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艷鳳
摘 要: 在探討警務英語課程建設過程中,師資建設是其中至關重要的一部分。結合ESP理論對教師的要求看,當前警務英語師資建設在教師職業素養、科研工作開展、教師職業發展等方面還有進步空間,有一些對策可供參考。警務英語師資建設就是從師資建設的角度探討課程建設的可能措施。
關鍵詞: 警務英語 師資建設 ESP理論
一、引言
隨著改革開放的全面推進和國家經濟的不斷發展,大到日益頻繁的國際警務合作和交流,小到不可避免的涉外警情處理,無不對警務人員的英語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對公安院校的學生而言,學習警務英語成為他們正式踏上從警之路的必要準備之一。只有學好警務英語,掌握各警種可能需要運用到的警務英語詞匯、公文寫作等知識,并且具備一定的跨文化交際能力,才能在涉外案件的處理過程中掌握話語權,保持警務人員應有的專業性和權威性,最終順利完成案件的辦理。對一名警員的個人長遠發展而言,學習警務英語為他將來進行國際警務學習交流等打下基礎,尤其在當前國家提出“一帶一路”倡議這一背景之下,國際警務交流與合作勢必會非常頻繁。不僅如此,對公安院校而言,發展警務英語這樣的交叉學科也有利于打破學科發展的單一,有利于促進多學科融合發展,提升公安院校的綜合實力。可以說,警務英語課程建設是大勢所趨,無論是對公安院校學生,還是對公安院校本身的發展,都有著重要意義。
在探討警務英語課程建設的過程中,師資建設是其中至關重要的一部分。雖然警務英語是一門ESP課程,但是擔任這門課程教學工作的教師通常同時承擔著大學英語這樣的EGP課程教學任務,因而教師很容易忽視ESP課程的特殊性,一以貫之地以EGP課程重理論輕實踐、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法進行授課,這就使警務英語課程教學成效不盡如人意。因此,探討警務英語師資建設,需要將這個問題放到ESP課程教學語境下才更具針對性。
二、研究背景
當前對警務英語師資建設的研究相對較少。國外主要是Dully Evans和 St John的“Developments in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還有J.Jarvis的“Two Core Skills for ESP Teachers”,P.Robinson的“ESP Today”等論文。他們的研究主要是關于ESP英語教學,并非針對警務英語教學。
國內對于警務英語課程建設的論文不少,但是針對警務英語師資建設這一塊的論文不多見。張雨曦在《關于國內警務英語ESP研究的思考》中提到,在警務英語課程建設研究中,對于師資建設的研究相對滯后,無論是論文發表數量和增長速度都沒有明顯變化,均是從2009年之后才進入到公安院校學者的研究視線之內,并且非實證性研究居多,尤其缺乏定性和定量相結合的實證性研究,缺乏一套完整的理論框架支撐和成熟的研究模式。
在警務英語師資建設這一研究領域中,主要的論文有林若銘的《警務英語教學師資滯后現狀及對策》和黃獻瑩、黃敏的《從公安崗位英語技能需求看警務英語教學改革》等。林若銘的論文《警務英語教學師資滯后現狀及對策》相對詳盡地分析了警務英語師資力量不足的現狀、成因和改善措施,黃獻瑩、黃敏的論文《從公安崗位英語技能需求看警務英語教學改革》則通過調查問卷的形式對在職民警進行了調查,其中包括對師資的影響作用的調查,最后得出結論認為師資是決定警務英語課程教學效果的關鍵因素之一。
綜上可以看出,雖然國內外學者對ESP教學研究相對比較多,相關文獻比較豐富,但是作為ESP課程分支的警務英語師資建設論文卻非常少。縱觀其他ESP課程分支的研究,比如商務英語的課程研究,學者們把商務英語和ESP理論進行了緊密結合,發表了很多高質量的論文。反觀警務英語課程研究的師資建設研究,相關論文相對較少,部分研究停留在定性分析層面,即便有定量分析,方式大多局限于問卷調查,形式比較單一;論文的理論框架薄弱,尚未形成完整的理論體系。因此,警務英語師資建設研究任重而道遠,仍然是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
三、理論依據及師資現狀
