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亞

摘 要:應用題教學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是非常重要的,在解題時先要讓學生認真看好題目,分析已知條件和所求問題之間的聯系,再從問題出發,拓展解題思路,擴展發散思維能力,養成多向思維的習慣,尋求適合自己的最佳解題方法。
關鍵詞:小學;應用題;解題;方法
應用題教學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占據著非常重要的位置,它既是一個重點,也是一個難點。但很多老師卻還是不知道應該怎樣才能教學好,很多學生對解答應用題還是感到很茫然、困惑,無從入手。因此,如果能有一個良好的教學應用題的方法是非常有意義的。那么要怎樣才能輕松地做好小學應用題的教學呢?在這里我就我的教學經驗及其方法就以下例題來進行概述。
一、讀懂題意
讀懂題意就是解答應用題的基礎。解答應用題時只有讓學生看好題目,理清題目的意思,這樣才能正確地進行解答。那么要怎樣才能算是讀懂題意呢?我認為:其一是要多讀,讓學生認真地多讀幾遍題目,至少要讀兩遍,這樣學生才能對題目的內容有一個總體的印象,才能夠懂得題目講的是一個關于什么樣的問題。其二是找出數量關系,當學生懂得題目講的是一個關于什么樣的問題后,就讓學生找出題中的已知條件和所求問題,分析已知條件和所求問題之間的聯系,確定數量關系,用筆在題目中標出各個量之間的關系。如在解答此例題時,就先讓學生讀幾遍題目后,想一想這道題到底是講一個關于什么樣的問題,讓學生知道這道題是講關于行程的問題后就讓學生用筆在題目中標出各個量之間的關系,如圖所示:
上圖是將題目中的語言文字表述進行簡化了。這樣題目中的各個量之間的關系就變得簡單明了了。
如例題,在小學數學應用題中,帶有“比”“是”“占”“相當于”之類的詞的應用題貫穿于整個小學階段。如“誰比誰多或少”“誰比誰大或小”“誰是誰的幾倍或幾分之幾”“誰占誰的幾分之幾”“誰相當于誰的幾倍或幾分之幾”等。像這種題目中的這些“比”“是”“占”“相當于”之類的詞都可以看作是“=”。跟它們相連的“多”“大”“快”之類的詞都可以看作是“+”,“少”“小”“慢”之類的詞都可以看作是“-”,“的幾倍”看作是“×幾”,“的幾分之幾”看作是“×幾分之幾”。
值得注意的是,像例題中的“五分之三”是用文字表述,而不是用數字表述,你稍微不注意就會被漏掉。
二、分析求解
所謂解答應用題就是解決現實生活中存在的問題,那么如果沒問題,怎么就能說去解決呢?所以,我認為解答應用題就應該從問題出發,我想也許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更有效地去找出問題、解決問題。這也就是我們教學上所說的教學法——分析法。首先就是要從題目中的問題出發,找出它的兩個相關的量,看看是否都是已知的,如果不是,就再把它當做下一個問題,再去尋找它的兩個相關的量,如果還不是,就還要再繼續往下找了,一直找到它的兩個量都是已知為止。如解此例題,在題目中標出各個量之間的關系后,就要從問題的量開始一步一步地去追尋求解它的相關的量了。
例題中的“兩地相距多少千米?”是題目中的問題,這個問題就是路程,從而就可以得出它的等量關系式:路程=速度×時間。要求路程就要懂得速度和時間,從題目中就可以看出“4時相遇”就是所要求的路程所對應的時間,而它所對應的速度就是:快車的速度+慢車的速度,但這兩個速度都是未知的,所以要把它們當作下一個問題,再去尋求解答它們的條件。這個問題可以從條件“慢車是快車速度的五分之三,相遇時快車比慢車多行80千米”中求出了。于是,問題也就可以解決了。
三、尋求多解
有些應用題的解題方法是多種多樣的,教師要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和學生的知識水平、接受能力,由易到難,循序漸進,采用靈活多變的方法,使學生能深刻理解應用題中數量關系,拓展解題思路,擴展發散思維能力,養成多向思維的習慣,運用不同的方法和不同的運算過程去解答、去尋求最佳的解題策略。
當學生能認真地讀題,弄懂題目的意思,能認真地去分析、解答問題后,我們就應該啟發、引導學生多角度、主方位地去思考題目中的問題,溝通題目中不同知識間的內在聯系,看看是否還能用別的方法去求解。如此例題的解法就有以下幾種:
解法一:(1)慢車速度比快車速度快幾分之幾?1-■=■;(2)快車每小時比慢車多行多少千米?80÷4=20(千米);(3)快車每小時行多少千米?20÷■=50(千米);(4)慢車每小時行多少千米?算法有二:(1)50×■=30(千米),(2)50-20=30(千米);(5)兩地相距多少千米?算法有二:①(50+30)×4=320(千米),②50×4+30×4=320(千米)。
解法二:(1)快車比慢車多行全程的幾分之幾?1-■=■;(2)快車行多少千米?80÷■=200(千米);(3)慢車行多少千米?算法有二:①200×■=120(千米),②200-80=120(千米);③兩地相距多少千米?200+120=320(千米),40×8=320(千米)。
當學生能運用不同的方法來解答一道題目后,我們就要引導他們對比各種解法之間的繁簡難易程度,讓他們找出最適合自己的最簡易的最能理解的解題思路的方法來,使之能輕松容易地運用于實際的解題中。
總之,我認為在解答小學應用題時,在題目沒有要求用方程求解的,我們都應盡可能地要求學生用算術來解答,這樣既能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又簡單明了。
參考文獻:
[1]楊曉敏.小學數學應用題的創新教學[J].中華少年,2017(35):140.
[2]冮鵬.淺析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4(2):87.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