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欣欣
如今廣播節目的競爭可以說己經進入了白熱化階段,一個節目能夠在眾多的競爭對手中讓受眾記住名字無疑是一件很困難的事。而幾乎所有優秀的廣播節目除了形式新穎、內容充實等原因外,另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有一個出色的節目主持人。一個成功的欄目,可以引起社會和公眾的關注與支持,因而可以創造較大的文化生產力,獲得顯著的精神效應和物質效應。而那些名牌欄目,則可以創造更大的社會效應,它們不但會對社會精神文明的建設發揮重要的作用,同時還會吸引更多的商家進行廣告投入,創造更多的經濟效益。而一個欄目是否能取得成功,主持人是否優秀是至關重要的因素。
聲音,作為廣播音樂節目主持人的個性標簽,意義幾乎等同于電視節目主持人的臉,但是一個廣播音樂節目的主持人光有聲音是不足以吸引聽眾的。所以,在廣播音樂節目中,主持人的語言風格顯得尤為重要,重要到決定一個節目是否能生存,以及它的生存時間。本文將從以下幾個方面對廣播音樂節目主持人的語言風格進行分析。
一、廣播音樂節目主持人的幾種語言風格
廣播音樂節目因為娛樂性強、通俗、易接受等特性,幾乎成為各個行業廣播電臺的主打節目,其當家主持也大都是身懷絕技的優秀節目主持人,其語風格自然也是各不相同。廣播音樂節目主持人的語言風格,是體現主持人個性特點的最為突出的方面。
在日常生活中,人們的語言就呈現出各自不同的特點。言為心聲,語言的表達,不僅可以實現交流的目的,表現出個人對于客觀世界及對于主觀世界的認識,同時,又可以通過不同特色的語言,呈現出自身的個性與認識世界的方式。以下是幾種比較常見的廣播音樂節目主持人的語言風格:
儒雅型:就是以端莊、自然、典雅,以及知識的廣博和豐厚見長,在主持過程中往往如行云流水,波瀾不驚,具有超凡的應變能力,時常給人以知識的啟迪,其主持語言既不乏生動、含蓄與深邃,又口若懸河,娓娓動聽。這樣的主持語言風格適合主持一些以高雅音樂為主的節目。
恬美型:也就是以聲音的恬靜、嬌然,以及語言的嫻雅、溫馨紛公眾留下美好的印象。這類主持人以女性居多,她們富有青春氣息和天然的活力,與受眾最為貼近,易于溝通,較少心理的距離,時常以情感的豐盈和試摯使公眾受到感染。
幽默型:即以語言的幽默、詼諧充盈于主持過程之中,從而達到良好的效果。他們不茍言笑,卻富有智慧的火花,不居高臨下,卻不乏精神的啟示,以其個性的魅力,將人們帶入一個風趣的、活潑的又具有思想深度的境界。
活潑型:即以活潑的語調、獨特的語言節奏,以及生動的語言來博得聽眾的開懷一笑。這類主持人以年輕人居多,主持的多為時尚流行的音樂節目。他們本身就熱力四射、朝氣無限,而聽眾也多為年輕人。所以,很容易和聽眾打成一片產生心理共鳴。
二、廣播音樂節目主持人自身素質對其語言風格的影響
一個主持人所需的素質是多方面的,其中包括幾項基本素質:政治素質、精神素質和業務素質。這些基本素質會對廣播音樂節目的主持人語言風格形成產生非常重要的影響。
(一)政治素質是廣播音樂節目主持人語言風格的根基
政治素質是一個人從事任何工作的前提、根基。對主持人來說更是如此。思想水平是主持人素質中的根本,它不僅是一個社會人的思想根基,而且主持人作為傳播者,其觀點、言論關系到廣播的聲譽,甚至會影響到整個社會。因此,廣播節目主持人必須首先要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較高的政治思想水準,才能夠充分認識到自己工作的特殊性,給自己的節目正確定位,進而就不可能做到正確的引導聽眾審美取向。
(二)精神素質是廣播音樂節目主持人語言風格的靈魂
主持人的精神素質也能直接影響一個廣播音樂節目主持人的語言風格。在廣播音樂節目中,主持人的人格、修養、風度、氣質等狀態通過主持人的語言集中反映出來,而這些狀態都要基于良好的精神素質。這包括對音樂、對生活和聽眾的熱愛,以及對事業執著的追求。
只有熱愛音樂、熱愛生活、熱愛聽眾,主持人才能通過電波毫不做作的袒露真誠和質樸,也才能換來聽眾對節目和主持人的喜愛。而對事業執著的追求,更能樹立主持人的威信和富于魅力的形象。只有這樣才能使一個主持人的語言成為他情感的真實流露而不是言不衷、口不對心。
(三)業務素質是廣播音樂節目主持人語言風格的支柱
