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靜 胡鑫琪
摘 要: 在我國積極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背景下,加強當代大學生禮儀修養的培養有著重要的意義。良好的禮儀修養是社會發展的要求。本文針對加強我國當代大學生禮儀修養培養的意義進行分析,并對培養途徑進行相關探討,望能有助于探索出加強大學生禮儀修養的更好途徑。
關鍵詞: 大學生 禮儀修養 培養途徑
引言
禮儀主要指的就是人際交往中個體之間的行為規范,是人們在生產生活中慢慢形成的,主要以習俗、傳統及情感和習慣等相關形式體現出來。良好的禮儀不僅能夠體現民族的氣質及個人的修養,還能夠展示出國家的魅力。當代大學生是國家發展及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中堅力量,所以提高當代大學生的禮儀修養,以此有效提高當代大學生的綜合素質有著重要的意義。
1.加強中國當代大學生的禮儀修養的重要意義
1.1我國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的需要。
我國自古以來就十分推崇禮儀,認為禮儀是安邦治國之本,可想而知我國對禮儀的重視程度。荀子說過人無禮則不生,事無禮則不成,而國無禮則不寧。由此可見,禮儀一直以來都是我國社會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并且是古代人經世治民、安身立命的準則。我國在世界上素有禮儀之邦的美譽,而這正是我國禮儀文明一直傳承的結果。所以加強當代大學生的禮儀修養正是將我國優秀的禮儀文明繼承下來,這是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弘揚及傳承的需要。
1.2構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和諧社會的需要。
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最為基本的一個內容就是禮儀修養,而這正是我國當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點所在[1]。中共中央對此極為重視,還頒布了相關政策支持精神文明建設,明確提出了生明禮誠信這一要求。大學生是推動我國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因此,加強當代大學生禮儀修養方面的教育,對構建和諧社會有著極為積極的作用,且意義重大。
1.3大學生綜合素質提升的需要。
由于長期受到當前教育體制及社會不良風氣的影響,當前大學生普遍存在人文素養缺失的現象,禮儀修養正是其中的一方面。衡量一個人的文明程度的標準通常就是禮儀,禮儀不僅能夠反映出一個人的道德情操、氣質和風度及精神風貌,還在很大程度上體現了一個人的應變能力及交際技巧。當代大學生要更好地融入社會,禮儀修養是必修的一門課程[2]。每一個人都生存在社會關系中且隨著社會長期不斷地發展,逐漸形成了一套禮儀規范。能夠很好地遵循這套規范的人則能更好地融入社會,不能遵循這套規范的人則必然會被社會排斥。大學生正是迫切需要得到社會認同的群體,只有認真學習并且具備得體的禮儀,同時還能正確處理人際交往過程中遇到問題的大學生才能更快、更好地適應及融入社會。除此之外,加強禮儀修養方面的培養是大學生全面發展的必然條件。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及時代的變遷,社會對人才的要求不斷提高,不僅僅追求在校成績優秀及工作出眾,還追求全面發展[3]。而大學生要全面發展并且提升自己的綜合素質,必須重視禮儀的學習及應用,讓自己成為一個全面發展且德才兼備的人,進而更好地融入社會,為國家的發展貢獻力量。
2.提升我國當代大學生禮儀修養的重要途徑
2.1多加借鑒傳統文化及國外優秀的禮儀文化,從中汲取有益的禮儀經驗。
中國傳統文化中涉及海量的禮儀經驗,提高當代大學生的禮儀修養可以充分借鑒傳統文化。孔子要求自己的弟子學六藝,“禮”排在首位,由此可見“禮”自古以來就十分重要,還是古人進行教育的出發點。古人的禮儀教育從孩童時候就已經開始了,例如《童蒙訓》、《三字經》及《千字文》等廣為流傳的讀物,這些書中關于為人處世及修身養德方面的內容所占比例較大。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禮儀資源可以說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同時可以作為我國大學生禮儀修養培養的重要參考。
