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網友“星星”:防災減災既要思想高度重視,更要科學發展,加大應急預警科研方面的投入力度。加快應急體系建設,讓企業應急預案與政府綜合應急預案真正銜接,應急演練更具針對性和實效。
今年5月12日是我國第十個全國防災減災日,全國開展了形式多樣的以“行動起來,減輕身邊的災害風險”為主題的防災減災知識宣傳普及活動。
清江浦公安:網絡不是法外之地,任何人不得肆意歪曲、侮辱、褻瀆英雄的事跡和精神。
5月12日,江蘇省淮安市清江浦區一幢高層住宅樓發生火災,年僅21歲的消防戰士謝勇在解救被困群眾的過程中從高樓墜落,不幸犧牲。而一網民卻在QQ群中公然發表“燒光炸光,炸平了最好”“養兵千日用兵一時,難得用到就摔死了,早死早好”等極端性、侮辱性言論,引起廣大網民憤慨和譴責,造成了惡劣的社會影響。公安機關對此高度重視,依法予以滋事者王某行政拘留15日并罰款1 000元的處罰。
人民日報:如果哀之而不鑒之,更不防范,何以避免悲劇重演?
5月6日凌晨,21歲的空姐李某在乘坐滴滴順風車途中,慘遭司機劉某華殺害。“空姐遇害”事件引起了社會強烈反響,除了對受害人的惋惜和悲痛,滴滴的司機審核流程、順風車的社交屬性和監管等問題也引發廣泛討論,滴滴公司一時間被送上了風口浪尖。交通部官方微信發文稱:“網約車平臺公司在發展壯大后,更應把責任抗在肩上。”5月11日,滴滴公司公布自查進展,順風車平臺業務全國停業整改一周。新京報評論:“應盡快對順風車制度作出修訂,因為只有更嚴格的法律規制包括前段篩查,才能確保用戶安全,才能讓這個新業態穩健成長。”北京師范大學中國刑法研究所副所長彭新林認為,網約車公司的審查機制存在重大疏漏,加強網約車準入審查,堵塞制度漏洞,應作為今后行業規范的重點工作,此外,職能部門應設立監管部門,確保執行到位。
網友“虛與實,是與非”:機長的處亂不驚,航司的應急有方,說明平時應急演練和相關科目的學習是非常必要的。
5月14日,從重慶飛往拉薩的3U8633航班,在萬米高空飛行過程中,駕駛艙右座前擋風玻璃突然爆碎。機長劉傳健在儀表盤開裂、無線電中斷、高空失壓、極度低溫的情況下臨危不亂,冷靜處置,憑借過硬技術,安全備降成都雙流機場,完成了一次史詩級著陸。此次迫降被媒體稱之為“奇跡迫降”,而劉傳健被網友們稱為“英雄機長”“中國版薩利機長”。中國民航飛行學院飛行訓練標準處處長葛志斌對機組人員處置險情給出了高度評價:“在那個高度,30 s內人就會意識模糊,再加上零下幾十度的低溫,處亂不驚、有條不紊地處理特情非常難得。”當在此后的采訪中被記者問及是否想過自己會遇到這種情況時,劉傳建表示平時積累了一些經驗:“這方面還是做了一些特別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