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俊慶 張興忠
摘 要:幼兒自我服務能力,是指幼兒在日常生活中照料自己的簡單勞動能力。一般來說,幼兒的自我服務能力主要包括用餐、如廁、刷牙、漱口、洗手、洗臉、整理玩具、自己穿脫衣服等。幼兒自我服務能力的培養,是培養孩子獨立生存能力、建立自信心與形成正確自我意識的基礎,對幼兒健康人格的形成和適應未來社會的需要。課題研究過程中,我們以幼兒園教育為主,同時與家庭教育相銜接,家園同步開展幼兒的自我服務能力培養。通過一年來的研究與探索,幼兒自我服務意識與能力明顯提升,研究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關鍵詞:幼兒;自我服務;能力培養
一、 課題的提出
幼兒自我服務能力,是指幼兒在日常生活中照料自己的簡單勞動能力。一般來說,幼兒的自我服務能力主要包括用餐、如廁、刷牙、漱口、洗手、洗臉、整理玩具、自己穿脫衣服等。幼兒自我服務能力的培養,是培養孩子獨立生存能力、建立自信心與形成正確自我意識的基礎,對幼兒健康人格的形成和適應未來社會的需要。
古浪縣定寧中心幼兒園是一所貧困地區農村幼兒園,在園4-6歲幼兒150人,其中留守兒童占80%以上。下表是我園小班幼兒自我服務能力的現狀觀察統計表,共對45位幼兒進行了觀察統計。
從表中看出:幼兒自我服務能力嚴重不足。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大多數幼兒由爺爺奶奶隔代撫養,對孩子十分溺愛,幼兒過分依賴家長,一些年輕家長也往往只重視孩子的智力開發、能力培養、知識教育,而對幼兒自我服務能力和勞動習慣的培養并不重視。在家庭中,全家人以孩子為中心,孩子的吃、穿、玩、用一切具備,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如穿衣、洗臉等)都被家長們好心地包辦了,使一些本應該得到培養的勞動技能,都在無形中被剝奪了,從而使幼兒失去了鍛煉和成長的機會,這就往往造成了幼兒自理能力差、不愛勞動、懶惰等不良后果,這對他們將來的發展極其不利。因此,對幼兒園小班幼兒進行自我服務能力的培養勢在必行,迫在眉睫。另外,家園配合不夠到位,家庭教育和幼兒園教育不能協調一致,這就無形中抵消了幼兒園的教育效果。許多農村家庭幼兒往往自理能力差、不愛勞動、懶惰,存在依賴性強、獨立性差、動手能力弱等弊病,這對他們將來的發展非常不利。因此,對農村幼兒進行自我服務能力的培養急需進行,迫在眉睫。基于以上認識,我園申報立項開展了《貧困地區農村幼兒自我服務能力培養的研究與探索》,課題于2017年10月被立項為甘肅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課題。
二、 課題研究的過程
(一) 以幼兒園教育為主,培養幼兒自我服務的意識與能力
1. 開發和實施幼兒自我服務能力培養課程。我們將幼兒自我服務能力的培養納入幼兒教育課程中,開發了園本課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把培養幼兒自我服務能力的內容設計成形象、生動的教學內容,如故事、兒歌等等。由于兒歌讀起來朗朗上口、易記易學,可以引起幼兒的興趣并幫助他們掌握日常生活常識的要領。例如:教幼兒洗臉時念兒歌:“小毛巾,白又白,扯平放在手里頭。洗完眼睛洗嘴巴,洗完臉,最后再洗小鼻子,看誰洗得最干凈。” 教師一邊洗一邊為幼兒做示范,這樣幼兒在不知不覺中按照兒歌引導的步驟完成了洗手、洗臉的任務。總之,根據幼兒的情況進行園本教育,可以幫助幼兒掌握簡單勞動的基本環節,提高自我服務能力。
為了培養幼兒的自我服務能力,我們制定了《各年齡階段孩子自我管理的內容及要求》。從情感教育開始,堅持“學一點、懂一點、做一點”,力求將教育內容及要求落到實處。我們分別在大、中、小班開展了以下活動:
(1)“三輕”活動。要求幼兒說話輕、走路輕、放東西輕,讓幼兒學會愛護公物和替別人著想。
(2)“三凈”活動。在吃飯過程中,開展了珍惜糧食教育和吃飯衛生教育,要求幼兒做到碗里干凈、桌上干凈、地上干凈,并在吃飯時保持安靜。
(3)“三好”活動。要求幼兒在離開活動室時,把玩具放好、小椅子擺好、自己的東西收好。
(4)在中、大班幼兒午睡起床時,開展了幼兒穿衣、穿鞋自理能力比賽,提高了幼兒的自理能力。
2. 結合幼兒日常活動開展教育。我們結合幼兒園日常生活中的實例及時開展教育和訓練,如:每學期幼兒開園時,有些幼兒亂扔衣服。于是,老師抓住這一契機對幼兒進行隨機教育:“哎呀!衣服怎么跑到地上來了,看來是在‘家里待夠了,這衣服真可憐。”接著指導、監督幼兒把自己的衣服整理好。再比如進餐前,教師提示發出洗手指令,要求幼兒自覺的開始洗手,上廁所后要求幼兒自覺整理衣褲等等。
