稱、中心對稱、軸對稱,在平面幾何中等腰三角形、正方形、圓既是軸對稱圖形,又是中心對稱圖形,其中圓是具有性質最多的圖形。立體幾何中正方體、正四面體、球、長方體也是對稱圖形,球是最美的圖形,這些對稱圖形看起來有一種和諧美,讓人視覺得到享受。而這一性質被廣泛應用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形成了許多美麗的圖形,神奇的建筑,豐富了我們的生活情趣,當我們走在街道兩邊,看到周圍的建筑,路旁的花花草草,川流不息的車輛無不顯示出人們創造出的對稱美。汽車的品牌、北京天壇的建筑和外國建筑都具有對稱性這一特點。
對稱美是數學美中最顯著的特征之一,而對稱美在中學數學教材中到處都存在,讓人們在學習數學中發現美,提高自身的數學素養,所以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把這種數學美呈現在學生面前,讓學生體會到這種美,從而可以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這些數學的性質給學生的學習帶來不少樂趣,讓其在課本上學習對稱美,在生活中體會數學美,了解數學和生活是密切相關的。正如英國哲學家、數學家羅素認為:“數學,如果正確的看它,不但擁有真理,而且也具有至高的美,是一種冷而嚴肅的美。”
參考文獻:
[1]郭才會.數學的對稱美與和諧美[J].學園,2014.
[2]彭麗樟.對稱美與中學數學教學[J].華中師范大學,2008.
[3]姚曉娟.二次函數的對稱美[J].考試周刊,2014.
[4]易南軒.數學美拾趣[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4.
作者簡介:宋丹丹,四川省南充市,西華師范大學數學與信息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