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提升,相關法律法規的完善,行政事業單位的國有資產管理工作也進入到新的歷史時期,加強國有資產管理,規范資產清查會計核算工作,并對固定資產管理制度進行完善,可有效提升行政事業單位資產的最大效益,因此,筆者對行政事業單位資產清查會計核算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探討,并提出相應的完善措施。
【關鍵詞】行政事業單位 資產清查 會計核算
資產清查是由企業、事業單位、機關及其他相關的經濟組織,依據賬簿記錄數據對現金于物資等各項資產進行統計,并查詢核對相應的銀行存款、債券、債務等,同時對實存數同帳存數是否想符合進行查明[1]。資產管理的核心基礎是資產清查工作,通過查實、核對有利于摸清各個行政事業單位的國有資產,并促進監督體系的完善建立,對國有資產保值增值也具有重要促進意義。現今,會計對財務清查結果的處理可分為兩種方式,第一為固定資產盤虧,第二為存貨盤盈與盤虧,將盤虧與盤盈計入到年度盤點財務報告中。本文對事業單位資產清查會計核算工作中存在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幾點完善措施。
一、會計核算工作在行政事業單位資產清查存在的問題
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提升,對行政事業單位的保障力度也大幅度提升,使得行政事業單位的國有固定資產規模也進一步增大。目前,我國部分國有資產配置存在不公平、不合理現象,同時單位、部門之間也存在分配不均及超編、超標現象,同時國有資產管理水平與能力卻較低。使得現今行政事業單位資產清查會計核算存在較多問題,筆者根據工作經驗將其中存在的問題總結為以下四點:
第一,由于部分行政事業單位在構建處理國有固定資產時,多是單純列出事業經費,對于現有固定資產與資金未能有效反映。
第二,行政事業單位雖然會進行資產清查會計核算工作,但是,部分行政事業單位未設立固定資產明細賬目記錄表,也未將固定資產登記在備查賬簿與管理臺賬中。事業行政部門未科學設立固定資產明細分類賬目,設有的管理臺賬也存在諸多不合理問題,導致會計核算工作期間出現有物無賬或者有賬無物現象[2]。現今,部分行政事業單位存在重復購置小型設備等固定資產、個人長期占用國有小型固定資產現象,對于辦公用房、車輛等行政事業單位的固定資產也未有統一的定額標準,同時也存在未按照制定的定額標準嚴格執行。
第三,部分行政事業單位在進行國有資產清查會計核算工作時,對于固定資產備查賬及管理臺賬,管理單位多是通過明細賬目代替,缺乏相應完善的手續,管理責任制也未落實;部分行政事業單位有形資產查清制度落實方面存在執行力,在資產清查方面也存在走過場現象,對于其中存在的報廢、損毀等問題在清查過程進行處理,上述問題的存在都是的會計核算工作流于形式。
第四,現今,會計核算工作開展過程中存在財政部分、主管部位、行政事業單位之間的固有資產信息流通不暢,存在賬實不符現象,在制定資產購置預算中也缺乏合理依據,進而導致固定資產重復購置、超標購置、資產使用率過低等問題。
二、完善行政事業單位資產清查會計核算工作
行政事業單位資產清查會計核算工作中應嚴格遵照《會計法》及相關的規章制度[3],建立固定資產會計核算制度并加以完善,建立固定資產管理臺賬及資產明細賬目,嚴格規范賬目管理行為,是行政事業單位的固定資產安全得到最大保障,同時使固定資產可充分有效利用,使效益最最大限度發揮。因此,有關管理部門應加強行政事業單位資產清查會計核算工作的整段清理工作,現提出以下幾點意見與建議。
(一)完善財產定期清查制度
行政事業單位實物資產全面清查時,應由行政單位聯合會計核算中心進行統一清查,掌握行政事業單位真實準確的實物資產盤存與使用信息。根據實物資產盤查信息依據財務制度以及相關的財經法規,對非正常盤虧資產的相應負責人給予相應處理。與此同時,會計核算中心也需根據財務處理程度,及時正確調整事業單位實物資產賬面記錄,設立實物資產卡片賬目。會計核算中心也需與各行業事業單位對實物資產進行定期、不定期資產清查,從而使事業單位的實物資產可以真正做到賬賬相符、賬實相符、賬卡相符。
(二)資產盤查與財務處理
會計核算工作中不僅需要對原有的固定資產盤盈進行清算,也需在原本規定的基礎上進行調整,針對市場內活躍的同類、類似固定資產進行資產盤查時,需應按照現有市場價格入賬;針對需要計提折舊的項目盤查時,需要依據固定資產的新舊程度估算損耗值,從而準確反映累計折舊[4]。針對不存在活躍市場的同類及類似固定資產,入賬時應按照此項固定資產預計未來現金流量現值進行入賬。采用上述方法進行資產盤查與財務處理時,是利用信息使用者關注的重要信息給予單獨準確反映;而對于固定資產盤盈中在用資產,或者季節性停用的資產,需采用計提折舊進行單獨反映;通過上述方法也可實現對事業單位內有形損耗與無形損耗的處理,加強對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的管理及利用。
(三)加強處理無法回收項目
針對事業單位內部分無法回收的項目,為了能夠對事業單位的資產與減值情況進行充分反映,也需對應收股利、應收利息等在獲取債務人撤銷、破產等確鑿證據后,進行合理提壞賬準備,并按照無法支付的應付款項金額轉入資本公積進行核算。
三、結束語
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提升,相應法律法規的完善,行政事業單位資產清查會計核算工作也得到顯著提高,仍存在一定問題影響資產清查的準確性,因此,為了能夠更準確的對行政事業單位資產進行清查,不僅需要落實各項管理,建立完善的清查制度,也需提高財務人員的專業素質,在開展行政事業單位資產清查過程中,充分認識到清查工作在資產管理中的重要性,提高參與資產清查工作的責任感與緊迫感,從而提高行政事業單位資產清查效率。
參考文獻
[1]周燕.行政事業單位資產清查及管理工作的探討[J].中國經貿,2015(14):253-253.
[2]張華.行政事業單位資產清查中發現的問題及應對措施[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6(15):125-126.
[3]高海巖.行政事業單位資產清查的實施與建議探析[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6(3):9-10.
[4]羅田田.做好資產清查工作 加強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6(12):122-123.
作者簡介:皇李亮(1978-),女,漢族,山西壺關人, 現供職于長治市水利科學研究所,本科學歷,專業:會計學,職稱級別:會計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