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中明確提出要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注重知識的形成過程。小學數學具有一定的抽象性,教師在教學中充分利用多媒體設備,能夠把抽象的知識變得更加具體,便于學生理解。文章通過對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思維能力進行分析,探討了多媒體設備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提升學生思維能力所起到的作用。
關鍵詞:小學數學;多媒體;思維能力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收稿日期:2018-01-22
作者簡介:陳先法(1977—),安徽廬江人,安徽省廬江縣樂橋鎮中心小學教師,一級教師,本科,研究方向:小學數學教學。
隨著素質教育的實施,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更加要注重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學生的思維方式有多種形式,有邏輯思維、抽象思維、靈感思維和創造性思維等。小學數學教師要想在教學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就要采用有效措施,讓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過程中。在數學教學中巧妙地應用多媒體,能夠把知識多層次、多角度地展示給學生,使抽象的數學知識變得更加具體,開啟學生的思維,調動學生的各種感官,讓學生通過聯想探索等方式進行學習,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有利于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進而提高數學課堂教學的質量。
一、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思維能力存在的問題
隨著素質教育的實施,小學數學教學中更加注重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但是受各種因素的影響還存在著一些問題。小學數學教材雖然文本比較簡潔,但是具有較大的跳躍性。小學生年齡小,他們的領悟能力和理解能力都比較低,還不具備自主學習的能力。此外,學生由于所處環境及自身素質不同,對知識的理解能力也不一樣。數學具有較強的概括性,而且比較抽象,學生在學習時難于理解,因此,需要教師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引導,讓學生掌握知識的重點、難點,才能進一步提升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
二、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利用多媒體提升學生思維能力的有效策略
1.利用多媒體,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在數學學習中觀察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學生在看圖識圖中都離不開觀察能力。教師把多媒體有效運用于數學教學中,能夠讓靜止的事物動起來,也能夠讓運動的事物變得靜止,有利于學生觀察能力的提高,并對教學過程進行調控。如在進行“平移和旋轉”的教學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給學生展示一組生活中常見的與平移和旋轉有關的現象,讓學生對這些現象進行區分,說出哪些現象是平移,哪些現象是旋轉。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把平移的過程采用動態的形式呈現出來,并讓學生進行仔細的觀察,通過觀察,分析移動的方向和距離表示的含義。學生在學習移動時,對移動幾個格易產生錯覺,有時會把移動幾格理解為兩個之間空格為幾。教師如果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就可以讓靜態的事物動起來,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讓學生邊觀察邊進行思考,進而充分理解所學的知識。
2.利用多媒體,引導學生思考
多媒體應用于數學教學中,可以給學生創設有效的教學情境,讓學生的思維得到激活,并引導學生思考,提高他們學習的興趣。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時,可以利用多媒體給學生展示與教學內容相關的生活情境,讓學生主動進行探究,有效培養他們的思維能力。如在進行“圓的認識”的教學中,教師可以給學生展示幾種小動物分別坐在不同形狀車輪的車上,讓學生觀察車輛行走的情況,并讓他們進行思考,為什么圓形車輪的車比其他幾輛車平穩。讓學生帶著問題自主學習新的知識,了解圓的特征。教師利用多媒體創設情境,讓學生通過觀察情境,邊思考邊回答問題,有效培養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再如,教師還可以讓學生通過剪一剪、想一想、拼一拼、做一做,對圓的面積公式進行探索,讓學生自主思考交流。學生在探究的過程中,可能會由于各種原因,剪得不太規范,此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把剪的過程演示給學生,以減少學生由于操作不當而造成的失誤。在學生剪完以后,教師再讓學生把等分后剪下的紙片通過拼一拼,拼成近似長方形。接著再讓學生對前后圖形進行討論,說出它們之間的關系。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把研究的思路展示給學生,讓學生清楚地看出圓形的紙片剪拼以后,形成的近似長方形,讓學生對它們之間的關系進行討論,最后得出圓的面積計算公式。教師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有效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了學生動手操作的積極性,讓學生圍繞問題進行探究,有效提高了學生的思維能力。
3.利用多媒體,訓練學生的思維速度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信息量越來越大。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更加注重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把多媒體應用于數學教學中,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思維速度,讓學生從大量的信息中篩選有效的信息,提高數學教學的有效性。如在講解《方向與位置》時,傳統的教學中,教師讓學生對地圖進行具體位置的辨認,并讓學生學會用口頭語言表達方向和位置,使學生掌握具體的方向和位置辨認規則。也有的教師讓學生描述教室中桌椅的具體位置。這樣的教學方法,雖然讓學生能夠學會如何辨認具體的位置,但是學生很難通過學習建立系統的思維模式,他們思維的速度也得不到有效的提升。如果把多媒體有效地應用于教學中,采用動畫的形式給學生創設適當的教學情境,讓小球進行多方位的跳動,學生就能跟隨動畫節奏進行思考和記憶,鍛煉自己的思維速度,并形成系統的知識體系。
4.利用多媒體,拓展學生的思維深度
在日常的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經常采用教師講、學生聽的方式,在教學中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經常采用問答的方法。在這個過程中學生雖然也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但是學習的積極性不高。如果教師把多媒體引入到數學課堂教學中,就能夠讓教學內容變得具體生動,有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讓學生根據問題進行思考,有利于拓展學生思維的深度,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把生活中的現象與數學知識結合起來,利用多媒體引導學生在具體事物中尋找事物的本質,并把所學的知識運用于生活中,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提升。如在學習圓的認識后,教師可以給學生準備一節活動課,讓學生學會如何正確地找出圓心。教師可以先通過多媒體給學生展示長方形、正方形和圓,然后讓學生在長方體和正方形中畫出最大的圓,再讓學生猜測正方形中最大圓的直徑等于多少,如何找出圓心。學生通過交流討論得出結論,然后選出代表說出自己小組所想出的幾種方法。通過這樣的教學方法,有效拓展學生思維的深度。教師在教學時還可以通過多媒體展示圖形,來培養學生的立體空間感,幫助學生尋找圖形間的聯系,加深學生的理解。在數學課堂中利用多媒體,可以讓學生有更多的時間進行思考,使學生的思維變得更加深刻和敏捷。
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運用多媒體能夠釋放教師的潛能,拓寬教學的視野,擴大課堂教學的容量,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對提高數學教學的質量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師在教學中有效運用多媒體,可以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并對他們進行引導,讓學生學會用數學思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劉麗紅.科學運用多媒體優化小學數學課堂教學[J].課程教育研究,2015(14):160-161.
[2]趙立輝.多媒體教學在小學數學課堂中的運用[J].小作家選刊,2015(11):122.
[3]司長立.小學數學多媒體課件設計淺析[J].新課程學習(上旬刊),2013(12):159.
[4]王安英.利用多媒體技術優化數學課堂教學[J].讀寫算(教研版),2015(14):345.
[5]姜龍池.小學數學多媒體教學中的一些優勢和不足[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2(31):115-116.
[6]鄒連波.論小學數學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技術的作用[J].都市家教(下半月刊),2013(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