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音樂游戲是幼兒教育的重要課程,如何使幼兒在音樂游戲中快樂、健康地成長呢?本文從重視情感因素,激發學習興趣;重視探索意識,激發創造欲望;重視學習過程,關注全面發展三個方面闡述了音樂游戲的基本要領。
關鍵詞:音樂;游戲;要領
幼兒教育的首要目標就是教師通過啟發、引導等教學手段,在幼兒的主動參與、快樂學習活動中充分發揮幼兒的韻律感和節奏感,讓幼兒在游戲中健康、快樂地成長。
一、 重視情感培養,激發濃厚興趣
音樂活動最大的特點是通過樂感的體驗過程,培養幼兒豐富的情感世界,享受音樂帶來的特殊美感。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努力創設一定的音樂情節、情境,讓幼兒在優美的旋律、跌宕起伏的情節、引人入勝的情境中,感受音樂、體驗音樂、享受音樂。
如音樂游戲《匹諾曹變真人》,教師先講述故事《匹諾曹》,匹諾曹是一個木偶,他最大的愿望就是變成一個真孩子。他為什么會受懲罰?(撒謊。)他撒謊長出了什么?(長鼻子。)還撒謊又長出了什么?(驢耳朵。)僅僅不說謊不能成為真孩子,必須去做幾件好事?引發豐富的想象,讓幼兒理解內容為游戲做好鋪墊。幼兒從情節表現中去找一系列動作,效果可想而知。活動中教師不僅僅是教師,還可能是匹諾曹、仙女、老爺爺、老奶奶等不同角色,要善于扮演這些角色,以逼真的情感和肢體語言帶領幼兒進入音樂的殿堂,通過幼兒躍躍欲試的動作和眼神來觀察和分析幼兒對老師的表演明白了沒有,同時進行情感培養。不僅僅要求幼兒用動作表達,更應該要求幼兒對音樂產生共鳴。與其讓幼兒說出感覺,還不如讓幼兒創編變長鼻子、變驢耳朵、拉鋸子、點火把的游戲動作。有了這一次次跌宕起伏的熏陶,幼兒的情感體驗、表達逐步變得細膩、深刻。
二、 重視探索意識,激發創造欲望
哲學家阿朗說:“播好種子,應該播在土壤里,而不是沙地上。”這一觀點,要求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要根據幼兒身心發展特點、規律、興趣、愛好等,努力營造一種適合幼兒這顆種子茁壯成長、生根發芽、開花結果的土壤,讓幼兒健康快樂地成長。
如音樂游戲《蘑菇》,幼兒按意愿自取蘑菇頭飾與花環,分別扮演蘑菇與小朋友。扮演蘑菇的幼兒唱第一段歌曲并自由表演,唱完“迷路了”,自由找地方蹲下不動。扮演小朋友的幼兒唱第二段歌曲并自由表演,唱到“一個一個抱著蘑菇……”時,找到與自己花環相同顏色的“蘑菇”,然后兩人手拉手或抱在一起等,快樂地“回家”去。隨著幼兒顏色辨別能力的提高,在游戲中增加其他顏色的蘑菇與花環頭飾。游戲開始時,幼兒的人數與“蘑菇”相同,隨著幼兒能力的提高,幼兒人數比“蘑菇”多,游戲中有的幼兒會因為動作慢而找不到“蘑菇”,以此提高幼兒的反應能力。游戲中教師要尊重幼兒獨特的筆觸,接納他們對音樂的創作方式。不能強求幼兒能把音樂創作得完美無瑕,而在于觀察傾聽幼兒的一言一行,并根據幼兒的言行適時進行點撥、糾正,鼓勵幼兒大膽創新,讓每個幼兒在教師的循循誘導下,通過模仿、創新、表演等活動,完成學習任務,鍛煉各種能力,體驗到在學習中創新,在創新中成長的快樂。
三、 重視學習過程,關注全面發展
葉圣陶先生說得好:“最要緊的是看幼兒,而不是光看老師講課。”幼兒教育是一門高超的教育藝術,在這個藝術殿堂里,教師與幼兒通過課堂的教與學的雙邊活動,達到“心心相印、融會貫通”的教學效果,不是看教師有多投入,而要看幼兒有多盡興,有多少收獲。同時,還應面向全體,讓每位幼兒都得到全面發展。
如音樂游戲《彩色汽車》,幼兒分別戴上紅、黃、綠汽車頭飾,圍坐成一個大圓圈。另外,請一個幼兒手拿紅、黃、綠的信號旗站在圈內扮調度員。調度員舉起某種顏色的信號旗,戴這種顏色頭飾的幼兒就進入圈內跟隨音樂節奏用碎步向四處開汽車。當調度員舉起全部信號旗時,所用幼兒就繞著圈,按逆時針順序轉。幼兒在游戲活動中快樂學習。這種玩中學、學中樂的教學方式幼兒別提有多喜愛了,且知識、技能特別容易得到提高。在學習中體驗游戲過程的快樂,孩子們得到的不單單是美的體會,更是在智力、身體、個性、情感、社會等多方面的和諧發展。
總之,教師在教學中的角色是多樣的,不僅是組織者、引導者、協助者,更要做一個伯樂、一座燈塔、一位導航員,在音樂活動中帶領幼兒,注重培養幼兒豐富的情感;激發幼兒濃厚的學習興趣;鼓勵幼兒去探索、去求知;關注全面、培養個性、因地制宜、因材施教,讓幼兒的音樂能力得到較好的培養和提高。
參考文獻:
[1]楊帆.關于幼兒音樂教學的幾點思考[J].小作家選刊:教學交流,2014(4).
[2]高岑.提高幼兒園音樂教學有效性的幾點思考[J].甘肅教育,2016(1).
[3]沈敏.關于如何提升幼兒園音樂教育的幾點思考[J].音樂時空,2012(9).
作者簡介:廖珍秀,福建省龍巖市,福建省長汀縣四都中心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