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以經濟利益為核心價值觀的市場背景下,精細化財務管理成為企業競相追逐的目標,這一管理模式漸漸成為一股清流,被越來越多企業所關注。在市場中,精細化財務管理雖然備受追捧,但真正能領悟其精髓,窺之其奧義的企業并不多,其根本原因在于企業自身管理水平不高,無法做到精細化財務管理,使得此種模式在應用中也存在一定限制。
【關鍵詞】現代企業 精細化管理 對策
現代企業是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尤其是中小型企業,對促進社會經濟建設、緩解就業壓力、提升國家稅收產生了巨大的作用,從某種意義上講中小企業決定了社會的穩定性。企業發展與財務工作息息相關,但筆者在研究中發現,大部分企業都存在財務管理問題,對企業長遠建設與穩定發展產生了不利影響。希望通過對企業財務管理的系統梳理,找出其問題根本,并提出企業的精細化財務管理。
一、企業精細化財務管理的重大意義
企業財務管理是什么?財務管理實際上就是針對資金開展的一系列的運營管理活動,首先它必須是合法的,必須依賴于國家財經法規,以企業終極目標為運營目標,管好資金,最大化發揮資金效益,使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能夠利用更多有利條件,使自身立于不敗之地。所以說,財務管理工作是企業最最為關鍵的組成部分,也是企業獲得經濟效益的重要前提。財務管理不限于企業的正常經營活動,還可以通過財務管理降低企業財務風險,尤其是一些歷史積淀少、資金不雄厚的企業,良好的資金運營很可使企業煥發活力,找到創新點和發力點,以較少的資金、最低的投入,獲得豐厚的收獲。我國企業九成以上為中小企業,受客觀環境和各種因素的影響,我國中小企業普遍存在財務管理問題,其主要集中在資金管理體系不健全,對一些瀕臨倒閉或破產的企業調查發現,普遍存在資金問題,而這些問題大多是可以預判的,如果這些企業當時就非常重視資金管理,重視財務風險,那么許多問題可以大而化之。再有一些企業雖然看起來風風火火,但實際上已病入膏肓,因為企業暫時適應了某種特定市場環境,一旦市場風向轉變,企業將迎來一大堆財務問題,這時候孱弱的財務管理水平勢必無法應對,只能隨波逐流,被市場洪流淘汰。精細化財務管理是先進的財務管理理念,是與市場經濟相適應、目標相一致的,是企業向終極目標前進的核心環節,因此在財務工作開展中,企業更需要加強精細化管理工作的開展,確保財務管理工作中的各項責任實現具體化和明確化,用更為科學和有效的企業管理制度對企業經濟行為進行約束,全面控制和降低企業財務風險,為今后發展獲取更大的經濟效益。
二、現代企業財務存在的具體問題
(一)資金管理不善,使企業面臨巨大財務風險
作為一名財務工作者,對企業財務管理有較深入的研究。筆者曾對若干瀕臨倒閉或破產的企業進行了研究,發現大多都存在財務管理問題。財務管理中最為核心的就是資金的有效管理,許多企業的財務人員仍停留在資金往來、核算管理的基礎層次,并沒有對財務管理深入關注。比如一些企業的流通期較長,產品銷售出去資金又不能及時回收,這樣企業就面臨著巨大的資金問題,承受資金鏈隨時可能斷裂的風險。一些財務人員認為企業核心業務才是最重要的,而財務工作只要正常即可,這種根深蒂固的錯誤觀念對企業財務工作產生了不利影響,剔除這種觀念,迎接新思想、新理念,才能使財務工作邁入新階段。
(二)財務管理人員素質不高
市場競爭歸根到底是人才競爭,財務管理作為企業的核心管理,財務人員作為企業的核心人才,如果其專業素質低下,勢必對企業的發展不利。從目前來看,大多企業財務管理不善的原因,很大程度上在于財務人員素質不高,沒有能力發揮財務管理的作用。從企業發展上來看,企業用人目的是根據崗位需求,完成崗位職責,重實踐經驗,輕理論教化,雖然財務管理人員能夠很好地完成當前工作,但其自身素質及其職業發展都有一定局限性。財務管理人員專業知識不扎實,很難對企業今后經濟發展趨勢和方向進行判斷和評估,也無法為企業提供更多有意義的管理建議,因此在實際工作中,我們也要對人員的素質進行關注。
(三)工作意識薄弱
意識是一種認知形態,受人本身、社會環境等因素影響。工作意識是在工作中產生的,工作環境、領導的重視程度、員工的職業歸屬感、企業文化等都會潛移默化影響員工的工作意識。在企業的財務管理中,由于一些中小企業實力并不強,他們在市場競爭中時刻處于求生的尷尬境地,不顧一切地創造利益,卻疏忽了財務管理。由于不重視財務管理,財務人才的引進不嚴謹,導致財務工作偏弱。管理者大多缺乏文化底蘊,將企業利益視若生命,卻看不到財務的核心價值,所以對財務管理一直不溫不火,給予支持的力度不夠。財務人員在這種環境下,工作意識漸漸消失,對職業的熱度逐漸下降,慢慢成了一種“形式主義”,對企業的戰略發展造成了嚴重的不利影響。
三、企業精細化財務管理的運用
(一)成本管理
成本管理的目的在于以最小的成本獲得最大的收益,增加成本與效益之間的差值,使企業利益最大化。在精細化財務管理中,成本管理是核心中的核心,通過對成本的有效管控,使經濟效益最大化。在當前企業中,大多項目投入是盲目的,雖然項目投資必然存有風險,而且往往風險越大收益就越高,但在這種規律下,如果對成本進行科學化、精細化管理,那么就有可能使風險降低,甚至達到企業可承受的范圍。在精細化成本管理中,企業要認真分析自身實力,對項目投入作科學評估,同時對經濟活動中的經濟風險展開研究,能夠預測可能存在的風險,使企業能夠穩定發展。
(二)精細化管理制度
對于財務管理工作來講,財務制度的建立是企業財務管理工作質量提升的關鍵一步。在精細化財務管理中,只有將精細化財務管理制度落實到位,才能規范企業的財務行為。有了制度的約束,也會反過來作用于財務人員,因為要想順利執行制度,就必須不斷提升自己,不斷滿意制度變化的需求。在開展財務管理工作中,要設定激勵機制,同時各個部門保持相互溝通和監督,各個部門之間是互為約束、互相促進的,在這種前提下,精細化管理將得到更大程度的發展。
(三)強化財務管理
企業的經濟效益與財務管理之間的關聯性已被學者們充分證實,我們需要做的是將財務管理的效能發揮最大,讓企業各項工作以財務方式聯動起來,發揮整體性優勢。在這種情況下,企業更應該加強對財務管理工作的有效開展,在企業財務管理工作中更有效的進行精細化管理,為收獲經濟效益,提升工作效率和質量提供有效幫助。除此之外,企業還應開展相應的風險評估,因為這是保障資金有效性、安全性的重要方式,也是保證企業經濟效益、做到有的放矢的重要基石。
總之,財務管理是企業的核心管理,是企業長治久安、長遠發展的根本所在。企業建立完善的財務管理制度,財務人員要徹底改掉壞毛病,各個部門要相互依賴、積極配合,只有這樣,才能成就和諧企業、潛力企業。
作者簡介:王夕梅(1978-),女,現供職于成都軌道交通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