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升旭 蘇璠 袁欣 史晨媛 王俊偉 施文雄 張啟星
【摘要】近年以來,校園貨呈爆發式增長。在大學校園內,各種校園貸的廣告無處不在。收入有限卻充滿消費欲的大學生群體成為業內爭搶的主體。然而由于政府對網絡貨款缺乏監管制度,各大校園貸平臺存在無經營許可、利息過高、涉嫌欺作等各種亂象。再加上大學生自制力薄弱,“以貨養貨”的現象也隨之而來。我們組就這一問題,對商學院在校大學生進行了一次關于“校園貸”使用情況的問卷調查,了解他們對“校園貨”的認知狀況和消費情況,以期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消費觀。
【關鍵詞】校園貸 大學生 消費習慣
一、問卷調查基本情況
(一)問卷調查概述
調查目的:近年“校園貸”引發的社會問題頻發。本次調查希望了解大學生關于校園貸的使用情況,結合他們的消費習慣提出建議,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消費觀。
調查內容:主要包括大學生生活費來源和花費情況以及大學生對校園貸的了解和使用情況。
調查對象:在校大學生,其中主要是大三學生,占72.22%;其次為大二,占15.28%,大一、大四學生較少。
調查方法:主要在問卷星上制作調查問卷,在網絡上分發,并鼓勵同學們填寫。
(二)問卷結果分析
個人基本情況:
(1)生活費來源情況。從調查數據可以看出,家庭提供66人,占91.67%,大部分學生的生活費都是靠家庭提供,少部分人是勤工儉學和獎助學金,基本上沒有人使用校園貸。
(2)生活費水平情況。月生活費1000-1500的占51.39%,1500-2000的占23.61%,2000以上的比例比一000以下的比例多。可見,大學生的生活費還是很充裕的。
(3)生活費消費方向。大學生生活用品的支出占91.67%,休閑娛樂支出占75%,學習和人際交往支出基本維持在40%上下。由此可以看出,基本所有學生在生活用品的花銷上是很大的,用于休閑娛樂的花費也很高。而且,大學生們還要人際交往和學習,這些花銷也很大,可能這就是大學生使用校園貸的原因吧?!靶@貸”的使用和了解情況:
(1)是否了解過校園貸。了解過“校園貸”的占13.89%,不了解的占86.11%,了解和不了解的程度不成比例,說明還有相當一部分的大學生不了解校園貸的。
(2)超額消費后,無力償還的解決辦法。在超額消費后,問父母要生活費償還借貸的占60%,勤工儉學的占10%,然后考學金償還的占20%0說明大學生借貸后還是沒什么經濟能力償還的,到頭還來說靠父母。
二、問卷結果分析
(一)大學生消費結構調查學習支出:學習費用是大學生順利完成學業的,在大學生中消費占很大部分,達到43.06%,此部分數據相對穩定。學習支出只要包括兩個方面:上交學校的學費以及平時自己的學習材料和學習培訓的費用。
日常基本生活費用:大學生的基本生活費用主要包括吃、穿、住、行等幾個方面。隨著消費水平的提高,大學生更注重生活品質,吃穿住行也朝著高消費發展。
休閑娛樂消費:大學生消費結構正發生著很大的變化。具體表現為:一方面基本生活費用在大學生消費結構中所占的比例下降;另一方面在精神享受等娛樂方面的消費呈上升趨勢。
人際交往支出:大學校園作為大學生走向社會的一個平臺,己不再是簡簡單單的學習的地方更作為一種大學生了解社會、適應社會的過渡橋梁。大學生己把學習文化知識和提高人際交往能力作為自己大學生活必不可少的兩個部分。
(二)大學生消費的典型特點
經濟消費來源于父母:我國教育體制本身封閉的特點決定了大部分在校大學生不得不長期在校園里接受科學文化知識的熏陶,無法從事復雜的社會工作。因此,大學生仍然依靠家庭資助作為自己的生活來源。
消費水平差異性明顯:觀察近些年的有關文獻,大學生消費逐漸出現兩極分化的趨勢。表現為部分大學生奢侈消費與另一部分大學生勤工儉學并存,由此可以看出大學生消費水平差異過大,且向兩極化方向發展。
大學生仍然重視理性消費:調查數據顯示,在校大學生消費結構搭配基本合理。不但注重飲食的營養搭配,還注重人際關系的拓展以及學習生活的豐富??梢钥闯?,大部分大學生消費觀念仍然是量入為出、適當消費,合理規劃投資自己。
大學生消費的多層次化:如今的大學生己不再是單調的寢室、食堂、教室三點一線了。各大高材“禮尚往來”、“人際投資”蔚然成風,大學生消費呈現多元化趨勢。
三、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消費習慣和消費心理的方法及途徑
(一)加強學校消費教育
大學校園是大學生成長的起點和主要地點,對大學生的價值觀和消費觀的形成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高校應該為在校大學生構建良好的消費習慣提供平臺,對大學生進行健康的消費教育。此外,和有關部門聯手治理好學校周邊的消費環境,避免出現低俗的娛樂消費場所,為大學生提供良好的消費環境。
(二)父母應重視子女的消費行為和動向
父母是子女經濟的主要來源。作為父母,應該在平時的生活中告誡子女,教育他們必要的生活、教育用品可以買,但不實用、用于虛榮的奢侈品不要買。父母也要以身作則,為子女實力一個勤儉持家的榜樣,潛移默化的影響子女的消費心理和行為。
(三)大學生自身應加強自身修養,培養良好的消費理念
大學生自身在日常的消費中應該保持心中有數、量入為出,根據實際情況來合理安排自己的消費水平,以此來規范自己的消費行為。另外,鼓勵學生通過勤工儉學這一目前大學生普遍存在的改善學習和生活條件的方法來鍛煉自己,既能體驗賺錢的艱辛,約束自己的消費行為,也能培養自立自強的精神,有利于形成自己的消費習慣和觀念。
參考文獻:
[1]戴世勇.論大學生消費道德教育[J].武漢科技大學學報,2009.
[2]崔廣新.加強大學生消費觀教育的引導和思考[J] .文教資料,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