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慧清
摘 要:校友資源作為一種重要的辦學治教資源,不僅是高職院校的物質資源、信息資源、品牌資源,更是教育教學工作中最為富饒的育人資源。伴隨著近年來高職教育的跨越式發展,教育質量進一步提升的瓶頸問題日益凸顯,越來越多的高職院校意識到僅僅依靠內生力量無法滿足發展需要,紛紛將謀求支持的目光投向了與學校有著天然情感聯系的校友群體。由此,高職院校如何圍繞育人任務,多維度地優化校友工作,多方面地援引校友力量,進而建立校友會服務育人的立體化工作體系,成為了擺在研究者面前的現實課題。
關鍵詞:髙職校友會;人才培養;母校
校友會是髙職院校人才培養工作中重要的參與力量,承擔著服務育人的現實使命。通過實證調研,發現高職校友會在參與母校人才培養工作中普遍存在著參與意愿不強、深度不夠、成效不彰等問題。校友會應積極參與專業設置調整、培養方案制定及課程體系建設等頂層設計,努力服務師資隊伍建設,深度介人人才培養全過程,力盡所能地開展捐資助學,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發揮髙職院校校友會在人才培養中應有的作用。
1 激發高職院校校友會活力的意義
校友會是校友這一群體基于學緣關系自愿組織起來的、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接受教育主管部門和民政部監督與指導的社會團體。校友會的業務范圍包括“聯誼校友、信息交流、書刊編輯、業務培訓、咨詢服務、國際合作、市場開發、興辦教育、文體活動”等。校友會充滿活力,對于校友會本身、學校、校友及社會都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
對于校友會自身發展有益。校友會組織結構的完善是其充滿活力的必要前提;同時,校友會運行良好、充滿活力,必然有助于充分發揮其功能、提升其價值,有助于進一步壯大和完善其組織機構,從而獲得更好的發展。
對于學校整體發展有益。高職院校的根本任務是培養優質的技術人才服務于地方經濟發展,學校與地方政府、企業的關系密切,而校友會掌握的校友人脈、社會資源恰好有利于學校與社會建立長期的穩定鏈接,充滿活力的校友會將能更好地助力學校發展。
第三,對于校友個體發展有益。母校為校友提供了聲譽資源、良好的社會關系資源、知識資源和情感資源等,校友個體可依托充滿活力的校友會組織,充分整合和利用這些資源,對其職業生涯發展與個體價值的實現有極大作用。
第四,對于區域經濟發展有益。充滿活力的校友會有利于高職院校的良性發展,而高職院校的良性發展又將進一步滿足國家對優質技術人才的巨大需求,進而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可以說,高職院校校友會充滿活力,發揮自身在學校、校友群體、地方經濟發展中的積極作用,能創造出更大的社會經濟價值。
2 高職院校校友會的分析
2.1 校友會類型
最早的校友會是在民國時期成立的,主要成員是當時社會上有聲望的一些名校的校友,最著名的是清華校友會,北大校友會。高職院校校友會與這些名校相比,成立時間較晚、自發性也較差,相應的校友資源也較少。高職院校校友會一般由學校主導建立,通常有三種構架:第一,依附型,這種類型沒有單獨的辦事處,一般是掛靠到其他的部門,由相關部門的領導主管校友會的一系列工作;第二,專業型,這種類型指學校專門設立一個部門用來開展校友會工作,有完善的內部機構;第三,臨時型,這種一般都是學校臨時開展重大活動,才會組織人員開展校友工作,讓知名校友來校參加活動并進行募捐等。
2.2 校友會作用
2.2.1 學校名片
校友對于學校來說是至關重要的,一個學校有著眾多的知名校友,是對學校辦學質量的認可。高職院校培養的大多是專業技能比較強的人才,這些人才在自己所處的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事業,不僅給自己帶來了地位與聲望,也提升學校在社會上的影響力,校友成為學校的一張名片。