ESP需求理論認為,合格的ESP教師應當充當五種角色:(1)他首先是一個合格的英語教師;(2)他必須是一個合格的課程設計者,并能為學生提供實用可行的教學資料;(3)他既是專業教師的合作伙伴,又是學生的合作伙伴;(4)他必須是一個合格的教學研究人員;(5)他還應該精通ESP的測試與評估,能根據教學需要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適時的分析和總結。
結合ESP理論對教師的要求來看,目前警務英語教師主要面臨以下幾個問題:
首先,教師的知識結構存在“偏科”問題。警務英語教師隊伍主要由各大普通院校英語專業畢業生組成,對他們而言,基本英語語言能力不是問題,但很難達到警務英語課程內含的對其他知識的要求,顯得力不從心。警務英語課程并不是單純語言能力的教授,而是整合警務知識之后的綜合語言應用能力的教授。但沒有經過實戰訓練的警務英語教師很難做到將警務知識融合到英語課堂中。
其次,由于警務英語教師一般同時承擔了大學英語這樣的EGP課程的教學工作,所以在教學設計上,警務英語教師通常會忽視警務英語課程的特殊性,未能貼合課程本身要求進行課堂設計。警務英語這一課程本身重視實踐,但是在實際授課時,教師容易受到大學英語教學習慣的影響,而且受制于以書面考核為主的評價機制,不自覺地變成側重理論教學。警務英語的ESP課程特質未能得到充分的體現和重視,不僅不利于學生的知識技能掌握,而且長遠來看對教師教學能力的提高沒有幫助,容易造成照本宣科的狀況。
再次,作為科研工作者,警務英語教師不僅缺乏系統科學的研究理論框架,還缺少一個能夠開展定期交流的平臺,整體科研現狀比較分散,缺乏統一性。以當前的警務英語教材編寫為例,目前并沒有統一的警務英語教材,主要是各公安院校自編的講義。如此很難形成合力編寫正式、有權威性的教材,科研很難真正指導教學,教學與科研很難有機結合。這種狀況對教師科研能力的提升十分不利。
最后,警務英語課程這樣一門交叉學科在當前還處于起步階段,警務英語教師的職業發展渠道尚且不夠明朗,晉升空間有待提高。教師的職業發展缺乏制度保障,對教師的教學科研工作積極性來說是妨礙。
四、對策
加強警務英語師資建設,不僅僅是一個單純的教師個人發展問題,更是整體學科發展當中不可或缺的一環。師資建設不僅關乎教師個人職業能力提升,更關乎整個課程建設,服務于警務英語課程建設。
因此,或許可以從以下幾個角度入手,探索警務英語師資建設之路:
(一)教師職業素養
警務英語教師的職業素養大致可分為警務相關知識儲備、英語語言及其應用能力、教學能力這三方面。
在警務相關知識儲備這一方面,首先需要理清的問題是,警務相關知識究竟包括哪些方面。警務英語作為一門ESP課程,其設計是以學生需求為導向的。對于公安院校的學生而言,他們需要學到的警務英語知識包括涉外案件的處理、如何進行國際警務交流與合作,以及外國警務的一些基本知識。所以警務英語教師需要熟悉和掌握警務相關知識。在具體的措施上,可以采用組織警務英語教師參加專題講座、到各個實戰部門進行調研鍛煉等方式,增加教師對警務知識的體會和積累。這種培訓和鍛煉應該常態化,定期進行,便于教師不斷更新自身的知識儲備,緊跟實戰。以往公安院校的外語教師參加調研鍛煉一般是去出入境管理部門,但事實上警務英語課程涵蓋的部分遠遠超出了出入境管理這一范疇,所以警務英語教師的調研鍛煉應該全面接觸不同部門、不同警種。
在英語語言及應用方面,需考慮到警務英語課程側重實踐這一特性,在師資建設中更需要重視提升教師的英文公文寫作能力和跨文化交際能力,這樣才能在教學中更好地在這些方面訓練學生。對此,可派警務英語教師到國外的公安院校交流訪學,實地了解和學習國外警察在辦案過程中如何進行公文寫作,并且在外語環境中提高自身的跨文化交際能力。此外,還可以聘請外國專家作為教學顧問,增加英語公文寫作的權威性,便于學生提升自己的交際能力。
