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祉廷
【摘要】在21世紀的今天,隨著科技和社會的進步、互聯網金融業務的蓬勃興起。第三方的支付占市場的份額不斷擴大,第三方支付從最開始的小客戶發展到大客戶,集小額信貸于一體,已經逐步向傳統的、單一的銀行支付領域和中間業務相互融合、相互滲透;第三方支付從最開始給銀行支付結算業務帶來便利到現在給銀行業務帶來巨大沖擊的轉變,第三方支付為銀行業帶來了新的發展與挑戰。本文將對第三方支付的發展現狀、發展趨勢、興起的原因以及與傳統銀行的競爭關系進行分析,結合具體的案例談一談銀行支付結算業務占中間業務的比重以及第三方支付對銀行支付結算業務的影響。
【關鍵詞】第三方支付 銀行 支付結算業務
一、我國第三方支付平臺的發展現狀
從2014年至2018年,第三方支付平臺蓬勃興起,從最初傳統的現金支付到現在的微信支付、支付寶支付。第三方支付已經從最初的只有年輕人使用到現在的老年人也逐漸開始使用,這一群體的轉換,無不在說明互聯網金融正在飛速發展,走進人民的生活。作為一個出門不用帶錢的國家來說,我感到很自豪,也很驕傲。看到過這樣一個新聞,一個外國人來到中國旅游,最讓他感興趣的就是中國高鐵,其次就是第三方支付,他說在中國真是太方便了,出門再也不用揣一堆硬幣了,而且錢也不會丟了。第三方支付的到來,給人們增加了很多便利,同時也增加了較高的安全性和時效性。
隨著第三方支付的興起,人們也真正意識到了第三方支付給生活帶來的便利,以京東購物平臺為例,我從在線支付結算的的方式方法及流程展開了分析,首先我覺得在京東購物很方便快捷,以淘寶、京東購物平臺為例,從在線支付結算的方法及流程進行了分析,我認為第三方支付平臺會降低在線支付的風險,但同時也引入了新的風險。比如微信號被盜號,然后資金就會被盜刷,第三方支付給人們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增加了很多的風險。從2014年至2018年期間,第三方支付平臺的在蓬勃興起的同時理財產品的購買率也在逐年增長。互聯網理財產品收益率的變化也是居高不下。自2013年以來,余額寶問世以來,伴隨著第三方支付興起的還有理財產品,以騰訊QQ、微信、京東、百度為代表的第三方理財產品相繼與傳統的銀行展開合作,推出了更便捷、更靈活的理財服務。比如阿里余額寶、微信零錢通、京東小金庫等這些理財產品,為什么人們愿意把這些錢存在第三方理財產品中呢?通過下面的對比我們會發現類似余額寶的存錢式理財產品,它有如下優勢:收益更穩定,比起傳統的去銀行存錢收益更高,而且操作簡單、便捷。可以隨時進行資金的轉入和轉出,收益也可以每日進行核算。就目前情況來看,工商銀行活期存款一年定期利率為2.85%,而“余額寶”這種基金的七日年化利率為4.419%,萬份收益在1.1102元左右,相比之下,余額寶的收益率更高且消費更便捷,也比其他基金風險低,并且可以隨時用來消費。適用所有的消費群體,無購買金額限制,也無期限的限制,像銀行的高收益理財余額寶僅0.01元就可以起購的,理財產品一般都是有期限限制的。這也就是為什么第三方理財產品占市場的比率越來越高的原因。
二、第三方支付對傳統銀行業務的影響
很多投資人認為,投資房地產會獲得很大的收益,又有很多人不同意這個觀點,為什么呢?因為他們覺得流動性實在是太差了,做不到隨時變現。這就是投資人面臨的最大的困擾。想投資又怕變現困難。進而很多人選擇投資黃金,連續幾年,黃金的價格一再走低,可是為什么依然有很多人選擇它,就是因為它的流動性比房地產高。這個問題在2013年興起的第三方支付平臺得到了很大的改善。第三方平臺興起的同時,也帶動了第三方支付平臺的理財產品。對傳統銀行業務影響很大。對銀行的結算業務、代理收付款業務、電子銀行等一系列中間業務造成了很大的沖擊。由于第三方支付可以提供一系列這些類似的支付結算業務且服務費用比傳統銀行業務費用低。例如:支付寶、微信支付平臺可以為大型企業和個人提供大額度的收付款、轉賬業務,對不同層級進行分賬業務處理及多批量付款等很多類型的資金結算業務。第三方支付平臺可以為客戶提供更多的便民生活服務,電話費充值業務,信用卡還款、生活繳費包括有線電視繳費、生活用水繳費和電費繳費等業務以及電影票訂購、火車票機票訂、ofo小黃車騎行支付等諸多業務。第三方支付平臺給銀行傳統業務造成了很大的威脅,加劇了銀行間的競爭力。這些第三方支付業務與電子銀行業務基本無區別,只要用手機號就可以注銷賬號,從而實現轉賬業務以及充值電話費、買電影票、機票火車票、電費水費等業務,并且這些業務與電子銀行業務基本無差別,且大部分第三方支付不收取客戶的服務費用。從某種程度上說,分流了很大一部分使用電子銀行的客戶也替代了電子銀行的中間業務,獲得了更多客戶的青睞,也使得第三方支付平臺的市場占有率也來越大。因為有了第三方支付平臺,人們也減少了對銀行卡的使用頻率。第三方支付平臺作為金融中介實現了資金的托管,讓人們也更安心的享受網絡購物帶來的便捷。第三方支付平臺雖然對傳統的電子銀行業務起到了融合作用。但是從銀行存款的總量來說,第三方平臺好像并沒有對銀行業務造成威脅,這也不排除會有資金未流入的情況,少部分小客戶也是無法避免的在流失。這也使電子銀行中間業務受到了影響。
三、第三方支付的監管現狀
比起傳統的電子銀行支付,第三方支付雖然可以為人們省去很多時間,提供了更方便的服務,但是在提供方便的同時也帶來了很多風險,第三方支付存在一些漏洞,還需要進一步的加強監管。雖然央行已經制訂了相關政策,限制了第三方平臺的轉賬金額,但這也不排除依然有被盜刷的情況。從2014年開始,相關準則正式出臺《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管理辦法》、《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管理辦法實施細則》、《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存管辦法》和《非銀行支付機構網絡支付業務管理辦法》等相關準則。這些規定對第三方支付平臺做出了明確的規章制度及監管制度,將安全性和效率性并存,即注重了第三方支付的安全性又充分的注意了風險性又給第三方支付平臺留下了很大的發展空間,促使第三方支付平臺向新的、可持續發展的道路、更加規范的道路邁進。
四、銀行的應對策略
傳統銀行應該抓住機會,開辟出新市場,緊緊地圍繞著市場與客戶的需求,搶得先機,加快創新的同期,做到搶先占領市場。具體說來:
一是應該建立企業合作關系,例如與大型購物商場、企業等合作創建新型銀行支付方式。
二是應該根據中國人民銀行支付體系中的“超級網銀”的功能,對其進行功能的定位,將網銀、電子支付賬單、信貸業務與實際支付場景結合,創造出各種支付產品于一體的支付產品。
三是創造出最新的支付手段,可以用于各種支付結算業務的產品,創造出全新的支付工具。擴大銀行卡的應用領域,創造出繳費的自動終端設備。小額收付款支付軟件以及移動支付等功能。為客戶提供更好的支付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