業務素質對一名廣播音樂節目主持人的語言風格的影響也是一目了然所應具備的,它可以說是塑造主持人語言風格的物質基礎,同時也是衡量一個主持人最直接的標志。業務素質包括音樂素養、廣播藝術素養、語言素養。
音樂素養:作為一名音樂節目主持人,應掌握音樂的基本理論,懂得基本的樂理知識,熟悉音樂作品,有良好的音樂鑒賞能力。只有這樣才能把自己得天獨厚的音樂素養與廣播特點、與聽眾意識結合起來,就能成為聽眾所喜愛的優秀音樂類節目主持人。
廣播藝術素養:這同樣是音樂節目主持人不可或缺的,廣播藝術素養主要是指節目的創意、構思上的創新性和主持人的聽眾意識、服務意識。音樂節目主持人在節目創意和構思方面的創新型可以說是“萬變不離其宗”,就是要揚“獨家之優勢”,緊緊抓住廣播的優勢和主持人節目的優勢,推出其它藝術形式無法實現的、其它媒體難以似到的、構思巧妙、手法新穎的組合型節目。音樂節目主持人的聽眾意識、服務意識具體反映在主持人對自身位置的把握及為聽眾服務力面。音樂節目主持人是音樂作品與聽眾之間的橋梁、紐帶,對于音樂作品,主持人是為有品位的鑒賞者和真誠的愛好者;對于聽眾,主封人是熱心的介紹者,是平等交流的朋友。
語言素養:主持人的語言素養是對各個類型節目主持人共同的基本的要求,它同樣包括寫作能力、有聲語言的表達能力和即興山3個方面。具體到音樂節目主持人的語言內在品質,一方面要求能把音樂的專業知識稀釋轉化為通俗易懂、饒有興趣的語言傳達給聽眾,一方面能以富于生活氣息和文學意味的語言和音樂的美感相契合,同時還要兼顧主持人的個性化特色及與聽眾真誠的溝通交流。
三、表演對于廣播節目主持人個性化語言風格的影響
對廣播音樂節目主持人來講,個性的語言風格就是其生命,而主持人的表演也是形成其語言風格的重要條件。主持人在主持的過程,要調動所有他能夠調動的因素,包括語音、強調、情緒當然還有語言對所傳播的信息進行講解、評論,使之更明確、生動、形象,以達方傳播的目的,個性語言風格的體現。這也需要主持人的適度表演。它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非我”狀態下的主持需要表演
節目主持人在演播階段是“非我”狀態。所謂“非我”狀態就是不完全的自我。因為一旦成為主持人,你就成了公眾人物,也就成了媒介的代言人,在節目當中的言談舉止就不可能像平常那樣胡聊神侃,想說什么就說什么,而是應該不斷調整控制自己,按照節目的求及宣傳意圖去說話,收縮自己的一部分真我。
(二)節目所需的虛擬狀態和節目定位要求主持人表演
主持人和節目本身是一個有機的統一體,為了和節目融合在起,主持人往往被設計成某一角色,參與到節目中來。如,交通頻道節目中,節目主持人不但要呈現自辦節目,有時還要充當道路導航員等角色。
(三)主持人的表演是基于個性的表演
從另一方面講,如果主持人在主持節目的時候一再的表演就會人“假”的感覺。所以,在主持人的表演應該是一種基于自己個性的表演。現在,在外界看來主持人是一個光彩的職業,隨著信息傳播的重要性日益增強,主持人漸成了人們追捧的對象,更成了不少人向往的職業。于是主持人的隊伍空前膨脹,但個性化主持人卻處于缺失狀態,廣播界對個性化主持人仍求賢若渴。隨著時代的前進,人們觀念和欣賞水平的提高,“張揚人的個性“活出自我”己經成為一呼聲,而隨之而來的就是對“模子化主持人”的排斥和對個性化主持人的急需。
主持人的個性化是“從人格出發而表現出來的創作個性”。沒有高尚人格作后盾的所謂“個性化”,很可能就是趣味低下、平庸媚俗。那些嘩眾取寵的插科打渾,絕不是“個性化”。個性化表達并不是標新立異,不是刻意的與眾不同,而是節目宗旨和主持人氣質的集合體。
作為一個廣播音樂節目的主持人,肯定會在節目中流露自己的愛好,表現出自己的個性。這在我看來是一件無比光榮的事情,但這也給我帶來了很大的壓力。這種壓力就是,在個人的思想轉化成人人都能聽見的聲音的之后,我會在靜下來的時候重新審視一下自己的節目,每當聽到自己的節目中那些不盡如人意的地方,常常令我感黨如芒在背,坐立不安。我經常會想,如果電波傳遞的是文化,那么我傳遞的究竟屬于其中的哪一部分呢?在迷茫之后,我覺的只有通過不斷地學習,一點一滴的積累實戰經驗,培養自己的各種素養,然后用最自然樸實的話語,獨特觀點的語言風格,極具親和力的聲音,更好的服務于廣大聽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