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經濟全球化的不斷推進,經濟與政治、文化等一些方面的聯系越來越緊密,英語是全球使用的通用語言,其使用價值和影響力在全球范圍內日益凸顯。在這樣的情況下,國家和教育部門對英語教學的重視程度變得越來越高,招聘單位也非常注重求職者的英語水平和英語素養。國家對此情況制定了相應的措施,其目的就是為了培養適應國家發展的人才,同時促進教育事業的快速發展。本文著重講述了基于職業導向的高職英語教學改革策略,意在提高高職院校學生的英語水平和英語素養,同時也能促進英語教育事業的快速發展。
【關鍵詞】職業導向;高職英語;教學改革;改革策略
【作者簡介】徐靜,南通師范高等專科學校。
一、前言
就現在的教育形式來看,在越來越多的高職院校中,英語已經成為了每個學生必修的課程,同時英語也是學校課程安排的重要組成部分,這樣的安排對于學生英語水平的提高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雖然開設英語課程對于學校和個人的發展都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但是學校卻忽視了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不同專業的學生對英語的需求也是不同的,因此就使得英語課程不能很好地開展下去。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必須采取相應的措施對高職英語教學進行改革,而改革的主要方向就是結合不同專業的學生的求職意向對其進行英語教學,這樣也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學生職業英語水平和英語素養,其最終取得的結果也必定是可喜的。
二、當前高職英語教學現狀
1.學生英語基礎較差,教學工作不易開展。一般來說,高職院校和本科院校還是存在著較大差異的,抱著“寧做雞尾,不當鳳首”的現象,只要分數達到本科院校的學生都不愿意去高職院校,即使高職院校中有他們心儀的專業。這樣就導致了高職院校的學生文化基礎比較薄弱,程度嚴重的班級或專業中,好多學生的英語底子還不如一個高中低年級的學生,他們英語基礎差,學習能力比較弱,對學習也提不起很高的興趣,這就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教師工作的開展。
2.教材內容不符合實際教學情況。所周知,本科院校在培養人才時都往綜合性方面發展,而高職院校培養人才則以技術型為主,也正是教學目標的不同導致了教學計劃和工作的差異。學校在開設英語課程時都會有相關的教材,并且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也主要以教材內容為主,一旦教學內容不合理,就會導致教學目標無法完成。同時我們知道高職院校使用的英語教材內容都是比較單一的,并且所學到的單詞和用法也比較簡單的,這樣不僅不能提高學生的專業,還會不斷地降低學生學習的興趣,這些都在很大方面制約了高職英語的發展,弱化了英語的職業導向意義。
3.課程設置存在著較大的缺陷。高職院校在開設英語課時都是以基礎課來開設的,跟專業課并沒有很大的聯系,對學生以后的求職也沒有太大的幫助,這樣導致高職院校設置的英語課程和學生的職業規劃相脫軌,基礎英語和專業英語兩者之間不存在聯系,在此種情況下開展的英語教學對學生的職業規劃并沒有太大的意義,所以很多學生都忽視了英語學習,進而導致高職院校的英語教學無法取得理想的效果。
4.教育理念錯位。就目前的發展形勢來看,大部分高職院校教師對于高職院校的教育理念都沒有做到十分的了解,因此就導致了教育理念上的錯誤。現今,在職業教育理念方面,大多高職高專院校與教師并沒有形成最新的認識,而且也完全沒有意識到職業教育與其他類型教育本質的區別特征就是職業教育擁有職業屬性,他們一般都認為為了培養學生的基本素質才開設公共基礎課,對學生的職業能力進行提升只能是專業課的任務,并不會深刻的認識到英語教學對于提升學生專業素質也有著較大的幫助。
三、基于職業導向的高職英語改革的必要
1.經濟快速發展的要求。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與其他的國家的聯系和交往變得越來越密切,英語的使用價值和作用就變得越來越突出。同時英語是全球交流的通用語言,因此就要求我們必須掌握英語這門語言,并且在學習的過程中還應該注重掌握專業詞匯,這會在以后的工作交流中占有很大的優勢。也正是因為這個情況,教育部門對高職英語教學提出了相關的要求,學生在學習英語時不僅要掌握最基本的交流用語,更重要的是要掌握好與自身專業相關的專業術語,這樣學生在以后的求職過程中就會占有較強的優勢,才能在社會的發展過程中貢獻出自己的力量。這也是高職英語改革的必要性之處。
2.社會快速發展的要求。經濟的快速發展帶動了各行各業的快速發展,并且還做出了一系列的改革和創新,這在很大程度上帶動了社會的發展。也正是因為如此,我國的教育事業也受到了比較大的影響,尤其是對英語的教學。以前在傳統觀念的影響下,教師認為教給學生的東西只需要應付考試就足夠了,但是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應試型教育將變成應用型教育,英語使用的頻率也變得越來越高,所以高職院校現在開設的英語課程也必須以職業導向為基礎進行,這樣也是為了跟緊社會發展的快速步伐。
四、基于職業導向的高職英語教學改革策略
