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記者 戴曉亞
青島啤酒(濟南)有限公司是目前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啤酒生產企業,公司在日常安全管理中高度重視氨系統安全管理工作,主動出擊,全方位護“氨”保安全,致力打造一座安全“啤酒夢工廠”。

青島啤酒(濟南)有限公司氨泄漏搶險應急演練
青島啤酒(濟南)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濟南公司”)地處濟南市高新開發區,是國內設備配置標準最高、技術水平最先進的啤酒生產基地之一,主要產品有青島啤酒、嶗山啤酒、趵突泉系列啤酒、桶裝鮮啤酒。濟南公司在生產美酒的同時,還打造了一座集啤酒文化、流程參觀、互動體驗有機結合的省級工業旅游示范點——“啤酒夢工廠”,同時也是國家AAA級旅游景區、山東省四星級科普教育基地。
在啤酒生產流程中,發酵罐溫度控制、脫氧水降溫、速冷酒液降溫、酒花庫控溫、酵母擴培溫度控制等多環節具有低溫工況需求,濟南公司配置一套氨制冷站,負責現有40萬千升啤酒產能制冷供應,整條啤酒生產線共設有涉氨系統壓力容器25臺,涉氨壓力管道152條。
2015年11月中旬,在氨壓力管道定期檢測中,質監局抽檢濟南公司25條管道進行射線探傷,其中有4條管道焊縫質量等級為IV級,部分彎頭出現管壁變薄,不符合氨系統安全管理的要求。為消除制冷站氨系統事故隱患,有效保證氨系統長期安全穩定運行,經公司慎重研究決定,啟動氨系統高壓管道改造項目:投資68.5萬元,更換制冷站所有氨用高壓管道(590 m)。
濟南公司對該項目高度重視,公司總經理顧曉東主持召開氨系統改造項目論證及JSEA(作業安全環保分析方法)分析討論會,研討確立了改造項目的JSEA流程。此外,顧曉東還特別設立了項目專項獎勵資金,并全程參與項目實施過程。

JSEA五步法
在項目策劃與準備階段,濟南公司成立氨系統管理改造項目組,下設安全管理小組、施工質量小組和放氨加氨小組共3個執行小組,安全管理小組和施工質量小組成員全程現場跟蹤。同時,公司成立由多部門成員組成的專業化JSEA分析小組,確保JSEA在項目中的高效運用,實現風險分級管控。濟南公司安環部副部長賈新強向本刊記者介紹了項目JSEA評價流程:“JSEA實施共分為策劃準備、實施確認、溝通交底、監督跟蹤、回顧總結5個步驟,我們JSEA分析小組首先將高壓管道改造項目分解為管道進廠、管道刷漆防腐、管道打坡口等14個工作步驟,對每個步驟進行危險源辨識,共識別出58個危險源。對每個危險源進行安全風險評價和環境因素評價。”安全風險評價即JSEA分析小組成員共同對每個危險源采用LEC(作業條件危險性評價方法)打分法進行打分:風險值D=事故或危險有害因素事件發生的可能性L×暴露于危險有害因素環境的頻率E×事故發生的可能后果C,經討論后取平均值得出每個危險源的風險值,以此來確定相應的風險等級。“對重大風險,我們要求必須提前采取措施進行整改,將風險降低到可接受范圍內。”賈新強強調,經安全風險評價,項目識別出的58個危險源中有13個危險源屬于重大風險,公司采取了工具缺陷整改、高空墜落整改、氨泄漏和火災應急演練等一系列整改措施,13個重大危險源風險均降至可接受水平。環境因素評價則是通過“污染類環境總分M=發生的概率M1+發現/預防的可能性M2+影響程度M3+控制措施的技術難度或經濟難度M4+相關方關注的程度M5”來評判是否為重要環境因素,對重要環境因素采取相關控制措施,以確保施工過程中氨氣、氨水的排放指標合格。賈新強補充:“每項整改控制措施我們均明確了相關責任人和監督人,確保責任落實,管控到位。此外,我們對所有施工單位管理人員和施工人員進行JSEA分析交底,確保項目中的每個人都對施工中存在的危險源和控制措施心中有數。”
2016年4月26日,改造項目進行系統加氨,保質保量、安全零事故地進入運行階段。經檢測,壓力管道焊縫質量等級全部達到Ⅱ級以上標準(其中90%以上管道達到Ⅰ級標準),徹底消除了此類事故隱患。
“公司的氨系統低壓管道也使用時間較長,且無可靠管道備案資料查詢,使用上存在很大危險。在氨系統高壓管道改造項目成功經驗的基礎上,公司于2017年8月20日至11月30日,投資357萬元,安全高效地開展了氨系統低壓管道改造工程,對全部氨用低壓管道進行了更換,完成2 100 m低壓管道更換任務。”賈新強介紹。
當提及氨系統保障系統時,賈新強說道:“氨制冷站設有7個氨氣濃度檢測,5個軸流風機用以強制/自動通風。同時,氨氣體濃度報警裝置設置三級報警機制,一級報警2.5×10-5、二級報警 4.0×10-5、三級報警8.0×10-5,當空氣中氨氣濃度達到一級報警值時,自動啟動光報警信號,并自動開啟制冷機房內的事故排風機,現場操作人員密切關注氨報警系統的濃度變化;當空氣中氨濃度達到二級報警值時,噴淋系統會自動開啟,至少2名操作人員佩戴防護用品進行現場排查,人員在此環境中連續工作不能超過15 min;當空氣中氨濃度達到三級報警值時,啟動聲光報警信號及氨泄漏應急預案,立即組織專業搶險人員穿戴重型防化服與自給式空氣呼吸器、攜帶專用工具進入現場搶險,其他人員按預訂方案有序撤離至緊急集合點避險。”
