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麗
【內容摘要】近年來,校園暴力行為屢屢出現,尤其是在經過網絡的傳播后,受到社會的普遍關注,已經成為社會熱點問題。學校本應是學生安心生活和學習的地點,但是卻頻頻發生學生之間的攻擊習性行為,學生暴力事件嚴重影響了正常的教育秩序。本文從心理學的視角,透視農村中學生校園暴力行為的特點和形成的原因,只有找到這些原因,才能促進安全和諧校園環境的建設,促進青少年的健康發展。
【關鍵詞】心理學 中學生 校園暴力 原因
目前,校園暴力事件普遍存在,而且層出不窮,學生的暴力行為是在學生中經常出現的一種與校紀校規相違背,不符合年齡層次的道德準則,對他人造成侵害的一種攻擊性和對抗性的行為,嚴重影響中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因此,遠離暴力,構建和諧校園是學校工作中的重點,從心理學視角,透視農村中學生校園暴力的原因,對于預防校園暴力現象有很大幫助。
一、中學生暴力行為的概述
中學生暴力行為是在校園背景下,在校園內外發生的,學生之間造成心理或身體傷害的攻擊性行為,暴力行為的發生通常是不可預測的,一般因為瑣事引起。近年來,隨著網絡媒體的傳播,經常會出現校園暴力行為的視頻,暴力行為令人發指,而且暴力行為以農村與外地學生居多,初中是高發階段,這階段的學生年齡在13歲左右,正是逆反心理強的時期,校園暴力給青少年造成遠遠不止身體上的傷害,更重要的是青少年心理上的影響,如果不加以控制,會造成青少年的心里扭曲。
二、引發中學暴力行為的原因
1.青少年發展的矛盾性
青春期是個體發育最明顯的階段,無論在生理、心理還是社會性方面都會出現明顯的變化,在生理上,身體外形會發生巨大改變,腦神經系統結構和技能也逐漸發育成熟,因此中學生的好奇心和探求能力發展迅速。除此之外,隨著青春期第二性征的出現,青少年的性功能逐漸成熟,對性有了沖動,性激素的分泌也打破了原來心理和生理系統的平衡,因此,這一階段的學生情緒很不穩定,容易沖動,很可能發生暴力和犯罪行為①。除此之外,青春期還是個體發展的危機期,這一時期的學生會面臨很多壓力、矛盾和危機,尤其是在身心發展的過程中,心理成熟落后于生理成熟,在青少年生理快速成熟但是心理半成熟的狀態下,心理活動會產生種種矛盾,一方面產生了強烈的獨立意識,另一方面又渴望得到理解和支持,長此以往內心的矛盾無處釋放的時候,就很可能通過暴力行為來表達。
2.學生的挫折感所致
從社會心理學的角度,當人受到挫折的時候,很容易引發攻擊性的行為。挫折感是指打斷個體達到目標或者個體行為受到阻礙時產生的一種心理上的緊張狀態,這種挫折經歷在一定程度上會引發暴力行為。經研究表明,在校園暴力事件中,凡是有暴力傾向的學生,大多受到過挫折,或者是學習方面、或者是家庭方面、或者是同學方面,因此他們通過暴力這種攻擊性行為,滿足自身的自尊心②。除此之外,在我國新一代中,大多數都是獨生子女,因此在家庭成長環境中以自我為中心,過分的關注自己而忽視他人的感受,一旦在校園中這種以自我為中心的核心地位不受關注時,就會感受到很大的挫折,所以會通過攻擊性行為來確立自己的核心地位,并不認為對別人施加暴力是可恥的,而把這種行為當作自我滿足和自我成就的方式。
3.學生的模仿行為
另一個導致學生暴力行為的主要因素就是學生的模仿,模仿是個體在沒有外界壓力的情況下,受到他人的影響,做出相同或相似的行為,這種模仿行為在青少年身上尤其突出。研究表明,校園暴力行為的產生于家庭暴力有著直接的關系,遭受過幕府打罵的學生,發生施暴行為的概率明顯高于無暴力經歷的學生,除此之外,在互聯網的快速發展下,青少年通過網絡獲取信息的現象很普遍,但是網絡環境比較復雜,很多網絡信息、網絡游戲中都充斥著暴力、兇殺等情節,處在青春期階段的中學生很容易在潛移默化中學習和模仿這種行為,形成暴力傾向。
4.學生的人格因素
人格是人們內心相對穩定的組織結構,對人的思想、情感、行為等都有著重要影響。氣質和性格是人格的兩種特性,不同的氣質類型表現出不同的行為,膽汁質的氣質類型通常脾氣較為暴躁、很難自我控制,這種氣質的青少年多為施暴者;抑郁質的氣質類型通常性格內向、膽小孤僻,這種氣質的青少年是受欺侮的角色③。在遇到一些瑣事上的矛盾的時候,性格暴躁的學生難以控制自己的情緒,再加上在青春期特有的逆反心理,所以通常選擇用暴力來解決問題,而受到欺侮的學生由于膽小懦弱、本身又非常自卑,在遭受校園暴力的時候不敢反抗、也不敢向老師和家長反映,更加重了這種行為。
結束語
總而言之,校園是青少年成長的重要環境,校園暴力行為給青少年的成長帶來了極大的影響,所以要從心理學的角度找到青少年校園暴力的原因,有針對性的避免校園暴力事件的發生,從而給青少年營造一個健康、安全的校園成長環境。
【注釋】
① 孫悅. 從心理學視角透視青少年校園暴力的原因[J]. 卷宗,2015,5(12):178.
② 辛永林. 中學校園暴力的心理成因機制探析[J]. 新課程學習·中旬,2014(2):10-11.
③ 朱俊. 初中生校園暴力行為及其心理干預研究[D]. 四川師范大學,2016.
(作者單位:甘肅省民樂縣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