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磊
摘 要: 怎樣做到開卷有益?首先要明確讀書目的,把個人的讀書追求與國家民族發展需要結合起來,才有源源不竭的動力,其次要選對自己專業發展和品德修養有益的書籍,再次要采用科學的適合的讀書方法,確保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關鍵詞: 讀書 目的 選書 方法
《澠水燕談錄》記錄了這樣一則故事:宋太宗日閱《御覽》三卷,因事有缺,暇日追補之。嘗曰:“開卷有益,朕不以為勞也?!币馑际钦f,打開書本閱讀,總有益處。讀書能廣博知識,增長智慧,明曉事理。那么怎樣才能做到“開卷有益”呢?筆者認為,明確讀書目的、有不竭的讀書動力、選好所讀書籍、掌握正確方法就一定能開卷有益。
一、為什么“開卷”
一提到讀書目的,許多人都會想到“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的確,讀書考取功名是那個時代人生的一條絕佳出路,考取功名后,就能得到財富和美女。許多文人渴望“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癡迷“學而優則仕”,從年輕到年老都在科舉這根獨木橋上掙扎,難怪有人寫詩“太宗皇帝真長策,賺得英雄盡白頭”??勺罱K又有多少人擠過這根獨木橋進入上流社會呢?少之又少,更多的讀書人像孔乙己那樣在社會底層窮困潦倒,最終被社會所吞噬。
究竟要不要讀書?又為什么而讀書?前一個問題的答案,我想是毋庸置疑的。讀書是為了“五子(票子、房子、車子、位子、女子)”嗎?如果這樣,我們跟古代那些把功名作為唯一價值追求的讀書人又有什么區別嗎?我們會是這個時代所需要的人才嗎?雖然我們不能把讀書做官作為自己的價值追求,但對許多寒門學子來說,讀書卻是他們改變人生命運最公平最便捷的路徑[1]。龍應臺說:“孩子,我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績,而是因為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當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義,你就有成就感。當你的工作給你時間,不剝奪你的生活,你就有尊嚴。成就感和尊嚴將給你快樂。”
人,除了更好地實現個人自我完善外,還是要更為高尚的追求的。周恩來12歲時就發出“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錚錚誓言,周總理的一生正是為實現兒時偉大理想戰斗的一生,把自己的全部精力和整個生命都奉獻給他所鐘愛的事業和熱愛的人民、國家,為新中國鞠躬盡瘁。魯迅先生棄礦學醫、棄醫從文的求學經歷是隨著他“實業救國”、“醫學救國”、“改造國民性”救國理想而變的。把個人成長努力的方向和國家、時代的需要結合起來,這樣我們才會有不竭的發展動力。
有人或許會說周恩來總理、魯迅先生是偉人,他們的事跡我們是學不來的,我們是普通人,讀書對我們到底有什么好處啊?
首先,讀書可以拓寬視野,豐富知識,增長才干?!皶q藥也,善讀之可以醫愚”。書籍中所蘊含的知識和智慧可以讀書者告別蒙昧愚鈍。被馬克思稱為“英國唯物主義和整個現代實驗科學的真正始祖”。培根說:“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聰慧,數學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倫理學使人有修養,邏輯修辭使人善辯?!?/p>
其次,讀書可以凈化心靈,陶冶情操,豐盈精神。書中有著廣闊的世界,書中有著永世不朽的精神,雖然滄海桑田,物換星移,但書籍永遠是新的。習近平總書記說:“學史可以看成敗、鑒得失、知興替;學詩可以情飛揚、志高昂、人靈秀;學倫理可以知廉恥、懂榮辱、辨是非。”
“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以自我完善為基礎,通過治理家庭,直到平定天下,是幾千年來無數知識者的最高理想。我們讀書要以完善自我為出發點,把個人理想追求與國家民族發展需要結合起來,無論人生境遇如何,都秉承這種理想追求。
二、開什么卷有益
明白了讀書的意義,有朋友常有這樣的疑問:現在出版事業十分發達,各種書籍浩如煙海,令人眼花繚亂。一個人把畢生所有業余時間都用來讀書,也難窺冰山一角。選好閱讀書籍,顯得尤為必要。讀什么書才最有益?