2.2.2 校友文化
在學校弘揚校友文化,能讓在校三年的學生對母校建立校友情懷,參加工作后,會更加關注母校的發展。有內涵、有深意的校友文化,不僅能提升學校的教學質量,也能提升學校的整體實力與影響力。校友文化在學校生根發芽,必將為學校帶來豐厚的果實。
2.2.3 校友資源
學校發展除了依靠自身的資源與政府投入外,校友資源也是重要的一個方面。校友資源不僅僅能在資金上為學校提供幫助,也能在就業、科研等方面為學校提供幫助。知名校友參與學校的專業建設,為在校生開展專業知識、專業技能的講解、培訓,能增強校友與學校之間的互動,合理利用校友資源,不僅能推進學校自身建設,也能為學生帶來更多的機會。
3 高職校友會參與人才培養的路徑構建
高職人才培養是一個多維立體的概念,涵蓋了專業設置、課程內容、教學模式、師資培養、資源建設、質量評價等諸多環節,因此,校友會要切實、深人地參與在校生培養,必須全面構建多元化的參與路徑,將校友力量充分滲人教育教學工作的整體過程中,積極發揮校友資源重要的育人價值。
3.1 參與頂層設計
優化頂層設計是改善人才培養質量的第一步,高職校友大多供職于行業企業一線,對于母校的人才培養工作而言既是培養模式的親歷者,又是培養成果的展現者,更是培養質量的檢驗者,對母校人才培養的社會適應性最有發言權。因此,廣納校友意見,從中提煉出對人才培養工作有益的真知灼見,是髙職院校優化人才培養頂層設計的重要途徑。
3.1.1 參與專業設置調整和培養方案制定
針對專業設置和培養方案進行校友意見的征集,可以多渠道地運用走訪、返校、調研等形式開展。髙職校友會既要“走出去”,利用走訪機會實地了解校友的職業發展狀況,了解企業、行業在選人用人上的需求及標準,為學校有的放矢地優化專業結構、調整課程設置、更新培養方案提供客觀依據;也要“請進來”,靈活地引導以二級學院或專業群等為單位確定一個校友返校日或服務日,邀請校友返校交流,更可以在此基礎上遴選、組建以優秀校友為骨干力量的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定期邀請他們來校為專業培養把關診脈。在意見征集的過程中,校友會要充分發揮主導作用,建立協調聯動機制,對各條線匯總上來的合理化建議進行及時的梳理、總結,形成信息報告,為人才培養改革決策提供參考。
3.1.2 協助完善課程體系和更新教學內容
高職校友會要充分發揮在課程建設和教學內容更新中的參與作用,積極構建教學資源共建平臺,動員校友中有意愿、有能力的行業精英、企業骨干參與到課程資源的開發中來,把行業的最新發展,企業的最新技術,崗位的最新標準溶入到教學中去。例如:校友會可以協同教務處鼓勵校友申報開設以知行合一、經世致用為核心,形式內容多樣的特色課程。
3.2 服務師資隊伍建設
高職教育強調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所以對高職教師提出了比普通本科院校更為全面的“雙師素質”要求。而雙師素質中對技能和從業經驗的要求,并非在高校關起門來做學問就能達到,而校友會恰好可以在學校與社會間搭建起師資交流的橋梁。
3.2.1 充實專兼結合的雙師隊伍
面對師資隊伍理論教學強、實踐應用能力弱的結構性短板,高職院校要打破教師選聘工作中論出身、憑學歷的傳統條框,秉承“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師資新標準,以聘任校友講師為優化師資結構的切人點,由校友會牽頭協調,從蘊藏豐富人才資源的校友庫中遴選、引進一批具備豐富一線從業經驗的專兼職教師參與實踐教學和訓練環節,完善多元化激勵機制,以靈活的管理和人性化待遇保障教學積極性,促進校友發揮其在技能專長、工作閱歷、職業認知等方面的育人優勢,強化實踐型師資力量,從而彌補高職師資偏重理論的結構性缺陷。
