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翔
摘 要:就目前來說,現代信息技術已經得到十分迅速且突出的發展,云儲存、云計算以及人工智能技術也逐步映入人們眼簾,影響著人們的生產、生活。AI技術即人工智能技術,它的出現令世界各國都為之轟動,各國都致力于利用AI技術來實現教育公平與教育發展。其中,AI技術作為信息技術手段,也必將會使信息技術課程教育產生巨大變革。結合多年研究成果,從實現教育公平、促進能力提升、實施創新教育三個角度來分析AI技術對未來信息技術教育所帶來的變革與影響。
關鍵詞:AI技術;信息技術;作用;影響
日前,國家領導人在“教育智庫與教育治理50人圓桌論壇”上發表了名為《人工智能與未來教育的變革》的講話,回顧了我國教育信息化的發展歷程,指出人工智能會“成為新的革命的起點,而不是以往革命的延伸”,認為人工智能是實現“遷移學習”與個性教學的重要突破口。學生也能在AI技術的支持下學會觸類旁通、舉一反三,成為符合時代需求的人才。信息素養的培養要從娃娃抓起,要切實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那么,小學信息技術教師必須要思考的問題便是:在AI技術下,未來的小學信息技術教育又該何去何從呢?換句話說,AI技術會對未來的信息技術教育帶來哪些顯著影響呢?
一、實現教育公平
從古至今,人們一直都在尋求實現教育公平與教育發展的改革道路,無論是現在的素質教育時期,還是在更為久遠的“科舉制度”時期。而且素質教育提出要實現“全面教育”與“大眾教育”,國家認為每個學生都應該享受均衡的教育機會與豐富的教育資源,并為此提出了“教育均衡發展”政策。但是,由于我國各地經濟發展水平的差異化,各地教育呈現出不均衡發展狀態,這對信息技術課程造成了很大的影響。比如,有的學校已經引入了大量先進的信息技術,設置了先進的微機操作室,有十分專業的信息技術教師進行教學指導;有的學校由于缺乏資金、技術等方面的支持,甚至都無法做到每個學生都有一臺可供操作的電腦,這就使得信息技術課程走向教育公平面臨著巨大的挑戰。
AI技術是通過計算機技術來模擬人的意識與思維的信息技術,它能夠模擬人類的想法,甚至有可能超過人類智能。從某種程度上來說,AI技術更利于實現教育公平。因為AI技術可以解決信息技術教師因教學水平不同而出現的教學差異,以及各地教學資源與教育政策不同而導致學生受到不平等的待遇。將AI應用在信息技術教學中,可以以機器人來適當取代教師教學,機器人的編寫程序不受地域與資源限制,所以更可能實現教育均衡發展。
二、促進能力提升
在AI技術支持下,小學生必須要進行自主學習與創新學習,因為AI技術將會直接改變教師角色與學生角色。有專家解釋,“遷移學習”是將人工智能引入教育領域所要思考的一個重要問題,因為學生需要在機器的引導下掌握某個領域的學習方法與知識,學習如何將本領域的知識遷移到另外一個領域之中。在這種模式下,小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將會得到進一步提升。
在AI技術支持下,小學生將會有更加豐富、多樣化的信息技術課程資源,這就給小學生提供了更多的選擇。小學生的學習范圍不會再被局限于信息技術教材,可以說,只要他們想學、有興趣學,那么AI技術幾乎可以滿足他們的所有學習需求。從這個層面來說,AI技術是培養小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重要手段。另外,由于AI技術是一種新型信息技術,而小學生本身便對新鮮的、先進的、未知的領域有著濃厚的好奇心與探索欲,所以在小學信息技術課程中引入AI技術本身就可以激發小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自愿探究信息技術知識,促進小學生創新能力的提升。
三、實現個性化教育
為了填補我國各個行業、各個領域的人才缺口,我國提出了構建多元化、個性化、創新型的人才培養體系,真正促進了小學信息技術課程的個性化發展。但是,在傳統的信息技術課堂中,教師需要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同時還要考慮《義務教育信息技術課程標準》所制訂的各個課程目標的落實,因此很難滿足小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要。
但是,AI技術不同,它的知識面之廣、教學之自由幾乎可以滿足小學生的各種需求,而且小學生可隨時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尋求AI技術的教學幫助,這促進了小學信息技術教學的個性化改革。另外,在AI技術的引導下,小學生將會對未來社會與信息技術的發展有一個深刻的了解,這就可以讓他們提前根據未來社會發展趨勢確定自己努力、奮進的方向,并為此制訂科學的成長計劃,為實現自我人生價值提供更多的可能。
總而言之,AI技術實際上并未在我國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教學中得到普及。所以,在未來的教學改革中,每一位信息技術課程教師都應該思考將AI技術引入本課程教學的可能性,思考AI技術對常規課堂教學所帶來的變革與影響,以便更好地把握未來信息技術課程的發展趨勢。
參考文獻:
[1]鐘永江.2018展望:新時代 新教育 新技術[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8(1):16.
[2]康小明.人工智能呼喚教育領域的深刻變革[J].教育家,2018(1):20-22.
編輯 高 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