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瑾思
[摘 要] 語言是課堂上師生交流的主要紐帶,教師的語言素質在極大程度上決定著學生在課堂上的腦力勞動效率。而我們有很多的數學教師對課堂語言的重視不夠,以至于在教學中不能很好地達到教學效果。那么,如何提高自身的教學語言素質,體現出數學教師課堂語言的特色呢?我認為,主要是要抓好“六個性”——即科學性、精煉性、啟發性、形象性、激勵性、風趣幽默性。
[關鍵詞]課堂語言;教學用語;數學語言
數學是一門邏輯性很強的學科。學生對數學概念的理解是否清晰,掌握得好壞,直接影響到學生對數學的判斷、推理,以及解答實際問題的能力。而教師課堂語言是否嚴密,直接影響到學生對數學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在教學中,語言是紐帶,是課堂上師生交流的主要工具,教師主要是通過語言向學生授業解惑,而學生則主要通過教師的語言,理解和接受知識。
恰到好處的課堂語言可以激發學生參與的熱情,增強教學的滲透力和感染力,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一段深刻精辟的闡述,會令學生終身難忘;一個生動形象的比喻,會使學生信心倍增。課堂語言主要由數學教學語言與數學語言兩部分組成,而數學教學語言又可分為數學用語和一般教學用語。
在初二三視圖這節課上,教師說:“同學們,請大家看黑板(黑板上畫著一個長方體),這是上節課中我們接觸過的長方體,冰已經學會畫它的表面展開圖,而這節課講它的另一種直觀畫法——三視圖。”這些都是平平常常的話,誰都可以說,不會數學的人也會講,這樣的語言叫做“一般教學用語”。一般教學用語,即教師的口語,指日常生活在課堂這一特定環境中的運用,用語教學過程的組成,教學內容的銜接,過渡和學生的評價等。“上節課已學會畫表面展開圖,而這節課學習如何畫三視圖,顧名思義,三視圖需要從三個不同的角度來觀察,以畫出其直觀圖。”這雖然不是專門的數學語言,但不懂數學的人也說不出來,這樣的語言叫做“數學教學語言”,數學教學語言是表達數學教學活動,教學過程中對學生要求的具有鮮明數學學科屬性的學科教學用語。其主要作用就是將數學語言轉述為學生熟悉的語言加以表述,幫助學生正確理解數學語言,從而轉化為學生認知結構,不斷深化學生的數學思維。
所以,要吸引學生的眼球,提高他們學習動機和學習興趣,教師們要講究數學課堂語言藝術。
一、數學課堂語言應講究科學性
數學是一門嚴謹的學科,它要求教師的課堂易語言必須科學規范,從而為學生全面準確地建立數學觀念,起到“潤物細無聲”的作用。特別注意似是而非的詞語講解,如“和”與“或”,“抵消”與“消去”,“除”與“除以”等混在一起使用,對“都是”,“都不是”的區別不清楚。而且,教學用語要與時俱進,富有時代氣息,如化簡曲線方程,能通過標準方程及向量的平移得出,就不用坐標軸的平移,以免產生概念上的混淆和操作上的混亂。
二、數學課堂語言應講究精煉性
課堂教學由于受時空的制約,它要求教師的講解必須是目的明確,有的放矢,有條不紊。東拉西扯,隨意發揮,滔滔不絕,學生會無所適從,茫然不解,影響聽課的情緒和效率,因此教師要樹立惜話如金的意識,做到數學課堂語言精煉簡明,言簡意賅,句句有用。俗話說:“言不在多,達意則靈。”如利用均值不等式求最值可歸結為“一正、二定、三等”,解不等式可總結為函數思想指導下的等價變換,即以“定義域”為前提,單調性為依據,注意值域的變化。這樣通過簡明扼要的課堂語言,不但可以使學生抓住問題的本質,而且滲透了數學思想方法,提高了學生解決問題的遷移能力。
三、數學課堂語言應講究形象性
數學課堂語言在注意科學規范的同時還應注意追求形象直觀,通俗易懂。教師可通過恰當的例子。確切的比喻和鮮明的對比,用學生熟知的,典型的事例來說明復雜的,抽象的事例。如有的教師把“方程”形似成“天平”,把“一對內錯角的位置關系”形似成字母“Z”,“一對同位角的位置關系”形似成大寫字母“F”,“一對同旁內角的位置關系”形似成大學字母“C”等等,數學課堂上教師妙趣橫生的比喻,把數學的科學性與藝術性結合起來,不僅使抽象的概念具體化,深奧的知識明朗化,而且在加深學生記憶的同時,也教給了學生豐富的數學素養。
四、數學課堂語言應講究風趣幽默性
數學課堂語言不僅要嚴謹準確,而且要既有一定的表現力和感染力。風趣、幽默是語言的“調料”,是語言引力的“磁石”,可以活躍課堂氣憤,啟迪智慧,催化感情,如講解正、余切函數圖像時,分別稱之為右上左下和左上右下的迪斯科集體舞(結合體態語言);在求軌跡方程后驅除雜點時,讓學生扮演質量管理員“打假”。有些數學問題的答案憑直覺很容易發現,但學生用常規方法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找到結果,于是教師用一句古詩詞“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做總結。實踐證明,風趣幽默的課堂語言能使枯燥的數學知識趣味化,使學生樂于接受,提高學習興趣和學習效率。
五、數學課堂語言應講究獎勵性
有人說,“教師的語言如鑰匙,能打開學生心靈的窗戶,如火炬能照亮學生的未來,如種子能深埋在學生的心里。”在教育實習過程中,我發現每個學生都極具天賦,贊揚鼓勵的數學課堂語言可以讓學生們更加有信心,輕松地面對考試。諸如此類語言如“你真行!”,“我非常欣賞你的想法,說說你是怎么想的,好嗎?”“只要你堅定信心,就一定能成功,你敢試試嗎?”,“沒想到這節課我們的收獲真不小,看來,學好數學能讓我們生活更豐富,更精彩!”實踐證明,教師對學生的贊美和激勵給學生帶來成功的滿足感和愉悅感,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增添師生間的親和力和向心力,使我們的教育效果事半功倍。
總之,教師的課堂語言是實施新課、新理念的重要手段,它既體現了教師的教學能力,又和教學效果的好壞緊密相連。愿更多的教師能關注到這一至關重要的領域中來,愿合理的課堂語言的運用能幫助你的數學教學水平不斷得以提高。
參考文獻:
[1]王勤.略論數學語言的轉化[J]. 陜西師范大學中學數學參考雜志社,1999.
[2]唐家俊.優化教學用語 激發課堂活動[J].數學教學通訊,2005(224)..
[3]王丙延.淺談課堂教學提問的設計[J].中學數學教學參考,200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