在教學能力方面,教師要注意區分ESP課程和EGP課程的不同,采取有效的教學方法,并相應地調整課堂設計。ESP教學應注重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所以教學方法上更靈活,可采用情境式、任務式、線上線下混合式等教學方法進行授課。這對教師教學能力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挑戰,靈活的課堂設計意味著教師要投入更多時間精力設計課堂環節。因此,需要注重對教師教學能力的培養,鼓勵教師積極參加各類教學技能培訓課程和教學比賽,激勵教師勇于挑戰新的教學方法,課堂效果。作為補充,還需建立適應警務英語課程特質的評價機制,既考查學生的語言基本功,又考查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防止不適用的評價機制反作用于教師教學,造成不良影響。
(二)科研工作開展
提升警務英語教師的科研能力,是警務英語師資建設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大學教師的角色不僅僅是授課者,還是科研工作者。對警務英語教師的科研工作而言,可以從科研方法、科研內容和科研平臺三方面進行思考,以期整體科研能力的提升。
在科研方法上,一方面,警務英語教師不應只局限于定性研究,而應該將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結合,引入統計學等其他學科的研究工具,多角度全面深入地分析警務英語研究問題。另一方面,警務英語教師還應注重多專業融合,形成系統科學的警務英語研究理論框架。研究工具和理論框架能給警務英語研究工作帶來深度和廣度。
在科研的具體內容上,可以加強教材編寫工作和國外警務專著翻譯工作。警務英語教材編寫一直是個難題,如何根據各專業、各警種本身特色編寫教材,更是值得深思。對于警務英語這樣注重實踐性的課程而言,貼近實踐顯得尤為重要。現有的警務英語教材未能做到根據各專業需求編寫,因此在未來的教材編寫中可以此為方向。尤其如今警務英語教學更多傾向于實訓化教學,但警務英語實訓教材仍是空白。此外,國外的優秀警務、法學專著,目前很多都沒有中譯本,警務英語教師可以對此進行翻譯,不僅對警務英語課程本身有著積極意義,而且對其他專業課程有著重要意義。
在科研平臺這一方面,目前警務英語相關的學術會議、學術刊物十分稀少,對警務英語教師來說,缺少可以互通有無、取長補短的科研平臺。因此,舉辦警務英語主題的學術會議、創立相關的學術期刊,對整個學科而言都有著非常重要的促進作用,對提升警務英語這門課程的整體科研水平至關重要。
(三)教師職業發展
警務英語是一門交叉學科,很多公安院校要求所有公安專業學生都上這門課,足見對這門課程的重視。但是警務英語既不像大學英語那樣在大學四六級壓力之下凸顯出必要性和重要性,又不像涉外警務那樣可以作為一個獨立的專業,其地位不得不說是有幾分尷尬的。那么對于警務英語教師來說,課程的尷尬地位導致職業發展的局限性。這種客觀條件的不足局限了警務英語教師的職業發展,教師反過來因此缺乏工作積極性,可以說是一種惡性循環。因此,進行清晰的課程規劃,從制度層面改善警務英語教師的生存處境,暢通其晉升渠道,拓寬其發展空間,對警務英語師資建設而言有著長遠的積極意義。
五、結語
警務英語課程建設在當前語境下是一個必然趨勢,警務英語師資建設是其中一個值得研究和探討的重要環節。警務英語師資建設不僅關乎教師個人,更關系到整個課程建設。警務英語師資建設就是從師資建設的角度探討課程建設的可能措施。雖然當前警務英語師資建設在教師職業素養、科研工作開展、教師職業發展等方面還有進步空間,但警務英語課程的發展仍值得期待。
參考文獻:
[1]Dully Evans& St John. Developments in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8: 156-159.
[2]Jarvis, J.. Two Core Skills for ESP Teachers [J]. The ESP Journal, 1983,2(1).
[3]Robinson, P.. ESP Today[M]. Oxford: Pergamon, 1991.
[4]黃獻瑩,黃敏.從公安崗位英語技能需求看警務英語教學改革[J].英語廣場,2015(12).
[5]林若銘.警務英語教學師資滯后現狀及對策[J].中國成人教育,2015(6):57-58.
[6]張雨曦.關于國內警務英語ESP研究的思考[J].廣西警察學院學報,2017,30(2):123-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