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高郵市人大常委會施維峰撰文說,黨的十九大提出建設科技強國、網絡強國、數字中國、智慧社會等發展目標,作出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等戰略部署。把大數據運用于人大監督工作,不是趕時髦,而是順應大數據、自媒體時代發展潮流,實現“用數據說話、用數據分析、用數據決策”,提高人大監督工作的針對性、準確性、實效性和權威性的重要途徑。人大監督是最高層次、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監督,應該站在比“一府兩院”工作更高的層次,提出更具遠見卓識、更有針對性、更有水平、讓人眼睛一亮、心頭一振的意見建議,這樣才對被監督工作有明顯改進提升作用,方能彰顯人大監督的權威性。而當前在開展人大監督工作過程中,無論是議題的選擇、意見建議的搜集,盡管都稱要“廣泛深入、客觀全面”,但由于沒有突破傳統的調研、座談、視察等工作方式,受限于監督對象提供的資料,受限于少數對象從各自利益角度的匯報,缺少對全面、真實、海量數據的掌握,導致人云亦云、通稿老調、毫無新意。這是目前地方人大監督亟待突破的瓶頸,也是促進人大決策科學化、民主化、公開化,推進新時代人大工作與時俱進發展的重要內容。為此,當前人大運用大數據開展監督工作,可以先從已經建立的代表履職服務平臺和微信公眾號這兩個載體入手。通過將現有的這兩個平臺功能進行擴展,增加互動溝通、信息交換、數據分析功能,讓代表既能單向地瀏覽人大新聞信息、查詢代表建議辦理進度、學習下載法律法規和人大業務知識。同時也能在閉會期間提出代表建議,圍繞人大年度工作議題發表意見,就相關專項工作提出意見建議,回答調查問卷,對被評議部門工作給出滿意度評價,反饋審議意見落實情況,提出對人大工作的建議等等,這樣人大面向基層、面向群眾的這張“網”才能足夠大,搜集的信息才會足夠全面、客觀。對于搜集到的各類信息,人大相關工作機構要本著充分尊重、認真對待的態度,運用橫向、縱向的數據進行分析,運用不同類別的圖表進行對比,深度挖掘各類數據中所包含的信息,提出圖文并茂、一目了然的綜合數據分析報告,這樣人大監督才能站得高、看得遠、抓得準,真正彰顯人大作為權力機關的權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