首先應該是對我們物質方面生存發展最有用的書。作為一名學生,你要應付各種考試,教育主管部門推薦的必讀書、教科書應該讀好。作為某一行業的工作者,本專業的書要讀,否則是不可能做好本職工作的。
其次要讀一些能豐盈我們思想的書,如哲學、歷史、文化類書籍等,這些書有助于我們深層次地思考人生、看待世事。
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讀些書,拓寬知識面,陶冶情操,緊跟時代發展的腳步。
說了這么多該讀的書,選書的時候要不理一些書,不值得我們為其浪費時間和精力[2]。
三、怎樣開卷最有益
日常生活中,常聽一些學生談:“我們也知道讀書很重要,可作業多得讓我們喘不過氣來,哪有時間來讀書?。俊币灿行┏赡耆吮г梗含F在工作壓力大、生活節奏快,上班忙工作,下班忙家務,擠不出時間來讀書。有些家長議論,小孩子讀了那么多書,也沒見他記得多少,成績有大幅度提升,作文水平有提高,還不及背背單詞、做做理科習題來得明顯。這些不讀書的理由看似非常充分,實質是站不住腳的。
先說沒時間讀書這條理由。魯迅說:“時間,就像海綿里的水,只要你擠,總是有的。”時間對任何人都是公正的。有志者,勤奮者,善于去掙、去擠,不去掙、不去擠,他就沒有。關鍵看讀書有沒有成為我們自身發展的內在需要,有沒有養成自覺讀書的習慣。歐陽修在《歸田錄》中說:“余平生所作文章,多在三上,乃馬上、枕上、廁上也。”這位文學大家上廁所時都在構思文章,讀書也一樣,不受時間、空間等條件的限制,只要有書、有適宜的光線就夠了。作業再多、工作再辛苦,只要有片刻閑暇,捧起書本,神游其中,所有的苦累、一切的煩惱就會拋到九霄之外。
再說讀書不見效果這條理由。當我們還是個孩子的時候,吃過很多食物,現在已經記不起來吃過什么了。可以肯定的是,它們中的一部分已經成長為我的骨頭和肉。閱讀對思想的改變也是如此。臺灣著名作家三毛說:“讀過的書,哪怕不記得了,卻依然存在著。在胸襟的無涯,在精神的深遠?!蔽覀兓蛟S沒有看到通過閱讀而帶來的直線上升、立竿見影的成績變化,但讀過的書都藏在我們的氣質中[3]。
那么怎么做才能收到實實在在的閱讀效果呢?首先要有正確的閱讀態度,前面已談了很多,這里不再贅述。其次要有科學的讀書方法,好的方法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讀思結合??鬃诱f:“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一本書,能夠讓我們思考,給我們啟示,這是其最大價值的彰顯。讀罷《紅樓夢》,掩卷長思,多少紅樓夢中人與多少紅樓夢中事,歷歷在目,熱鬧里的荒涼,繁華后的落寞,引發人無盡的思考。一部好的作品往往是思想內容深刻、藝術手法高超的,需要每一個閱讀者邊讀邊思,真正走進作品,與作品中的人物同呼吸、共命運。孟子說:“盡信書,則不如無書。”北宋著名學者張載說:“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學,學則須疑。”許多書的確是前人智慧的結晶,但隨著時代的發展、科技的進步,有些觀點、有些判斷,時過境遷,不一定還正確,這就需要我們用批判的眼光讀書,不能一股腦兒良莠不分地全盤接受,否則我們就成了“兩腳書櫥”。
讀寫結合。閱讀是理解、領悟、吸收、鑒賞、評價和探究文章的思維過程。寫作是運用語言文字符號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信息的創造性腦力勞動過程,是一個人的學術修養和人生閱歷的一種文字體現。古人云“不動筆墨不讀書”。有人常說,我讀了那么多文章,可我還是寫不出像樣的文章來,我想原因可能就是把讀寫割裂開來?!白x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如何讓所讀的經典名著轉化為自己的寫作能力?下面幾點做法可以幫我們搭起讀寫結合的橋梁:摘抄,可以豐富我們的詞匯積累,寫作時自然會有“米”下鍋;評點,清代的唐彪曾說:“讀文無批注,即偶能窺其微妙,日后終至茫然,故評注不可已也。”金圣嘆是批注高手,對《水滸傳》《西廂記》《左傳》等書及杜甫諸家唐詩都有評點,正是這些評點確立了他在中國文學批評史上的地位,稱得上“評點”大家,毛澤東也十分喜歡批注讀書法,對前人的學說進行概括、比較、綜合,然后提出見解,用來指導中國革命和建設,可以說這種批注讀書法成就了偉大的事業[4];仿作,馬爾克斯常說:“學習寫作總歸要以前賢為楷模。”我們閱讀一些經典作品時,不妨模仿這些大師的寫法進行嘗試,當然我所說的模仿不是抄襲,在仿作過程中要融入自己的見解觀點、思想感情。
“春光作伴好讀書”。趁著大好時光,打開書卷,在一個屬于自己的空間走進五光十色的大千世界,拓寬眼界,增長智慧,體悟人生,讓讀書照亮人生前程。
參考文獻:
[1]請告訴孩子,讀書才是最容易走的那條路[EB/OL].https://wenku.baidu.com/view/4b99465f91c69ec3d5bbfd0a79563 c1ec5dad72e.html,2017.5.
[2]讀書要開卷有益[EB/OL].http://blog.sina.com.cn/s/blog_ 12b128d6b0102vmwa.html,2012.2.
[3]你的氣質里,藏著你讀過的書和走過的路[EB/OL].http://www.sohu.com/a/118368235_488934?qq-pf-to=pcqq.c2c,2011.8.
[4]不動筆墨不讀書[EB/OL]. http : // blog.sina.com.cn / blog _ 161aa9c330102yzo8.html,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