1.將學生未來職業發展作為制定教學改革的目標。高職院校中有著各式各樣的專業,雖然學習的專業課程不一樣,但是其總體的教學目標都是一樣的,目的都是培養出適應社會發展需要的專業性人才,讓學生成為走出學校就能找到工作的人才,這樣才不會出現“英雄無用武之地”的現象。目前社會發展迅速,各個崗位都需要專業性人才,這樣學生自身的價值也就得到了很大方面的體現。因此在這樣的情況下,高職院校在對英語教學做改革時,就著重將其與職業導向相結合,并且不同專業學習的英語課程也需要同中有異的,也就是說經過不斷的改革的英語課程不再是一門基礎課,而是作為專業課出現學生的課程表中,與學生的專業課程有著十分密切的聯系。只有將英語教學和其他專業教學結合起來,制定綜合性的教學目標,高職院校開設的英語教學才能符合社會發展的趨勢,教師圍繞著這樣的教學目標來制定教學計劃,落實教學工作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2.以學生未來發展為基礎開展英語教材構建工作。一般來說,高職院校和所在位置的周邊公司和企業都有著一定的合作交流,所以高職院校在制定課程時必須十分慎重地去考慮該城市的發展情況和發展特點,這樣就給高職院校的課程帶來了比較大的差異性。一旦出現與地區發展沖突或者不符合的現象,學校就要對課程做出相應的改變,但是英語教材是統一制定的,有的地區發展特點與教材符合,但是有的地區發展特點就會和教材的內容發生沖突,因此在這樣的情況下就需要對教材做出相應的改變,并且在改革的過程中要考慮地區發展特點和學生未來發展兩方面的問題,同時還要以職業導向為基礎,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教材的內容和學生的實際情況相適應,學生才能得到更好的發展,教師的教學成果才能得到更好的體現。
3.以學生未來發展為基礎選擇合適的教學內容。教學工作在開展的過程中,對教學結果影響最大的就是教學內容的選擇。這是因為教學內容的合理與否直接決定教師的教育結果,學生能不能很好掌握知識。教學內容的選擇就好比讓學生寫作文,無論作文內容多么感人至深,若是脫離了主題一樣無法得高分。所以說,在高職英語教學中,教學內容的選擇是非常關鍵的部分。高職院校英語教師在選擇英語教學內容的時候,應該從兩方面人手:一方面,選擇的教學內容要合乎學生的英語基礎。這是因為高職學校的英語文化底子教薄,教師講解的內容過于深奧學生就不能理解,因此教師就要選擇與學生文化底子相適應的知識進行教學,然后隨著學習的深入,一步一步加深學習的難度,這樣才能保證學生能夠牢牢的掌握知識。例如我們再教常用英語時,我們可以從最簡單的問候開始,然后一步一步深入到最難的問題,并且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安排對話訓練,這樣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加深學生掌握知識的程度。另一方面,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盡可能地選擇與學生專業課相關的知識進行教學。這樣做的主要原因是學生在進入社會后,都是從事與自身專業相關的工作,因此學校的教學工作必須與學生的專業知識緊密聯系,這樣才能保證學生的穩定可持續發展。例如學生的專業是體育或計算機,學校在安排英語課程時就應該和學生的專業相關,讓學生學到更多與體育或計算機相關的詞匯和知識,這樣在無形之中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并強化了學生的專業素養。
4.以學生未來發展為基礎優化教學模式。教師在開展英語教學的過程中,教學模式是否合理對教學效果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因此,教師在以職業導向為基礎來進行英語教學改革時,就應對教學模式進行優化,采用與時俱進的教學模式來開展教學,加強聽、說、讀、寫、譯等方面的訓練,促使學生更好地掌握英語知識。這樣才能保證學生從學校出來以后能以一個優秀的求職者的身份找到一份滿意的工作,因此教學模式對于學生的發展有著十分積極的意義。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我們發現高職院校的主要目標就是培養專業性技術人才,并且適應社會發展的相關需求,為社會提供更多的人才。那么就需要高職院校不斷地對英語教學進行改革,開設更多與專業課程相關的課程,英語教學也應該和專業課有著十分緊密的聯系。同時需要注意的是,改革的過程不能盲目進行,必須依賴于學生自身的發展情況和學校的發展情況,然后制定合適合理的措施進行改革。所以高職院校現在開設的英語課程也是以職業導向為基礎進行的,這樣也是為了跟緊社會發展的快速步伐。
參考文獻:
[1]于曉麗.高職英語教學中職業能力培養模式的實踐與探索[J].中國高新區,2017(16).
[2]劉燕,佘甲波,劉鈺.基于職業能力培養的高職英語教學模式探索與實踐[J].校園英語,2015(1):81.
[3]陳潔.基于職業能力培養的高職英語教學模式探索與實踐[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5(10):167-168.
[4]張明勇.職業能力培養視角下的高職英語教學模式改革研究[J].石家莊鐵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5(3):120-123.
[5]鄭曉斌.在高職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職業素養策略研究[J].延安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4(3):58-60.
[6]陳典港,涂海艷.高職英語語言教學融入英美文化的意義及策略探究[J].現代職業教育,201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