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戰英
摘 要: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大體需要經歷閱讀和表達兩個階段。閱讀是汲取和吸納的過程,而表達是釋放和創造的過程。閱讀是初級基礎,表達是高級階段。小學高年段的學生,已經從簡單的識字拼音中走出來,慢慢學會了體會文章的中心思想,關注作者的表達,包括表達內容、表達形式以及表達效果。
關鍵詞:小學高年級;語文;課堂教學;表達
一、讀說練結合,聚焦說明方法的習得與運用
在學習《鯨》這一課時,我的教學設計聚焦說明方法。下面是課堂實錄片段:
1.學習說明方法
師:這篇課文大家都讀了幾遍?了不起,既然讀了三遍以上,一定能找出課文中具體寫鯨“大”的段落。第幾段?
生:第一段。
師:那么誰能告訴大家,《鯨》這篇課文屬于什么文體?
生:說明文。
師:既然是說明文,總要有一些說明的方法,看看第一段運用了哪些說明方法?
生1:用鯨和大象作比較!
生2:列數字。
師:不錯,用了作比較和列數字的方法。這一段還有一個非常獨特的說明方法。(出示課文片段:它要是張開嘴,人站在它嘴里,舉起手來還摸不到它的上腭;四個人圍著桌子坐在它的嘴里看書,還顯得很寬敞。)這是一種什么樣的說明方法?
生:我覺得是舉例的說明方法。
師:舉什么例?
生:一個是“人站在它嘴里,舉起手來還摸不到它的上腭”,還有一個是“四個人圍著桌子坐在它的嘴里看書,還顯得很寬敞”。
師:舉例,舉的例子一般都是真實的事。如果有一頭鯨在這兒,你敢不敢坐在它嘴里?
生:不敢。
師:那就不是舉例子。
生2:假設。
師:假設?你怎么知道是假設?
生:我是從“要是”兩個字中知道的。
師:張開嘴沒有?(生:沒有。)從“要是”兩個字看出假設,不簡單!同學們讀書要有一個能耐,除了整體把握,特別要注意抓住關鍵詞,這樣就能解決許多問題。
2.練習口頭表達
師:“請大家看老師手中的這支小小的粉筆,其貌不揚,用途簡簡單單,突然有一天外星人來到咱們地球,對它產生了興趣,我該怎么介紹它呀?”
生1:“粉筆是白色的,又細又長!”
生2:“粉筆通身雪白,約七厘米長,和人的手指頭差不多粗,主要用于老師板書。”
師把學生的發言板書到黑板上,讓同學們具體說說她的介紹好在哪兒,也可以在她的基礎上修改。接下來的評價與修改讓學生欣然懂得“列數字、作比較、打比方”的說明方法。
3.嘗試書面表達
師:在生活中,在人際交往中,說明和介紹這樣的表達方式很多時候我們都能用得到。今天,我們就來小試牛刀。作為一個安陽人,我們為自己的家鄉而驕傲,我們也有責任和義務讓我們的家鄉走出河南,走向世界。接下來就讓我們來介紹我們的家鄉——安陽。
出示圖片資料:
(1)殷墟、羑里城、二帝陵。(2)太行山、紅旗渠。(3)內黃大棗、花生,林州核桃、栗子,馬投澗小米。(4)道口燒雞、內黃灌腸、粉漿飯、扁粉菜。
師:根據你的了解,你準備介紹什么事物的哪一個特點?請選擇一種事物來寫一寫吧。
這節課,上課伊始,我就直奔重點,以“看看第一段采用了哪些說明的方法?”的問題直指課文的寫作方法。然后,指導學生抓住重點句子發現課文所運用的說明方法。接著,拿學生常見的粉筆做文章,學以致用,既掌握了說明方法,又鍛煉了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最后,我又聯系生活,利用家鄉的風景名勝和特產、小吃讓學生進行練筆,順利實現了讀寫遷移,有效提升了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可見,指向表達的閱讀課要以表達方法的習得和表達實踐活動為核心內容。閱讀教學要從表達的角度來閱讀,一定的語言內容生成于一定的語言形式,一定的語言形式實現一定的語言內容。
二、多文本整合,聚焦細節描寫對表現人物的作用
指向明確的教學非常有利于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我越來越意識到,只有專題歸類、讀寫結合、悟法運用,才能真正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人教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下冊教材寫人文章較多,我設計了一系列群文讀寫課:動作描寫主題、語言描寫主題、外貌神態描寫主題等。將教材中經典片段歸類,感悟細節描寫對刻畫人物形象的作用。既有群文閱讀的理念,又進行了寫作方法歸類,并且運用方法進行寫作練習。
例如:動作描寫主題的教學設計。
1.激趣導入
師:做游戲:猜猜他是誰。
(1)出示課本中典型的以動作描寫為主的人物讓學生猜:(雨來、安靜、小夜鶯、蕭紅、狼牙山五壯士。)
(2)出示小嘎子和胖墩兒摔跤片段,讓學生說出小嘎子和胖墩兒的特點,并說說從哪里感受到的。
2.品文悟法
(1)出示《景陽岡》第9段,引導學生抓住“閃”這個動詞體會武松的機敏。比較換成“躲”后的效果,感受作者用詞的精準。
(2)出示《景陽岡》第11段,引導學生通過武松連貫的動作“跳、退、揪、按、踢、打”體會他的英武神勇,進一步感受連續動作對刻畫人物形象、彰顯人物神韻的作用。
(3)出示《“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竊讀記》精彩片段,感受動作描寫與其他細節描寫的結合,使人物形象更豐滿、更鮮活。
3.妙筆生花
播放三打白骨精視頻。要求:認真觀看視頻,抓住人物的動作,小組分工合作,寫一寫孫悟空三打白骨精的過程。
4.交流展示
5.總結
動作是心靈的映照。一處成功的動作描寫往往勝過千言萬語的表白。我們在讀文章時,除了關注緊張動人的情節,還應聚焦人物的內心世界,感受人物的性格特點。
以上兩個課例,是多元指向的閱讀教學的初步實踐。閱讀教學要指向表達,就要讀寫結合,只有讀中有寫、寫中帶讀、以讀帶寫、以寫促讀,學生的表達能力才會逐漸提高,進而促進語文綜合水平的提升。
參考文獻:
姜敏.關注表達智慧課堂:淺談如何在小學語文閱讀課堂中落實“指向語言表達”[J].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新干線,2013(11):60.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