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守偉
摘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推進,小學教育進入快速發展階段。小學教育作為基礎教育最基礎的教育階段,無論是對于整個教育領域的發展還是對學生個人成長成才都具有重作用。本文結合筆者自身實際教學經驗,深入分析小學科學的學習方法與廣泛的興趣培養之間的關系,并提出以興趣培養促進科學學習的重要策略。
關鍵詞:小學 科學學習方法 興趣培養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習興趣是激發學生學習動力、促進學生更好學習的關鍵因素。沒有興趣的學習只能是被動的接受灌輸,而不能主動探索未知,在學習效果和精神狀態上自然難以令人滿意。因此,對于小學教育來講,分析興趣培養與科學學習方法之間的關系并據此提出指導策略就顯得尤為重要。
一、 用動手操作的方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傳統的教學模式大都是老師講學生聽的灌輸式教學,學生很難有時間自主動手操作。而小學科學課程本身就是接觸大自然、了解大自然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單純依靠老師講解往往并不能讓學生更加直觀的了解具體內容。正無所謂耳聽為虛眼見為實,老師如果能夠給學生自己觀察自己動手的機會,讓學生能夠實際體驗,那么這將能夠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小學生年齡較小,缺乏足夠的思維能力和耐性,往往對于不懂的問題喜歡自己動手操作,而不是單純的思考計算。因此,讓學生采用自己更加習慣、更加喜歡的方式來解決問題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在學習《植物生活的土地》一章時,如果只是單純的告訴學生土壤的組成成分是什么。小學生很難直觀的明白各種成分,也就很難有興趣認真聽課。但如果采用自己動手挖土的教學方法,學生則會興趣大增,積極主動地去教室外挖土研究,這時老師對學生的興趣進行積極引導,動手分析土壤的每個部分,邊動手邊講解,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效率則會大大提高。
在小學科學教學過程中,教師積極開展動手操作教學活動,能夠將原本枯燥無味的知識講解過渡到寓教于樂的動手操作過程中,這種教學方式的轉變直接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有效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果。
二、問題導向,引導學生注意力轉移
“學貴有疑”,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對于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同樣對于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具有引導意義。小學生由于知識面較窄,對于世界充滿未知的好奇,凡事都喜歡問個為什么。而根據疑問進行有效引導,將學生注意力轉移到知識上來進而刺激學生興趣是提高學生學習效率的一個重要方法。
小學科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善于給學生設置有趣的問題讓學生思考,進而進行有效引導。在上課前,老師要根據教學內容充分準備多個有趣的問題,并將問題的深層次分析與所學知識做好搭接。這樣,在上課階段教師通過問題可以快速有效的將學生注意力引入學習中。比如在學習《植物的生命系統》時,教師提前設置問題如下:1.人是怎么生存的?2.學生們如果渴了、餓了要怎么做?那動物呢?3.教室外的花花草草有生命嗎?它們是怎么維持生命的?它們如果餓了、渴了應該怎么辦呢?在課堂上,教師通過以上三個問題的一步步引導,讓學生首先思考人類自身,然后由人類再到動物,再提出植物的生存和新陳代謝問題。學生通過對比會發現,人類和動物的飲食方式較為類似,而動物卻不太一樣,這樣學生的興趣很容易就被調動起來,然后老師在講解學生的生命系統和新陳代謝方式,學生的認真程度就能大大提高,其學習效果自然顯著改善。
除了上述這種若干問題連續引導的方式,教師還可以采用由已知向未知拓展的方式,通過對已知知識的提問,來引導出未知問題。比如學習《自然界里的水循環》中水的三態變化時,可以先回顧學生已知的水的液態形式,然后再提問學生水能以何種物態形式存在。這樣,學生在已經知道一個答案情況下,往往會想方設法的尋求另兩個情況。這同樣也是利用問題,引導學生學習,提高學生興趣就的好方法。
三、寓教于樂,用游戲激發學習興趣
小學生天真爛漫、性格活潑,喜歡各種小游戲,如猜謎語、動物棋、老鷹抓小雞等。小學科學教師應當充分利用小學生的特點,有針對性的選擇合適的游戲,利用游戲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用游戲帶動學生學習。比如在學習《我們關心天氣》時,教師可以采用猜謎語的方式引導學生關注所學內容,設計謎語“是水不叫水,常在雪上睡,陰天可能到,晴天就會跑”。學生看到謎語后,就會發動腦筋根據謎語的描述進行思考,思考過程其實就是學生學習的過程,通過這個過程學生能夠更加深刻的將謎底“雨”的主要特征進行記憶理解。除了雨以外,還可以設計“雪”的謎語“說像糖,它不甜,說像鹽,又不咸。冬天有時一片,夏天誰都不見”。除了謎語,教師還可以組織你畫我猜的游戲教學模式,一個學生隨機抽取天氣符號,一個學生通過動作和表情來表演該天氣符號,另一個學生猜。這種游戲方式同樣能夠將學習氛圍快速活躍起來,學生能夠積極踴躍的參加,在參加的過程中就在潛移默化中將所學天氣符號知識學習了。
四、結語
小學生正處于思想啟蒙的關鍵時期,小學科學教師要著重激發學生對科學知識的興趣和對未知內容的探索。因此,教師可以將興趣培養與科學教學有機結合在一起,利用科學方法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利用廣泛的興趣反饋學習效果。興趣與知識相融合的學習狀態能夠全面可持續促進小學生科學課程的學習質量提升。
參考文獻:
[1]魏聰聰.少年兒童科學素養教育研究[D].河南大學,2016.
[2]王麗會.小學科學創新實踐與反思[D].廣西師范大學,2016.
(作者單位:山東省新泰市放城鎮澇坡聯辦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