3.2.2 提供教師職業化成長平臺高職教育重視校企合作,而校企合作并不僅限于對學生的培養,企業在很大程度上也是教師增強實踐技能,豐富職業經歷的平臺。因此,校友會可以依托其社會資源優勢,一方面調研企業的需求,從髙職教師能夠為企業創造價值的可行性出發,為教師進企業鍛煉盡可能地創造更多的機會和選擇;另一方面,根據學校專業發展需求和教師培養計劃,依托校友人脈,積極尋找對口企業,有針對性地派遣專任教師下企業學習實踐,促使教師加快完善專業知識結構,熟練掌握生產操作工藝,進而在人才培養過程中更貼近用人市場的需求,切實發揮校友工作在教師職業化成長過程中的助推作用。
3.3 深度介入人才培養
3.3.1搭建校友引領互動平臺校友取得的事業成就和作出的社會貢獻能夠激勵在校學生堅定目標、刻苦求學、艱苦奮斗,校友豐富的社會閱歷和寶貴的工作經驗能夠指引在校學生成長成才。將校友的先進事跡和成功經驗融人、貫穿于整個教育過程,可以為始業教育、思政教育、生涯教育等活動的開展提供鮮活的素材和正確的示范。
(1)有針對性地開設校友講壇。校友會應該根據教育教學目標,對年度的校友講座進行科學規劃,貼合學生不同成長階段的特點和需求,對講座資源進行合理配置,對聆聽對象進行恰當定位,以精準發揮校友講壇在階段性人才培養工作中的育人成效。
(2)有計劃地進行校友座談。如可以在新生的始業教育內容中增加優秀校友的事跡介紹和校友座談環節,從而鼓勵、引導學生盡早地樹立對專業學習的正確認識和長期規劃;又如可以在學生特別是高年級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中,邀請校友擔任“成長導師”,多創造一對一或一對多的面對面座談交流機會,以校友的求職經歷、社會經驗和成長感悟引導在校生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念。
3.3.2 開拓實習實訓基地校企合作的人才培養模式是髙職院校辦學的靈魂,企業內的職場實景和生產場景更是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場所。從與企業共享資源、合作育人的角度出發,髙職校友會完全可以發揮與校友企業緊密聯系的優勢,積極開拓校外實習實訓基地,以破解實踐教學中校內實訓條件落后于企業生產實際的問題。校友會應該積極運用資源優勢,通過企業家型校友或業內的杰出校友代表搭橋牽線,尋覓一批信譽好、實力強的校友企業,積極與其構建互惠合作關系,校企聯合、努力共建校內外一體化生產性實習實訓基地:可以引校入企,把校友企業發展成接納學校師生實習實訓的第二課堂;可以引企人校,將校內制造車間轉化為教學、生產一體化的綜合實習實訓基地;也可以探索校企雙方在人才培養方面的深度合作模式,開展“訂單式”培養;還可以邀請校友企業進駐學生創業園或參與其運營。以校友工作為重要紐帶,積極探索與校友企業共享資源、合作育人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4 結束語
培養社會需要、企業認可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是髙職院校最本質、最核心的任務,以校友會為紐帶,積極引導更多校友參與到反哺母校教育教學事業發展中去,真正把校友力量融入人才培養這條髙職教育的生命線,這是髙職院校突破資源瓶頸,創新提髙質量的重要途徑。
參考文獻:
[1]趙德輝.轉型期高職教育“洛桑校友會”建設思路——以遼寧現代服務職業技術學院旅游管理專業為例[J].遼寧經濟管理干部學院.遼寧經濟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5(05):79-81.
[2]趙德輝.轉型期高職教育“洛桑校友會”建設思路[A].遼寧省高等教育學會.遼寧省高等教育學會2014年學術年會優秀論文三等獎摘要集[C].遼寧省高等教育學會:,2014:1.
[3]謝軍.高職院校校友會建設的實踐與思考以長沙商貿旅游職業技術學院校友會建設為例[J].企業家天地,2013(09):111-112.
[4]管健.金融危機下如何做好高職院校就業工作[J].考試周刊,2009(32):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