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一莉
摘 要:教師要想做好小學數學精準教學工作,就需以教材與學生為重點。精心備課是精準教學的前提,導學激趣是精準教學的關鍵,銜接好課內外,完成好精準輔導是教學質量的保證。只有落實好以上工作,才能真正實現小學數學精準教學。
關鍵詞:小學;數學;精準;教學
荷蘭教育家弗賴登諾爾認為:“數學來源于現實,也必須扎根于現實,并且應用于現實。”《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要求學生善于使用數學的眼光來觀察世界,使用數學語言來闡述世界。基于此要求,教師需要在教學中實施精準教學,讓學生在做中學,玩中學,激發其學習興趣。下文主要以北師大版數學知識為例,對小學數學精準教學實踐進行分析。
一、夯實基礎,精心備課
小學數學精準教學要求指出:“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既要重視夯實基礎知識,又要注重技能的訓練,要讓學生掌握技能操作的順序與步驟,有時間參與實踐操作。”因此,在教學前,教師需要全面解讀教材內容,依據班級中學生的學習能力,立足于教材本身,精心設置教學方案,梳理清知識間的區別與聯系,同時合理控制教學尺度與學習深度,真正做到精心備課[1]。基于課改發展背景,北師大版數學教材具備層次性、多樣性與開放性的特征,內容方面更能突顯數學思想、課程教育目標及方法。
如此一來,不僅能夠預防由于知識量過多或學習難度過高引發的學生學習興趣低下問題,又能預防因為知識量過少或學習難度過低而引發資源浪費的情況。培養學生學習興趣作為首要工作,也是構建數學高效課堂的關鍵。教師在備課過程中,要多設計故事、游戲環節,調動學生主觀能動性,激發學生想象力。
二、重視形象直觀,培養問題意識
對于剛剛步入小學的學生而言,數學課程是全新事物,要想提升學習能力,教師就必須注重基礎教育。考慮到學生年齡小,傾向形象思維,邏輯推理能力比較差,在應對復雜多變的數學問題時,他們會感到非常吃力[2]。基于此,在精準教學中,教師需要保證教學語言的簡潔明了,要巧用實物、模型等讓學生直接觸摸與感知,使學生能夠利用學具、數學符號、線段圖等理清數學知識關系,將抽象的數學知識轉換成形象具體的知識。教師需要有意識地突出數學知識的趣味性,有機結合數學課程知識與學生的實際生活。在講解知識時,教師應盡可能選擇符合學生認知能力的數學語言,且要注重學習互動。
以北師大版小學四年級下冊“認識三角形”這一課為例,教師可以在教學中設計如下導學問題:
(1)你在生活中見過三角形嗎?
(2)你知道這些物件為什么要做成三角形嗎?三角形真的具有穩定性嗎?
(3)平面圖形形狀不一樣,大小也不一樣,為什么都叫它們三角形呢?
(4)三角形的高和底是什么關系?
生活中包含許多三角形物體,若是不留心觀察,學生則很難發現。在教學前,教師設計了“找一找”的實踐活動,學生有了課前觀察,能夠輕松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在尋找過程中,學生會產生許多疑惑:“人們為什么將這些物質設計成三角形呢?”以此增強課堂教學的自主探究效果。在課堂中,利用“練一練”和“想一想”的活動,既能夠掌握三角形的概念,又能在解決問題過程中發現三角形具有穩定性這一特性。
三、培育審題意識,設計分層作業
基于精準教學的要求,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需要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審題能力,對學生提出明確的審題要求,為學生介紹多種讀題方法。學生在讀題過程中,要求其一邊讀一邊圈化重點,理解數學問題的含義,梳理清晰前后句子的關系。在學生掌握讀題方法后,為學生構建多種數學問題情境,使學生體驗到生活是數學的源泉,并引導學生利用所學知識去解答問題,潛移默化中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教師要由易到難設計分層化作業,依據實際情況進行個別指導。此外,教師需要做好家長工作,要求家長以身作則,做好監督指導工作,幫助教師全面管理學生。在與家長交流時,教師應告知家長不可以幫助孩子代寫作業,而是要利用啟發性語言激發孩子數學思維,使孩子認知到自己的問題,為形成良好學習習慣奠定基礎。
在學習北師大版小學數學六年級上冊“百分數的應用”這一課時,教師可以設置如下練習題,引導學生自主作答。如:育林小學三月份支出電費400元,四月份支出電費320元,四月份支出的電費比三月份節省了百分之幾?解:(400-320)÷400=80÷400=0.2=20%。答:四月份比三月份節省了20%。但是卻有部分學生計算成(400-320)÷320=80÷320=0.25=25%。出現這一錯誤的主要原因是:學生沒有理解問題。在數學教學中,教師需要結合針對性的錯題解析,有效深化學生學習印象。
綜上所述,小學數學精準教學實踐已是必然趨勢。教師要想開展好精準教學,就必須要以教材內容為基準,以學生為主體,創新設計教學活動,增加課堂教學趣味性,有意識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結合多種訓練活動,不斷強化學生學習能力,無形中提升課程教育質量。
參考文獻:
[1]李賓妮.結合學教實際實施精準練習:新課改下的小學數學練習課教學研究和思考[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7(19):111,113.
[2]陳六一,劉曉萍.指向核心素養的小學數學命題探究:基于PISA數學測試的啟示[J].教育與教學研究,2017,31(8):66-70,78.
編輯 段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