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愛淑
【摘要】當今世界的競爭已經不僅僅是知識的競爭,還有人才的競爭。國家在不斷地加大對教育的投入,隨著新課程改革的進一步深入,教學更強調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以及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對教師的教學技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初中英語教學這一模塊中,英語教師也更加關注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的培養。主要闡述了在新課改理念下進一步提高初中英語教學有效性的意義,重點討論了新課改理念下提高英語教學有效性的策略,希望為初中英語教學的改革和發展提供參考價值,推動初中英語學科的發展。
【關鍵詞】新理念初中英語有效性教學策略在以往的初中英語課堂上,教師只機械地教授學生應掌握的語法句式和詞匯,學生被動地接受和學習,枯燥、無趣的學習方式讓很多學生對英語的學習非常反感,也極大地挫傷了他們學習英語的積極性。這種填鴨式的教育已經不能適應當今時代的發展,我們需要在學習知識的同時掌握多種技能,以適應世界復合型人才的需求。在初中英語教學遇到瓶頸之時,新課程改革的春風吹向祖國大地,這是教育界的一場革命,對于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產生重要影響。
一、初中英語教學課堂改革的必要性
教育教學的最終目的就是實現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初中英語學科是初中階段的重要學科,它對于學生的發展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實現初中英語教學的有效性是廣大初中英語教師一直關注的重要問題,也是新課程改革所追求的重要目標。
傳統的初中英語教學模式單一、枯燥,教師只負責進行知識的灌輸,很少在教學方式方法上進行創新,這樣的結果就是,教師教得很累,學生學得沒效率。這種填鴨式的教學更強調學生學習的自覺性,很容易造成兩極分化,喜歡的學生學得很好,反之則對英語產生厭惡感甚至得焦慮綜合癥,會嚴重打擊孩子幼小的心靈,也不利于學生健全人格的形成,有的甚至造成終身英語后遺癥。
新課程改革強調素質教育,這是在充分考慮初中生特定的發展規律的基礎上提出來的,在推行的過程中,受到各個領域的支持。素質教育強調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學生在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的同時,自身的學習能力以及思維方式也能得到提升和完善,突破了以往對學生“高分低能”的評價,是教育領域的一場革命。初中英語教育在新課改的背景下,與時俱進,把游戲、興趣愛好帶入課堂,轉變教師“教書匠”的角色,這使得教學效果得到改善,這樣既密切了師生關系,也能鍛煉學生各方面的能力,讓學生充分感受英語與生活的聯系,真正做到學以致用。
二、提高初中英語教學有效性的對策
1.激發學習興趣
所謂“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師積極教不如學生主動學,學習興趣是能否學好一門功課的重要因素,教師應該把握這一關鍵信息點,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入手,這就要求教師要有敏銳的觀察力,能夠捕捉學生的興趣點與所教的英語學科知識之間的微妙關系。當然,激發學習興趣的方法有很多,可以從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導入,這樣會降低學生對要學習的英語知識的陌生感和焦慮感,同時還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在一定的情境中學到知識,并體驗到學習英語的樂趣,而愛上英語。這種“興趣教學法”不僅在課前導入的時候可用,還可以貫穿到教學過程的各個環節中。
如教學Unit4“Food”時,教師可以先用多媒體給學生展示食物圖片進行單詞教學和句型練習:
A:What can you see in the picture?
B:I can see…
再緊接著問學生:
A:I like apples.What food do you like?
B:I like…
豐富多樣的教學手段,活躍的課堂,提高了學生主動接受英語的積極性,激發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使學生更好地記住了課堂重難點,很好地實現了本節課的教學目標。
2.注重自主探究、合作探究的方式,豐富教學手段
過去教師側重機械地講解知識點,學生在學習活動中成為客體,這種灌輸實質是沒有效率的。隨著新課改的深入推進,很多初中老師創新教學模式,提出分組教學、合作探究等方式。教師由教書匠轉成引導員,這種角色的轉變,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通過循序漸進的引導,讓學生在小組討論中學到相關知識,這個過程能讓學生體會學習的快樂,鍛煉他們的思維能力、創造力,有利于綜合素質的提高。這種積極主動的參與也能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建立自信心,同時還能在與學生的交流中,樹立團隊意識,收獲友誼,一定程度上鍛煉了他們的社交能力。教師不再只是進行英語知識的機械講授,減輕了教師教學的壓力,這種和諧的課堂氛圍使師生關系更加融洽,更能促進初中英語教學的有效性。
此外,教師還應該充分利用多媒體等多種教學手段,提高教學有效性。例如,在學習“France is calling”的相關教學內容時,筆者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展示有法國的系列圖片,
如flag、map、landmark city and architecture、good atsports、special products等等。之后配合提問教學法,激發學生的興趣,指著法國地圖問:Which country is it?學生看過圖片后,會很容易回答出 France。進而提問:What do you know about France?順其自然地引導學生進入英語教學課堂中來,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學習英語。
3.注重評價的多元化
教師對學生的反饋對教學的有效性也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每個學生都有向師性,特別是初中階段的學生,正處在身心發展的重要時期,心理上既敏感又脆弱,需要得到教師的關注,更需要教師的有效指導,都希望得到教師的肯定和認可,教師的教學細節包括一言一行都會對學生產生非同小可的影響,這就要求教師需要有足夠的愛心和責任心。否則,處理不當就會傷害孩子的自尊心,甚至留下一輩子的心理烙印。
新課改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采取多元化的評價方式,以正面引導為主,不能打擊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在英語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鼓勵學生大膽提問,對學生勇于提問以及積極回答問題的態度給予肯定,對犯錯誤的同學寬容處理,不能打擊他們的積極性,引導學生答疑解惑,讓學生在解答問題的過程中體會學習的快樂。
4.注重作業質量
我國偉大的教育家孔子提出“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這同樣適用于現代教育,教師被稱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教師要把握每個學生的特點,因材施教。在英語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除了將學科知識傳授給學生之外,還應該關注每位學生的學習特點,薄弱之處,在布置課后作業的時候,也要布置適合他們個人的作業,這樣才能讓學生學有所成,有的放矢地提高教學有效性。我們可以引導學生從生活中收集各種英語信息和英語問題,提出有關的英語問題等。對材料的搜集活動可安排在課后,讓學生在課堂上交流各自搜集到的英語信息,通過這些收集活動可以培養學生主動的觀察意識、應用意識,并自覺地將英語知識與生活實際聯系起來。
綜上所述,在新課改的大背景下,初中英語教師為了促進學生主動參與到英語學習中,激發對英語的學習欲望,同時也為了有效提高學生的想象力、創造力,需要及時更新教師的教學理念、轉變教學方式,積極構建更適合學生綜合發展的英語課堂,才能提高初中英語教學的有效性,推動英語學科的發展,為國家培養更多英語人才。
參考文獻:
[1]方金生.新理念下初中英語的有效教學策略分析[J].考試周刊,2016,(72).
[2]劉英明.淺談新背景下初中英語課堂有效教學策略[J].英語畫刊,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