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燕貞
【內容摘要】語文是衡量人才知識與素質的有效標準之一。在競爭日益激烈的21世紀,處處有機遇,也時時有挑戰。一個人的語文素養決定了他的底蘊格局決定了他是否能夠欣賞到世界的美麗風景。華羅庚曾經說過“要打好基礎,不管學文學理,都要學好語文。因為語文天生重要。不會說話,不會寫文章,行之不遠,存之不久?!倍魑淖鳛檎Z文的一種存在形式,在對語文能力考查中被越來越重視。語文作文能力的提高也成為了眾多語文教師一直研究的話題。
【關鍵詞】高中語文 寫作能力
眾所周知,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在考試中所占分數有60分,可以說是占據了語文教學的半壁江山。作為“聽”、“說”、“讀”三個方面的總結與升華,“寫”能夠反映同學們的綜合水平與整體素養。寫作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作文教學也日益重要。本文將就高中生作文思辨性的培養作出如下討論。
一、思辨性的重要性
“思辨”一詞在字典上解釋為“思考辨析”。主要運用體現在高中作文形式——議論文的寫作過程中。眼下,部分學生相信作文主題的道理深淺無關緊要,導致寫出的議論文論點簡單、論據不足、見解不夠深刻,最終作文得分不理想,極大的影響了語文中成績。大多數教師都在平時注重培養高中語文作文的寫作技巧、素材積累甚至是書面的整潔問題,但是筆者認為,此類問題雖然需要注意,但都不及整篇作文的中心思想重要。中心思想是一篇作文的靈魂,靈魂的高度上去了,作文的水平自然而然就提升了。所以說,高中語文作文的教學重點要抓作文立意的深度,增強學生的理解題意能力,能從作文的材料中提取出來有用的觀點,“透過現象看本質”,真正的理解題意,提升主題。以一道高考作文題為例:請以“不要輕易說‘不”為題寫一篇文章。許多同學看到此題,不假思索的寫出在各種什么樣子的情況之下,人們需要說“不”,導致整篇文章只顧羅列現象,思辨性不強,他們沒有把握題目的主旨并對此進行深入挖掘,即:為什么不能輕易說“不”。的語文作文思辨性的它體現在議論文的立論和論證之中。所以,培養學生的思辨性思維,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創造出更加優質的作文。
二、相應改進教學方法
1.教無定法,這一點在作文教學中顯得尤為重要。教師不能固定一種模式強壓給學生,否則必然會束縛學生的創作思維和主觀能動性。有的教師在指導作文時,過分注重范文的作用,將課堂上學生自主寫作的時間都用在了賞析范文上。的確,范文在學生的寫作教學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不僅能為學生提供一個好的模板,也有助于學生積累寫作方法和優美語句。但是過分注重范文而忽視學生自主創作,就會限制學生的創作思維,學生只會紙上談兵,自己一動手寫就不會了。教師應將重點放在積累作文素材上,豐富的作文素材,能夠在學生思維拓展的時候加以延伸,并能在一定程度上豐富文章主體,增強文章的說服力。
2.磨刀不誤砍柴功,表現方法和技巧作為文章的形式要素,在寫作中非常重要。很多同學不注重語言的表達,單調的形式經常使人們感到乏味。多種多樣的表達方式可以增加文章的亮點,使文章別具一格。這就需要同學們盡可能多的了解寫作的表現方法及其作用,在適合的地方加以運用,將人物的性格刻畫的更加豐滿,將自己的情感表達的更加充分,達到感染讀者的藝術效果。在課堂上,教師應該重點講解范文的寫作特色和技巧,讓同學們在范文中吸取寫作經驗,學習寫作方法,然后逐步運用到自己的寫作中去,將運用和創新融為一體,文章才會煥發出更強的生命力,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實踐證明,在講讀教學中,結合作品的寫作特色對學生進行指導,不僅使同學們對文章的特色心領神會,而且能將寫作技巧運用得更加靈活,有利于思辨性的技巧性運用,使學生在以后的學習中受益匪淺。
三、轉變批改形式,給予發展性評價
教師在批改作文的過程中,應采取多樣靈活的評價方法。關注學生的個性區別和情感差異,關注他們在作文中的縱向比較。優點要提出表揚,鼓勵他們發揚光大;缺點要找出適合的改進方法,在以后的寫作過程中加以改進。在批改和講評的環節,我們應鼓勵、欣賞和尊重每一位同學,注意保護他們的隱私和自尊心。對于同學們而言,老師的鼓勵和贊賞是對他們寫作的一種肯定,會感到極大的滿足,在以后的學習中必定會再接再厲。教師在學習中起著引導的重要作用,為同學們提供幫助是我們的職責所在,因此在學生遇到困難之時,我們應及時給予幫助,找尋方法,盡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幫助他們解決問題,讓每一位同學都充分發揮自己的個性,揚長避短,在批改文章的結尾,應當時不時的指出學生可提升的地方,為他們找出發展的方向,真正指引學生發散思維,延伸思想深度,提高作文深度。
總之,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中最重要的內容之一,是衡量學生語文能力的重要指標。寫作能力的培養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事情,這需要師生共同持之以恒、腳踏實地的努力。學生能否構思好一篇文章,直接影響著他們的語文成績。只有在師生的共同努力下,學生的寫作水平才會有大幅度提高,在語文學習中占據優勢。
【參考文獻】
[1] 徐志剛. 初中作文教學的幾點思考[J]. 讀寫算,2014(30).
[2] 李文. 如何提高作文教學的有效性[J]. 試題與研究,2013(33).
(作者單位:江西省贛州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