如何把繁多的規程條例真正轉化到日常安全管理工作中,賈新強向記者介紹了濟南公司的“妙招”:“2016年,青島啤酒安全環保管理總部安排各工廠重新修訂編制了體系文件,濟南公司承擔動氨作業管理規定、進入有限空間作業、動火作業等高風險作業類文件的編制。因編制的文件不易數據化管理,現場運用可操作性不強,針對這一情況,我們考慮把文件條文轉化為清單式、數據化的管理模式,經過1年的調研探索,2017年7月,我們正式推出了安全核心查核卡,從安全重點領域、高風險作業、基礎管理3大板塊制定了針對氨系統、動氨作業、職業健康等管理的22個模塊,根據監管重點對每個模塊賦予相應分值,實現了查核用數據衡量,有效促進了安全管理的全面覆蓋、重點突出。”
青島啤酒的氨系統是安全核心查核卡中占分值最大的模塊,2017年推行之初,設置為281分(22個模塊總分值為2 450分),分別從液氨管理、設備管理、制冷作業人員管理、運行管理、應急處置、檔案管理6個方面制定了148條評分細則。“從氨系統查核卡上,能夠非常直觀地看出我們氨系統日常安全管理的重點,比如說,從‘運行管理’的高分值設置(64分)就體現出我們平時對運行管理的高度重視,主要包括‘安全操作、運行巡檢、異常處置、維修改造、制冷班組’5個方面,18條評分細;制訂發布9項氨系統核心安全操作規程,制冷班組員工已熟練掌握并嚴格執行。”“今年,隨著公司對氨系統管理重視度的再提高和要求的再提升,在氨系統模塊,我們增加了26條評分細則,總分值調整為316分。”賈新強介紹,“同時,為確保核心查核卡‘物盡其用’,公司每月的EHS會議都會回顧當月查核情況,將其列入績效考核。青島啤酒安全環保管理總部也會每年對青島啤酒各公司查核卡的執行情況年度審計,檢驗公司是否完成安全管理目標。”
“核心查核卡不僅是我們日常管理的手段,也是我們提升管理的工具。”賈新強強調,“去年通過開展氨系統查核卡的全面查核與專業數據分析,我們查找出氨系統安全管理的薄弱環節為人員管理模塊。為提升涉氨制冷人員的專業知識與技能,促進氨系統安全管理水平的持續提升,今年公司制定發布了《氨系統應知應會手冊》《制冷班組建設應知應會手冊》以及《氨系統安全管理標準化要求》視頻,要求涉氨制冷相關部門認真組織學習、培訓與考試、驗證,以確保相關人員全面熟練掌握。公司層面上,更是把應知應會查核列入氨系統查核卡,并將在第三季度組織開展涉氨人員應知應會考試,將考試成績作為評選‘安全管理標桿班組’的依據。”
2016年6月,濟南公司承接了山東省《啤酒制造企業安全生產風險分級管控體系實施指南》《啤酒制造企業生產安全事故隱患排查治理體系實施指南》起草編制工作,對生產系統作業活動、設施設備存在的危險源,風險全面辨識、評價與分級,逐項制定管控措施,形成風險管控清單。經過全員識別、逐級審查,公司共辨識危險源684項,判定風險187處(其中重大風險1處,較大風險30處,一般風險53處,低風險103處)。根據事故發生后果嚴重程度將氨系統提級管理,直接判定為重大風險,由公司直接重點管控,提升至最高管理級別。
濟南公司以建設“雙重預防體系”為契機,將風險管控清單轉化成事故隱患排查清單,按公司、部門、班組、崗位員工實施四級隱患排查,因氨系統為重大風險,則由公司統一組織實施排查。并將綜合查核、專業查核、專項查核相結合,全方位開展各項隱患排查治理工作。2017年公司共自查出事故隱患580項,全部按規范進行整改,復查整改完成率達100%,有效降低了事故發生的概率。
安全管理惟有主動出擊才能掌握先機。濟南公司認真總結分析國家以及省、市多次安全檢查中提出的整改要求,外審機構在體系審核中提出的整改問題,公司內部使用安全核心查核卡查出的共性問題。今年4月,濟南公司氨系統安全專項管理踏上新征程——開展制冷系統安全設置統一整改,提出了“關鍵操作部位安全標識,制冷管道、壓力容器顏色要求,制冷系統電源緊急切斷裝置設置,制冷機房、控制室、配電室應急照明設置,氨系統總泄壓閥改造,氨系統現場處置卡建立”6項整改要求。
“目前,濟南公司正在全面推進整改專項行動。”賈新強舉例道,“公司設計制作關鍵危險點模板,在加氨站、集油器放油口等關鍵操作部位增設指導操作用安全標識,強調危險點的風險控制措施。對制冷管道、壓力容器標識顏色也正在對應GB 7231-2003《工業管道的基本識別色、識別符號和安全標識》、GB 50072-2010《冷庫設計規范》等全面完善……”
在氨系統管理中,濟南公司一直秉持“氨亦可安”的理念。在采訪的最后,賈新強動情表示:“我們衷心希望每一名員工都能在這座‘啤酒夢工廠’中暢享安全每一刻,濟南公司也將朝著這個方向不懈努力,這也正是我們公司安全愿景的體現——讓公司成為員工安全健康快樂工作的場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