3. 通過游戲活動開展幼兒自我服務能力培養。游戲是孩子的天性,是對幼兒進行教育的有效手段。通過游戲可以很輕松地調動孩子自己動手的興趣,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游戲中,幼兒的積極性、主動性、參與性能得到充分有效地發揮。如:一些小班的孩子玩了玩具后容易亂扔、亂放,教師設計了“送玩具回家”的游戲,使幼兒懂得了怎樣收拾玩具,只要老師說 “小朋友,把玩具送回家。”幼兒就能迅速把玩具送到指定的地方。幼兒進餐前、游戲后往往不能自覺洗手,于是,我們將雙手捏緊玩“大炮”游戲,以后如果幼兒忘記了,我們只要做一個手勢,他們馬上就知道要做什么。
4. 因材施教,開展自我服務能力培養。由于幼兒的自我控制能力比較差,每個幼兒的家庭環境和教育方式也不盡相同,他們對幼兒園的教育可能會產生不同的作用,同時,幼兒的能力發展也有快有慢,這就要求我們必須掌握幼兒的不同心理特征,注意觀察幼兒日常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有的放矢地開展教育活動,以利于幼兒自我服務能力的普遍培養和提高。我們將一些特殊幼兒進行個案分析,與家長反復溝通,讓家長認識到孩子的現狀以及將會帶來的消極后果,要求家長與幼兒園同步進行培養,不能任何事情都包辦代替,孩子自己能做的事情要讓他們自己來做。同時,我們通過家長開放日讓家長來園觀看孩子在幼兒園的表現,也觀看同齡幼兒的表現,這樣,家長就感受到了自己孩子能力發展的滯后,在此基礎上,家長和幼兒園共同制定出一對一的自理能力訓練方案并加以落實。當然,這些特殊幼兒能力的提高是不穩定的,需要教師和家長降低要求,循序漸進,反復及時地加以強化和訓練。
5. 在區角活動中培養幼兒自我服務能力。例如:在區角中老師為幼兒提供各種現實情境,讓他們從小接觸生活,完成一些力所能及的簡單勞動。
(二) 與家庭教育相銜接,家園同步開展培養
1. 開展家長培訓。我園地處貧困的區農村,幼兒家長文化素質不高,缺乏正確的教育理念和方法。針對這種情況,我們利用開設家長學校的方式進行家長培訓,轉變家長的教育觀念。向家長開設了《從小培養幼兒生活自我服務的能力》講座,讓家長認識培養幼兒自我服務能力的重要性,掌握教育幼兒的正確方法,讓他們在家中放手讓孩子鍛煉培養能力。
2. 暢通家園信息。各班老師利用家校互動平臺和家長微信群,有效地實現了信息的溝通:教師把一些比較先進的教育理念介紹給家長,家長也把自己好的經驗、想法、見解分享給教師和其他家長。通過微信群等信息技術手段,有效地實現了家園同步培養的目標。
3. 開展參觀活動。我們利用班級家長會和校園開放日活動的機會,組織家長觀察與自己孩子同齡幼兒的自我服務能力發展狀況,讓家長通過對比了解自己孩子的能力現狀,從而引起家長對孩子生活技能培養的高度重視,更好地做到家園同步教育。我們還定期組織家長參加全園性的或年級組的幼兒自我服務能力模擬競賽,全園性的競賽帶有表演兼競賽的性質,每個班級推選能力很強的幾名幼兒與其他班級的幼兒開展比賽,目的是要進一步激發幼兒潛在能力素質。班級交流活動,重在人人參與,這里既有能力強的幼兒的技能展示,也有能力一般或較低水平的幼兒參與表演。由于這種活動規模小,能充分體現“人人參與,個個成功”的培養理念,因此深受幼兒和家長的歡迎。
4. 通過親子游戲,學習各項技能。各班級指導家長開展了“我是媽媽好幫手”的活動,讓幼兒幫助大人做事,鍛煉幼兒的勞動技能。我們還指導家長在自己家中通過和爸爸媽媽比賽,以競爭的方式培養孩子自我服務能力,通過比賽,讓孩子明白勝利是通過每天的練習取得的,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
5. 為幼兒樹立榜樣,激發學習興趣。一是指導家長做好“表率”。幼兒模仿能力強,家長的一言一行都是幼兒模仿的榜樣,因此家長必須要為幼兒帶好頭,引好路。二是指導家長記錄幼兒在家中自我服務的情況,通過給孩子幾顆星的方式及時的評價幼兒能力水平,以此來督促幼兒提高自我服務能力。我們還要求家長將幼兒在家中的表現通過手機圖片、視頻等進行記錄,在班級開展播放評比,監督督促幼兒在家中的表現。
三、 課題研究的效果
課題研究開展一年多來,我們做了大量的工作。通過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策略和辦法,培養了幼兒的自我服務能力,使他們掌握了一些簡單的自我服務方法。
(一) 幼兒的自我服務能力明顯提升。下表是幼兒在園日常生活自我服務能力實驗前后調查問卷比較分析
從上表數據中可以看出孩子在進餐、盥洗、午睡方面后測的數據要高于前測數據50%左右,可見孩子自我服務能力有了較大的提高和顯著發展。
(二) 教師在研究過程中,保教能力和素質顯著提高。家園關系進一步和諧。幼兒園被武威市教育局評為市級標準化幼兒園,1名教師獲得武威市中小學、幼兒園教師課堂教學技能大賽一等獎。
作者簡介:
張俊慶,一級教師;張興忠,一級教師;甘肅省武威市,古浪縣定寧中心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