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剛
【摘要】縣域經濟發展才是徹底落實我國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同時也更是我國經濟發展的根本。想要實現縣域經濟發展而穩定,就必須要對縣域發展的基本要求和意義等有一個科學而又充分的理解,否則將很難實現縣域經濟平衡和可持續發展。本文就根據耒陽市的發展狀況和其特點,對縣域經濟發展在其實際落實中的主要因素及問題進行淺析,希望可以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明確發展思路和可持續發展道路。
【關鍵詞】縣域經濟發展 發展的建議 存在的問題 創新
一、縣域經濟發展的內涵及意義
(一)縣域經濟發展的內涵
縣域經濟主要是以縣級城市為中心,鄉鎮作為發展的紐帶,形成一個具有一定特色的地理區域。縣域經濟的發展也具有非常渾厚的當地特色,并且也與地理位置和歷史人文等都有一定的關聯。
(二)縣域經濟發展的意義
(1)縣域經濟發展非常有利于城鄉的經濟建設和其發展,縣域經濟也在規定籌劃和產業開發等一系列的問題上,都能夠具有獨立自主性,而且也能很好的與當地農業和其他行業協調好關系,兼顧縣、鄉、村這幾個層次和城市與農村兩個領域。
(2)發展縣域經濟不僅是繁榮農村經濟的重要保證,同時也是建設我國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關鍵。社會主義的市場這些經濟條件的作用下,農村就不可能對其封閉自行發展,而是要發揮農村應有的整體優勢,通過城內與城外兩個市場共同發展農村經濟。
(3)發展縣域經濟才是將農村主要勞動力轉移的主要途徑。縣域經濟發展可以讓當地的人民提供就業機會,從而將城鎮成為農民務工經商的新平臺。加速農村勞動力轉移,以避免農村人口過度集中于大城市中,這樣就能夠在一定程去緩解就業壓力和社會管理的能力。
二、耒陽市經濟發展現狀
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就不斷加大縣域經濟發展,2003年也下達了《關于加快發展壯大縣域經濟的實施意見》這一通知,2014年湖南省委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中明確指出,要把加快發展縣域經濟作為統籌城鄉發展的重要著力點,增強縣域經濟發展活力,促進“兩型”社會建設。而作為四個強縣擴權試點縣之一的耒陽市,市委市政府經過調查與研究,在落實省里部署的基礎上提出了認真落實風險防范、污染治理、扶貧攻堅、城鄉提質、園區增效、旅游升溫“六大行動”。決心做實工業經濟、做強農業經濟、做優商貿物流,并給予了相關的實施與意見,確立以工業化推動城鎮化的,一化促兩化縣域經濟發展思路,主要以大力開發綠色食品和現代中醫藥材等,在這樣的縣域經濟發展中,人們的生活水平能夠逐漸提高。
(一)發展速度逐年加快規模不斷壯大
初步核算,2017年耒陽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 473.15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增長8.1%。其中,一產業實現增加值71億元,增長3.7%;二產業實現增加值163.21億元,增長3.2%,三產業實現增加值238.94億元,增長13.3%。一、二、三產業對全市經濟增長貢獻率分別為7.1%、14.8%、79.1%,分別拉動全市GDP增長0.6、1.2、6.3個百分點。按平均常住人口計算,人均地區生產總值40708元,增長11.9%。三次產業結構比調整為15:34.5:50.5。通過上述數據我們可以看出,政府確立以工業化推動城鎮化的一化促兩化縣域經濟發展思路,無疑是非常正確的,在這樣的經濟帶領下,我市經濟規模正在不斷的擴大,發展速度也是逐年加快。
(二)工業經濟快速增長主導作用逐漸體現
在我市現有一定規模的企業有120多戶,與去年的一百多戶相比增加了十多戶。縣域經濟的發展模式于建設不斷加快,2007年全市實現工業總產值為80多億元,相比于2015年增長了近34%左右。縣域工業園區的建設也在不斷加快,并策劃與實施了鐵西工業經濟園區,啟動建設藥園區、山陽中村小區、水嶺工業區等大小16個縣域工業園區。其中入園的企業也多達2300多戶,在縣域經濟的帶領下,我市去年的工業園區實現增加值20多億元,占據了我市增加值的68%。
三、發展思路需增強四種意識
(一)加強敢想與敢做的意識
敢想和敢做是一種膽識同時也是一種魄力,同時也是相關領導推進縣域經濟發展的必要因素。同時各級部門也要堅決克服習慣性的等待,等領導、等資金、等支持和不敢于求新變異等錯誤做法。要求要在全市的干部中去提倡感想與敢做這種風氣,鼓勵并引導廣大群眾發展新思路以及新觀念,將思想解放并勇于大膽的去嘗試突破,創新思維和工作等措施,推動縣域經濟實質的突破與發展。
(二)增強搶抓機遇的意識
在當前的經濟發展中,正面臨著諸多的機遇,同時我國也推出了相應的政策,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國家也繼續實施了西部大開發的發展戰略,并逐步將東部產業向西部轉移等。在這個時代際遇中,我們也要時刻保持不進則退慢進亦退的意識,并也要善于觀察時代的發展和趨勢,慢慢的研究或挑戰在困難中去尋求機遇,并在抓各種機遇中,也要爭取更多的項目政策資金等支持,只有這樣才能夠加快推進縣域經濟發展。
(三)增強發揮優勢的意識
加快突破發展現有縣域經濟現狀,其實就是不斷發揮優勢的過程。在我市中其生物礦產和旅游等,都是得天獨厚的優勢,并且也有很大的發展前景,尤其是在當今高鐵建設力度的加大,這都為我市提供了良好的和先決條件。所以我們就要認真的去分析和發現自身發展資源與潛力,善于順勢造勢并發揮其中的優勢,并最終把各種優勢轉化為經濟效益。
(四)增強循環發展的意識
循環經濟就是以資源的高效利用為核心,以再利用或資源化為原則,以綠色出行低排放為特征的發展模式,是對傳統的大量消費或浪費書帶來的根本變革,我市處于礦產豐富地帶,但又是南水北調的水源區,開發與保護一直以來都是困擾我市的矛盾體,同時也是制約縣域經濟發展的重要難題。那么在這一系列的艱難條件下,我們不僅要金山銀山,還要還給未來子孫一片青山綠水,所以我們必須大力發展循環經濟模式,加快經濟結構調整,從而達到資源的利用最大化。
三、結束語
具有本地特色,加強本地區的特色產業發展,然后再以個性化的方式體現出差異化,它是一個縣域經濟體的實力象征,耒陽市作為重要發展的縣域經濟體,利用自身有利的資源和文化進行合理的規劃,并在其內部進行相應的調整與創新,這有助于加快我市經濟體的轉換,也能夠促進農業現代化及資源節約化等,這都對我市經濟體的全面發展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