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剛
【摘 要】本文論述高中思想政治課有效教學的原則包括主體性原則、目標性原則、階段性原則、學科性原則,從目標確立、評價設計、教學設計、評價實施和反饋等方面,以分部執行、環環結合的方式推進高中思想政治課有效教學的實施,提高思想政治課的教學效率。
【關鍵詞】高中思想政治課 有效教學 原則 措施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8)03B-0046-02
為了滿足我國經濟、政治、文化等多方面快速發展的要求,必須培養出高素質人才,國家為此推行素質教育,要求教師對學生進行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這就凸顯了思想政治課程的重要性。高中思想政治課程能夠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培養學生健全的思想政治素質,為日后進一步的學習和工作打好基礎。目前,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教學已經取得了極大的成效,但也存在不少的問題。高中思想政治課程具有記憶量大、理解抽象的特點,因此思想政治課程必須實施有效教學,提高教師的教學效率,提升學生的學習質量,師生努力共同完成高中思想政治課程的教學工作。
有效教學,即有效地進行教學,使得教學成果最大化。作為教學理念的一種,有效教學的概念興起于 20 世紀中葉,在 20 世紀 60 年代之前,國外教育界尚未對有效教學概念形成明確的認知與關注,隨之教學科學化運動興起,國外教育界提出教學效能核定,將傳統的教學藝術改為教學科學,在這樣的背景條件下,有效教學這一概念被提出并應用到實際教學中來。有效教學,主要看教師的教學是否有效、高效,能否實現有效教學,重點在于學生。有效教學注重的不是教師能不能將教學內容教完或者教得認真不認真,而是學生有沒有學會什么,或者學得好不好,如果學生沒有學好,教師的教即使再認真、辛苦,那也只能算是無效學習,學生的學習情況是衡量教學效率即是否實現有效教學的唯一指標。
利用有效教學,一方面能夠幫助教師提升教學效率,提高教學質量,更好地達成教學指標上的要求,完成教學工作;另一方面可以幫助學生提升學習效率,提高學習質量,更好地達成學習進度上的要求,完成學習任務。在進行有效教學策略的設計時,應該遵循以下四點原則。
(一)主體性原則。主體性原則是指在進行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有效教學時,應當將學生作為主體來進行思考設計。在進行有效學習策略的設計時,應該充分發揮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和主體作用,只有在學生積極參的前提下,教育教學活動才能真正地將學生的自主性、能動性和創造性徹底地激發調動出來,培養并增強學生的探究意識和探究能力,達到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目標。
高中思想政治課程中的有效教學應該將學生作為主體,把工作重心從以教為主轉移到以學為主。主體性原則在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有效教學中體現為三點:第一點是在進行策略制定時應當與學生的生活實際和學情進行結合,從實際生活出發,提出具體問題進行具體分析,做到貼近生活、貼近學生、貼近實際,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第二點是在實施的過程中,運用多種技術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過程中來,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讓學生自由、和諧、平等地對各方面才能進行發展。第三點是有效教學的結果是實現教學目的,促進學生全方位得到發展。高中思想政治課程的教學內容和活動都是以對學生進行全方位培養,推動個性充分發展為目標進行設計的,通過實施有效教學,不但能夠完成教學工作,實現教學指標,還能實現推動學生學習向前發展的最高目標,評價教學策略的成效在于實施后學生的學習能否發生良性改善,對學習和發展能否起到促進作用。
(二)目標性原則。新課程改革通過課堂學習來進行實現,教學目標是課堂教學的靈魂,通過制定合理的教學目標,可以更好地開展課堂教學。單一的教學目標無法做到面面俱全,讓學生在各個方面得到提升,具有選擇性,通過課堂教學,讓學生在特定的部分方面得到提高,這就是教學目標的作用。
高中思想政治課程開展有效教學時,首先應當明確教學目標,根據教學目標來進行設計,將傳統教學中依據教材來選擇教學內容,依據教學內容來進行教學活動策略的選擇設計這一流程,改變為依據教學標準來制定教學目標,依據教學目標來選擇教學內容,開發選擇相應的教學策略,這樣一來,在特定教學目標下制定的教學策略更加具有目的性,能夠更好地幫助教學目標的完成。
(三)階段性原則。高中思想政治課程不同于初中思想政治課程,高中生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都比較強,教學內容和教學要求也各不相同,在進行高中思想政治課程的有效教學策略設計時,應當注意到這些問題,從高中生的身心成長實際出發,切實把握發展規律,采取有利于高中生學習成長的有效教學措施,塑造正確的思想政治觀念。
