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雪梅
摘要:公立醫院是隸屬于國家的醫療機構,但是在市場經濟的帶動下,公立醫院的體制也需要不斷改革,雖然公立醫院具有人員數量多,醫院規模大,總資產價值高的特點,因此更需要制訂一整套科學有效的內部控制制度來進行管理,本文以公立醫院內部控制建設為文章主體,首先闡述內部控制建設在公立醫院中的作用,然后依據公立醫院的內控實際存在的問題提出可行性的解決對策,最終完善公立醫院的內部控制建設,提高內控水平。
關鍵詞:公立醫院;內部控制;總會計師制度;信息披露
公立醫院的改革和發展直接影響我國的醫療水平,所以我國的醫療事業更應該重視公立醫院的發展,雖然公立醫院也同屬于行政事業單位范疇,但其與其它的行政事業單位相比,規模大,人員多,資產價值高,因此內部控制的協調作用對于公立醫院來說更加重要,它是提高醫院的經營管理水平,增加抵御醫療風險的能力,為公立醫院的經營決策提供幫助,最終促進公立醫院的可持續發展。
一、公立醫院進行內部控制的重要作用
內部控制可以克服一些不可控因素的影響,又可以預防失誤、缺陷的發生,從而使得經營管理既高效又有序。公立醫院進行內部控制,可以提高財務信息和醫療管理信息的準確性,保護國有資產的安全,防止國有資產遭受損失,同時內部控制能夠監督國家的相關政策在公立醫院中使用的更加嚴謹,保證國家政策的權威性,提高公立醫院的經營和管理的能力。
二、公立醫院在內部控制管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公立醫院的發展帶領著我國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是行業的領頭人,隨著國家重視內部控制在事業單位的作用以來,一些公立醫院為了響應國家的政策也相繼制定了一些自己醫院的內部控制的制度。但制度的規范性和執行力卻大打折扣,有些只是形如虛設,存在較多問題。
(一)內控中的財務管理制度不健全,財務信息缺少真實性,財務分析不準確
財務管理制度是否建全是直接影響公立醫院的內部控制的效果的。雖然財務管理制度不斷改革,更趨完善,上級部門也相當重視財務制度的培訓,但是細節上的處理卻是因人而異。對一些費用的規定不統一,導致最后需要入賬的時候也沒有統一的標準,不利于后續的財務統計工作。特別是較大型的行政事業單位,比如醫院,業務量大,財務人員多,相關費用五花八門,同樣的經濟業務不能準確的錄入到同一個科目或同筆經濟業務成本歸集的部門也不能統一。對原始數據沒有統一的管理,所以核算時候的財務分析也不準確。為了得到更精確的數據,這就要求財務人員在細節上要多加注意,扎實的做好基礎工作。
(二)公立醫院預算管理形式化問題嚴重
內部控制管理中預算編制,預算計劃,預算結果直接影響內部控制的目標能否實現,所以說公立醫院的不準確的預算機制,不利于內部控制的管理。每年的下半年是財政部門要求編制預算的時候,在接到通知之后,財務部門一般都會向各個科室發通知,要求各科室參與下一年的預算編制工作。但是對于各臨床科室來說,他們更看重的是自己的業務,對財務部門下發的要求填寫預算編制的通知,基本上是不重視或草草應付了事,財務科根本無法獲得臨床科室的支持,再加上時間緊迫,在與臨床科室反復拉劇幾次之后,最后的結果一般都是財務科按照歷年數據為參考,獨立完成預算的上報工作。在這種情況下做出的預算,根本無法作為后續內部控制的基礎數據。
(三)審計部門或崗位難以發揮其監督和管理的職能
審計部門和審計崗位的設立是具有監督職能,它代表國家監督公立醫院的內部制度的建立工作以及內控作用的發揮,并且在監督過程中要秉公辦事,及時發現問題,糾正問題,最終保障內部控制制度的完善。據筆者了解,就本市的幾家市級醫院,只有一個或二個審計人員,審計人數少使得大部份審計工作只是表面功夫,只是審計一下采購合同、采購價格等日常業務,再加上審計人員實踐經驗不足,審計管控意識淡薄,難以起到發揮監督和管理的職能作用。大多數醫院都把審計部門作為后勤科室之一,一般都由分管的副院長領導,但是副院長的人選一般都是由臨床科室主任提拔上來的,對醫療業務很精通,但卻不一定精于經濟管理,筆者認為審計部門的重要性不亞于財務部門,要想發揮出其監督和管理的職能作用,不光要提高人員綜合素質,更要重視其工作的獨立性,發揮其工作的權威性,保證在實際的工作中積極發揮自己的作用。
