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行政審批是國家管理經濟社會生活的重要手段,然而近年來,卻出現了行政審批“萬里長征圖”的鬧劇,我國的行政審批制度改革也總是在提及和推進,但是成效并不顯著。如何縮減行政審批“萬里長征圖”,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我認為應該做到以下六個方面: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法治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與政府職能轉變相結合,規范中介組織及其服務,健全和創新行政審批運行機制,推進權力清單制度建設,強化對行政審批權的監督制約,構建信息化政府服務模式。
關鍵詞:行政審批改革;法治;制度;信息化
行政審批一般包含批準(許可)、否定和備案三種行為和審批、審核、核準和備案四種形式。然而目前過多的行政審批早已經違背當時設立的初衷,經過思考和探討,我認為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解決:
1 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法治化
法治的核心是規則之治,法治提供的是一種穩定的預期,法治對行政審批制度改革而言是為行政權力的設定和行使規定清晰的邊界,即“法無明文規定即禁止”。根據行政審批應由行政機關行使的原則,對行使行政審批權的主體資格進行清理,未經法律、法規授權的企事業單位不得行使行政審批權;根據分級管理和屬地管理相結合的原則進行清理,凡是法律、法規、規章規定可以由下級人民政府審批的事項,上級部門不再保留,應下放到下級;“根據責權一致的原則進行清理,凡是行政審批職能交叉、重復的,只要不涉及法律、法規的修改,原則上只能確定給予職級最相近的一個部門行使;”[1]按照不斷改革和完善的精神,對雖有法律、法規、規章依據,但與社會經濟發展不相適應的審批事項一般予以取消。
2 行政審批制度改革與政府職能轉變相結合
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必須與政府職能轉變相結合,政府管理職能是朝著市場化方向運行的,因此行政審批制度要重視發揮市場的作用,在清理行政審批事項時,除對涉及經濟發展、社會安全長遠規則和合理布局的公益性項目及基礎設施項目繼續保留由政府審批外,其他審批事項該取消的要堅決取消,凡是能由市場調節的、能由中介組織提供服務的、能由企業自主決定的事項,政府要堅決推出,加快構建統一的“一站式”服務體系。
3 規范中介組織及其服務
中介服務已經成為制約行政審批效率的“短板”,要認真清理規范涉及行政審批服務的中介組織,鼓勵引導中介組織規范發展。“第一,引導相關中介機構進入政務服務中心大廳配合相關審批服務,并對其服務效率、服務質量進行監督考核。”[2]第二,打破中介壟斷服務,放寬中介服務機構準入條件,取消各部門設定的區域性、行業性或部門間中介服務機構執業限制和限額管理規定,切斷與行政審批部門的利益關聯。第三,建立健全中介服務機構全方位監管體制,制定中介服務組織行為規范和準則,引導中介服務機構更好地為行政審批服務。第四,培育發展社會組織,加大扶持力度,制定和完善社會組織發展相關配套政策,為社會組織發展提供人力、物力、財力支持。
4 健全和創新行政審批運行機制
為推進縱深改革并避免反彈,克服既得利益集團的阻力,應從以往的政府自我改革轉變為權力機關主導改革。可以最高國家權力機關的常設機構全國人大常委會牽頭,設置一個統一的行政審批改革機構,由該機構組織相關人力物力資源,主導、統籌、推進、監督行政審批制度改革。要著力創新審批服務的運行機制和方式方法,將審批制度改為備案制度或注冊制度替代審批制度,凡能依法核準的就無須報政府審批;優化審批流程,減少申報材料,壓縮時限,建立聯合審批制度和定期會簽制度,提高效率;參考國外經驗,建立許可證拍賣制度、項目招標制度。
5 推進權力清單制度建設,強化對行政審批權的監督制約
要全面清理行政審批相關事項,簡政放權,轉變職能,推進權力清單制度,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注重行政體系內部中央向省級、向市縣放權,下方地方和基層管理,建立健全行政審批實施監督制度,對于違法的行政審批事項及時加以清理和撤銷:一是以權力清單為基礎,建立法律監督,依法明確審批的權限。二是依托責任清單的建設,明確監督的主體和責任人,堅持誰審批誰負責。三是實施動態監管,不僅注重行政審批設定的監督,也要關注行政審批中和審批的事后監督。同時注意發揮外部監督力量和互聯網手段。
6 構建信息化政府服務模式
加快審批信息化建設,推進網上辦事,強化互聯網思維,打通數據壁壘,消除信息孤島,改變各自為政的“碎片化”服務方式,著力構建全國統一的電子政務服務平臺,推進行政審批和公共服務事項的網上辦理,打造“互聯網+政務服務”新模式。有關部門要認真梳理除涉密的所有行政審批事項共享需求并上網運行,推動各部門各地區業務專網應用遷移和網絡對接,逐步實現審批服務事項的網上咨詢、查詢、申請、受理、審批以及聯網核查、績效監察,形成網上服務與實體服務大廳服務、線上服務與線下服務有機融合的政府服務模式。
行政審批的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涉及眾多利益關系,需要克服各種困難,各方面不斷探索,綜合配套,整體推進,共同努力。
參考文獻
[1]郭小聰.政府經濟學-第四版[M].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08.
[2]龔露露.政府職能視角下的行政審批制度改革——以安徽省為例[J].牡丹江大學學報, 2017, 26(2):66-68.
作者簡介
楊紅玉(1997-),女,河北滄州,河北大學政法學院政治學與行政學專業在讀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