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有效教學的階段性原則表現為三點:首先,需要對初高中生的差異進行關注,不同階段的學生發育程度不同,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也各不相同,在制定有效教學策略時需要注意到這一點。其次,教材內容不同,學生的學習要求也不相同,相應的教學目標、有效教學策略在選擇制定時不能一概而論。最后,在教學要求上的差異,高考和中考不同,政治科目的考試是閉卷的,對此要求教師在進行有效教學時應當具有針對性,才能更好地滿足教學目標。
(四)學科性原則。高中思想政治課程具有特有的學科特色,不同于其他的基礎學科,高中思想政治課程不但要進行知識能力的培養,還要對學生的思想素質進行塑造,因此在進行教學時,必須采取符合學科要求的有效教學策略來對學生進行引導。
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有效教學應遵守學科性原則,實施時應當做到以下三點:首先,根據教學目標來制定相應的有效教學策略,對學生的知識能力和思想價值觀進行同步培養,這樣既能充分體現學科性原則,又能加強針對性,更好地達成教學目標。其次,通過情景互動的方式來進行教學設計,這樣能夠增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進行自主探討學習,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和自主學習能力,更好地達成學習任務。最后,進行具有學科特色的學習評價開發,通過多樣化的學習評價方式進行學習評價,用具備學科特色的學習評價促進學生學習發展。
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有效教學可以分為目標確立、設計評價、設計教學、實施教學、實施評價、評價回饋、完成目標來進行,通過分部執行、環環結合的方式,實現教學目標,促進學生學習發展。
(一)目標確立。教學目標決定著教學如何開展,是整個教學活動的核心,沒有教學目標就沒有教學的意義。在確立目標時,首先應該具備全面性,全面提升學生素質,學生集體共同進步;其次能夠凸顯學科特色,制定具體化、層次化的教學目標,避免出現含糊不清的情況,從課程整體出發,加強課時之間的銜接性,系統性地進行整門課程的教學,保證課堂教學有序地開展。
例如,教學大綱要求學生掌握某個特定的知識點,教學中可以對此進行細化制定,將“掌握”的要求轉化成“知道、判斷、運用”,這樣能使得教學目標更加具體可行。
(二)評價設計。在進行評價設計時,應當以學習目標作為評價核心,通過評價的設計,有利于實現教學目標,評價的目標、方法以及反饋應該和教學目標相匹配,將學生作為評價主體,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三)教學設計。教學設計關系著有效教學的成敗,在進行教學設計時,應該緊密圍繞著教學目標來進行,由于思想政治課程的學科特性,利用情景、問題、探究的方式進行教學設計能夠突出學生的主體性、教學的目的性,達成教學目標。
高中政治教師在進行情景設計時應當貼合現實生活中常見的事物,利用當下的時事進行情景互動,提高學生的可接受度,增強說服力,基于實際提出問題,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從而達到有效教學的目的。
(四)評價實施和反饋。作為有效教學中必不可少的部分,評價的實施反饋衡量著教學質量,通過評價的實施和反饋,能夠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效果和教學策略的實施效果,及時調整改善之前的教學策略,為下一次的教學工作積累經驗,同時在某種程度上增強學生學習效果,提高教學質量,實現有效教學。在進行評價回饋時,可以采取實現性評價回饋、激勵性評價回饋、個性化評價回饋等方式進行回饋。實時性回饋能夠及時對評價做出回饋,實時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實現有效教學。激勵性評價回饋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進行學習,增強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個性化評價回饋針對不同學生的情況進行相應的評價回饋,有利于學生的個性化發展,讓學生意識到自己得到了肯定,提高學習積極性。
總之,遵照主體性原則、目標性原則、階段性原則、學科性原則制定有效教學策略并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學工作中加以應用,通過目標確立、設計評價、設計教學、實施教學、實施評價、評價回饋、完成目標等一系列流程實施,能夠更好地完成教學工作,提高教學效率,提升學生的知識能力和素質水平,為我國培養出符合時代要求的高素質人才。
[1]曾愛娜.新課改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課有效教學研究[J].人間,2016(27)
[2]張光劍.淺談高中思想政治課的有效課堂教學[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5(35)
[3]喻 梅.高中思想政治課有效教學策略[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3(51)
[4]董永才.高中思想政治課有效教學方法初探[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3(41)
[5]沙 平.談談對高中思想政治課的有效教學[J].課程教材教學研究(教育研究),2013(5)
[6]楊志全.淺談在高中思想政治課進行有效教學的策略[J].中學生導報(教學研究),2014(3)
(責編 劉 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