三、公立醫院內部控制存在問題的相關對策
(一)加強對單位負責人及財務人員在內部控制知識方面的培訓,也要加強全員在內部控制方面相關知識的滲透
依據相關的內部控制的政策,公立醫院的負責人就是內部控制的第一責任人,所以說單位負責人在內部控制方面起到相當重要的作用,提高單位一把手和財務人員的基本素質是加強內部控制的根本。單位的負責人也是單位經營的決策者,財務人員是具體的內部控制的執行人,因此對兩者的要求就是不僅在工作能力上有所要求,同時自身也應該具備良好的職業素質,主動參加學習和培訓,培養全方位的能力。但是內部控制不光是單位負責人和財務人員的事,和單位所有人員都息息相關,相關內部控制制度的實施,要獲得全體人員的理解與認可,才能更好的執行,對其他人員不一定非要組織專業知識較強的培訓,而是可以通過板報宣傳、案例分析宣講等形式讓全員了解什么是內部控制,為什么要做內部控制?重視內部控制的優勢在哪里?大多數人理解了,在內部控制制度執行的過程中將會取得更好的效果。
(二)加強預算管理機制建設,強化審計機構職能
預算管理機制的完善能夠保證公立醫院財務管理制度合理科學,因此加強預算管理機制建設首先要在醫院內部增強預算管理的理念,鼓勵員工全面參與到預算的編制工作中來,各部門各科室都參與,其次要做好對公立醫院經營狀況的分析,保證預算編制工作更加合理化,實用性更強,第三,建立預算預警機制,定期檢查預算機制制定的是否合理,如發現問題及時改正,避免造成更大的損失。最后,要制定嚴格的資金管理制度,保證預算資金專款專用,對資金的審批要按照正常的程序進行。
公立醫院應該建立獨立的審計部門,派專人負責審計工作,并對審計人員進行培訓,提高員工的業務能力和審計的專業知識,同時在公立醫院內部制定嚴格的審計制度,保證審計人員的工作獨立性,要對醫院部門的日常工作進行監督,發現問題,嚴肅處理,確保審計的權威性和嚴肅性,以此來保障審計工作在公立醫院的順利開展,充分發揮內部審計工作在內部控制中的作用,保證醫院經營的合法,最大限度實現其社會效益,滿足其經濟效益。
(三)完善內部控制信息披露的機制,重視信息化管理
完善公立醫院的內部控制信息披露機制,有利于改善醫院的財務管理信息不真實的問題,因為財務信息的真實性決定其財務管理工作的完整以及資金的使用情況,所以為了加強其內部控制制度,就應該做好信息內部公開制度。信息披露就是有利于信息內部公開的真實,從長遠說有利于公立醫院的發展。從小的方面來說,可以讓每個員工了解本單位的內部控制執行情況,執行結果。從大的方面來說,也是符合國家治理的需求和公眾的要求,提高公立醫院組織管理的透明度,建立與社會大眾良好的溝通渠道。公立醫院的信息披露在內容的選取上可以結合本單位的實際情況,在醫院宣傳欄或網站上公開,同時對于信息披露要加強監管,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
公立醫院要重視信息化建設,尤其是信息平臺的安全性這方面,加大對信息化建設的投入,培養專業的信息化人才,完善財務管理系統和內部控制系統,各系統之間要做好資源共享,同時要對工作人員進行培訓,注意保密原則,最終在公立醫院建立一個完整的,科學的內控體系。
四、結語
綜上所述,公立醫院要想在內部控制中取得較好的效果,引進和培養人才是第一步。本文較大篇幅強調了人才的重要性,制度由人制定,由人執行,具有較高業務水平和較強執行力的人才,在內部控制過程中發揮著領頭人的作用。強化審計部門或相關崗位在內部控制過程中的重要性,同時建立完善的內部控制信息披露機制。
參考文獻:
[1]高秀娥.通過全面預算來完善事業單位內控體系的思考[J].財會學習,2018(6):177-178.
[2]林奕丹.初探新醫改政策下公立醫院內部控制的問題[J].財會學習,2018(5):168-169+172.
[3]任得賢 劉嬌.上市公司內部控制信息披露存在的問題 及完善建議[J].商,2015(4):139.
[4]朱錦勇.論行政事業單位如何做好內部控制信息披露工作[J].當代會計,2017(7):55-56.
(作者單位:防城港市中醫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