除此之外,在當今社會全球化的大時代背景下,還應該借鑒國外一些優秀的文化禮儀方面的經驗,不僅能夠促進我國大學生的國際交往,還能夠有效提升我國當代大學生的禮儀修養[4]。如日本,企業雇員的修養和禮儀直接影響這家企業的興衰及存亡,由此可見禮儀修養直接關乎公司和企業的未來發展。社會發展得越快,對于禮儀修養方面的要求就越高。所以當代大學生應該充分借鑒傳統文化及國外優秀的禮儀文化為己所用,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以此有效提升自己的禮儀修養,進而更好地適應當前不斷發展的社會。
2.2家庭、學校及社會共同創建一個良好的禮儀環境。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所以家庭環境對學生的影響不容忽視。兒童的禮儀規范及社會生活的基本知識等都是從父母身上學起的。家長應該以身作則,認真地教育好孩子懂禮貌、講禮節等良好的禮儀習慣。一個有禮儀修養的家庭培養出來的孩子必定是有禮儀修養的孩子[5]。除此之外,學校是學生禮儀修養培養的重要場所。一所校風優良的學校對學生個人素質培養及今后職業發展都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同時社會應該形成一種良好的禮儀修養氛圍,制定禮儀規范的相關制度。當一個人處于社會中,周邊人都非常講究文明禮貌,那自己肯定不會做亂扔垃圾等一些不道德的行為。只有家庭、學校和社會三者共同努力創建一個良好的禮儀修養環境,才能更好地培養當代大學生的禮儀修養。
2.3注重大學教師的禮儀修養培養,將禮儀教育融入課堂。
在課堂教育中,教師處于主導地位,所以注重對高校教師的禮儀修養培養是進行禮儀修養教育的必備條件。在實際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的一舉一動都對學生有著極大的影響,所以要提升當代大學生的禮儀修養,首先應該提升高校教師的禮儀修養,為大學生的禮儀修養教育活動的展開帶來師資方面的保證。
高校應該將禮儀修養納入教育系統中,開設禮儀修養課程,使當代大學生系統地學習禮儀修養方面的知識及實際應用的規范。據了解我國大部分高校都還沒有將禮儀課程設置為諸如大學外語及思想道德修養這類要求全校學生必修的課程。而這是導致一些大學生缺乏禮儀修養的原因之一,這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大學生今后職場中的人際交往。所以,將禮儀修養教育歸入高校教育體系中是完全有必要的。
2.4大力開展有關禮儀文化方面的活動。
禮儀修養方面的教育要取得成效,就必須結合實踐,使得大學生在各種實踐活動中加深禮儀方面的知識及規范。禮儀實踐活動的開展應該以校園文化活動為載體,在高校校園中營造文明禮儀的良好氛圍,多多開展一些豐富多彩的有關禮儀方面的活動,例如小品、辯論賽等。除此之外,還可以充分利用校園廣播等播報一些名人講究禮儀的事件,樹立良好的禮儀榜樣。同時高校教師還應該多多鼓勵學生參加校內外的各種禮儀活動及公共活動,以此不斷豐富自身禮儀實踐經驗,將大學生的精神面貌及禮儀魅力充分展示出來。
結語
禮儀修養是一種基本的社會準則,其中主要包括行為規范、道德及習俗禮儀等,不受法律的約束,是屬于社會行為調整的一種最為基本的準則。大學生是祖國的未來,所以加強大學生的禮儀教育是十分必要的。禮儀修養的培養不應該僅僅是喊喊口號,更應該將其落到實處,鼓勵大學生從身邊小事做起。同時禮儀修養方面的培養內容應該適應社會的發展,在大學校園中大力宣傳,進而培養出高素質且具備良好禮儀修養的大學生。
參考文獻:
[1]姚禮萍.如何提高大學生的禮儀修養素質——對當代大學生禮儀情況的調查[J].安徽商貿職業技術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6(1):69-74.
[2]李小茹.加強當代大學生禮儀修養的意義和途徑[J].安徽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7,6(2):4-5.
[3]劉強.當代大學生禮儀修養的探究[J].學理論,2014,21(11):247-248.
[4]顧敏.當代大學生禮儀修養培養研究[J].職業,2017,31(4):124-125.
[5]周淑芳.論當代大學生禮儀文明素質培養[J].貴州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26(1):27-30.
基金:2017年吉林省大學生創新訓練項目“關于自我展示課程的設置”,項目編號:3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