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音樂教學是幼兒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音樂對于陶冶幼兒的情操、促進幼兒的身心健康發展、培養幼兒良好的個性有著重要的作用。在《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的指引下開展幼兒園音樂教學,必須打破傳統音樂教學的桎梏,引導幼兒在大自然和社會文化生活中體驗音樂之美,并感受到音樂學習的樂趣。本文主要從4個方面探討了《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指引下的幼兒園音樂教學,希望為幼兒園音樂教學提供一些參考。
關鍵詞:《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幼兒園;音樂教學
一、 前言
在傳統的幼兒園音樂教學中,幼兒教師往往比較重視幼兒是否能夠學會一段舞蹈或者一首歌,傳統的幼兒音樂教學的教學目標主要是使用而掌握具體的音樂技能,在教學活動中往往忽視了幼兒的情感和情緒。根據《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的指導,在幼兒園音樂教學中應該更加關注幼兒內心對美的體驗,引導幼兒感受音樂的美感,陶冶幼兒的情操,促進幼兒身心的健康發展。
二、 在幼兒園教學中選擇生活化的音樂活動題材
要對傳統的幼兒音樂教學進行改進,就要打破學科化的教學慣性,體現幼兒的身心發展規律。在幼兒教學階段,幼兒還沒有到達能夠進行專門知識技能訓練的階段。因此,應該使幼兒在生活化的情境中感受音樂,而不是學習具體的音樂技能。
音樂有兩個最基本的特征,首先,音樂是用來表達情緒和情感的;其次,音樂是來自于生活的。《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專門提出,應該讓幼兒多接觸大自然,才能使幼兒能夠欣賞和感受大自然中好聽的聲音和美麗的景色。在幼兒音樂教學中應該盡量選擇生活化的音樂活動題材來進行教學,為幼兒創設生活化的教學情境,將音樂教學與幼兒的生活經驗結合起來。
在幼兒階段,幼兒主要是通過感性來進行音樂活動,包括猜測、靈感、直覺、幻想、想象等等。幼兒教師在進行音樂教學時應該結合幼兒情感性和直覺性的思維特點來組織音樂教學活動、選擇音樂教學題材。例如教師可以選擇一些不同動物的叫聲,或者大自然中的雨聲、雷聲、風聲等聲音作為音樂活動的題材。在進行音樂教學時,還要使幼兒在欣賞音樂的過程中能夠引發情感反應,使幼兒獲得進行音樂學習的動力。
三、 通過各種形式讓幼兒體驗音樂
傳統的幼兒園音樂教學總是立足于音樂技能的訓練,一定程度上忽視了幼兒在音樂學習過程中的體驗和感受。《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明確提出要理解和尊重幼兒,教師不能用成人的審美標準來對幼兒進行評判,也無須追求教學結果的完美。幼兒園音樂教學應該造出各種條件,調動幼兒的各種感官,使幼兒能夠體驗音樂、感受音樂之美。
1. 調動多種感官,重視幼兒的音樂體驗。教師可以在音樂教學中滲透動作、繪畫、語言等各種教學手段,調動幼兒的各種感官,為幼兒創設愉快、自由、寬松的氛圍,使幼兒能夠欣賞音樂之美,也使幼兒自我表現和自我發展的需要得到滿足。例如讓幼兒欣賞《喜洋洋》這首樂曲之后,教師可以鼓勵幼兒用繪畫、語言和動作來表達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同時也可以使幼兒欣賞相關的視頻,讓幼兒相互交流春節時的各種民俗活動和喜慶的感受,最后鼓勵幼兒將這些感受用繪畫的形式表現出來。
2. 營造音樂學習的氛圍。教師要為幼兒創設立體化的活動場景,使幼兒有足夠的時間來體驗音樂作品,對音樂作品進行感受。音樂教學的最終目的是要使幼兒主動參與到學習過程中來。例如要使幼兒欣賞民族音樂,就可以為幼兒準備一些該民族的道具,并對教室進行布置,營造音樂學習的氛圍。在學習新疆音樂時,教師就可以為幼兒準備一些鈴鼓、紗巾、帽子等道具,還可以對活動室進行一些布置。讓幼兒在這個場景中體驗新疆人民勞動和生活的場景,營造出歡樂、活潑的氛圍,體驗新疆民族能歌善舞的民族特點。幼兒很容易受到氛圍的感染,從而主動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與教師一起在音樂中學習新疆舞。
四、 重視音樂教學的趣味性
幼兒對于生動有趣的事物有著天然的好奇心,因此在幼兒園音樂教學中應該重視教學的趣味性。《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非常強調幼兒對藝術的情感態度,也就是要培養幼兒對藝術的興趣。
教師可以使用做游戲的方法來提高幼兒對教學活動的參與興趣,幼兒天生喜歡游戲,如果將游戲與音樂結合起來,能夠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例如教師可以對傳統的童謠童歌進行改編,這些童謠和童歌朗朗上口、富有音樂性和娛樂性,教師可以為它們配上有趣的旋律和舞蹈,將其改編成一個音樂小游戲。
五、 對幼兒園音樂教學的結果進行多元化的評價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非常強調要培養幼兒對藝術的興趣,因此,在對幼兒園音樂教學的結果進行評價時,也應該使用多元化的評價標準,打破傳統音樂教學的桎梏。幼兒還沒有形成完整的自我評價,對于教師的評價非常依賴。因此教師要積極肯定幼兒,給幼兒相應的鼓勵,使其能夠獲得信心和快樂。教師的評價應該著眼于幼兒在整個音樂學習過程中是否有所收獲、釋放身心、感受快樂,是否能夠積極地參與音樂教學活動,是否從音樂中獲得了美的享受。
六、 結語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非常重視幼兒園的音樂教學。幼兒園的音樂教學應該打破傳統,音樂教學思想的桎梏,要使幼兒能夠通過音樂學習感受音樂、喜愛音樂,享受音樂帶來的美感和快樂,在幼兒的心目中播撒下音樂的種子,這也是幼兒園音樂教學的最終目的。教師要尊重和理解幼兒對于音樂的獨特感受,培養幼兒的音樂靈感,使幼兒能夠在音樂中成長。幼兒園的音樂教學應該以《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不斷探索幼兒園音樂教學的方向。
參考文獻:
[1]張放.淺談幼兒園音樂游戲的有效開展[J].赤子(上中旬),2015(08).
[2]王浩宇.試論民族民間音樂注入幼兒園教育實踐的意義[J].教育教學論壇,2015(21).
[3]陳榮.幼兒園民族民間音樂教育發展路徑研究——以湖北省為例[N].湖北第二師范學院學報,2015(03).
作者簡介:張淑惠,福建省漳州市,南靖縣龍山中心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