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永峰 鄭慧
摘 要:實踐教學是高校教學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應用型人才培養的關鍵教學環節是要充分注重實踐應用能力的培養,實踐教學模式的有益探索和實踐教學體系的科學優化構建,是切實保障實踐應用能力,實現全面培養的主要實施途徑。該文以集寧師范學院為例,全面論述了優化構建實踐教學體系的重要意義,客觀分析了現行實踐課程體系運行中所存在的問題,深入探討面向應用型、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的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實踐教學實施措施,以期為我國地方本科院校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深度教學改革和專業建設發展,提供理論參考與實踐借鑒。
關鍵詞: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實踐教學;措施
中圖分類號 G642.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8)11-0142-04
Abstract:Practice teaching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teaching system,the key link of teaching of applied talents is to fully pay attention to the cultivation of practical ability,the scientific construction of optimum beneficial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practical teaching system and teaching mode,is to guarantee the practical ability to achieve the main implementation of comprehensive training approach.Taking Jining Normal College as an example,discusses the optimization of the important significance of constructing the practical teaching system,the objective analysis of the operation of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current curriculum system,discusses the application oriented type,practice teaching system construction model of the cultivation of innovative talents,measures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teaching practice,in order to depth the teaching reform of training model of China's local colleges human geography and applic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 professionals,to provide theoretical reference and practical learning and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Key words:Humanistic geography and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Practical teaching;Measures
新型快速城鎮化發展的社會經濟背景下,面向地方社會經濟發展和城鄉建設服務的專業人才需求日益凸顯,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融合了傳統地理與規劃學學科的優勢,體現為人地關系研究方法論在城鄉規劃中的實踐應用,立足于堅實的理論基礎,依托于先進的技術平臺,為地理學向應用理論和工程領域的發展提供了新的發展機遇[1]。地方本科院校逐步面向應用技術型方向轉型發展,是目前高等教育發展的必然選擇與辦學方向,要實現地方本科院校的順利轉型與繼續發展,人才培養中應用實踐能力的培養是其專業辦學的核心教學環節。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是我校應用型專業之一,其實踐課程體系設置的科學合理性,直接決定了人才培養質量與就業競爭力。同時,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的綜合性、應用型和實踐性特征,也決定了實踐教學體系必須要面向職業崗位需要,充分注重學生實踐應用能力的全面鍛煉與培養,創新型優化構建科學完善的實踐教學體系是實現創新、實踐應用能力培養體系制度的保障。本文以集寧師范學院為例,分析了現行實踐教學體系現狀及存在的主要問題,并深入闡述提出實踐教學體系優化構建思路與路徑,以期為地方院校的實踐、教學體系的教改工作提供理論借鑒參考。
1 重要意義
1.1 專業內涵建設與發展的必由之路 實踐教學體系是人才培養方案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理論聯系實際的紐帶與驗證,是檢驗理論教學成效的必備教學過程,是培養和提高學生創新、實踐應用能力的重要平臺,與高校教學中的理論教學體系一樣具有互為補充、同等重要的教學地位,其體系構建的科學、系統性將直接影響到人才培養質量。
1.2 培養學生應用實踐能力的必要途徑 實踐教學體系是培養具有實踐應用型能力的連續性實踐教學環節設計,要符合學生循序漸進的實踐應用認知規律,符合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實踐教學體系設計,更要以未來就業需求為體系構建的基本導向,通過實踐教學熟練掌握城鄉規劃、區域經濟發展規劃的整個流程,從而適應社會的需求,提升畢業生的就業核心競爭力。
1.3 應用型高校為地方服務的重要途徑 地方高校在轉型發展過程中同樣承擔著培養應用型人才的主要任務,同時,依托其人力資源和教育優勢積極參與社會經濟發展服務中。學校的特色及內涵發展主要針對地方社會、經濟、環境的可持續發展等重要研究課題,開展科學研究工作,其工作基礎更需依托于實踐教學。
2 現行實踐課程體系運行中所存在的問題
2.1 對實踐教學重視不足,深入研究和系統規劃有待開展 實踐教學同理論教學一樣在高校教學環節中具有同等重要的教學地位,是實現知識、技能、能力向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必備教學環節,是制約地方院校向應用型轉型發展中關鍵環節,在專業辦學中具有舉足輕重的重要地位。集寧師范學院對于實踐教學改革的重視程度不足,關于實踐教學方面的實施改革力度不大,深度遠遠不夠,對于專業人才培養質量影響較大。進而導致現行實踐教學過程形式化,實踐教學方法、模式陳舊,實踐教學培養目標與社會就業需求差距大,形成惡性循環的實踐教學現狀。
2.2 實踐教學環節設置相對不足,方式多樣而專業性不強 集寧師范學院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實踐教學環節的學分設置,基本符合教育部關于實踐教學學分設置要求,但仍然存在學分設置比重略小、實踐環節設置分散、針對性不強、實踐教學形式單一、實踐教學目標不明確、實踐專業性不強等主要問題。學校實踐教學包括專業實踐、綜合實訓、專業實習、畢業論文、頂崗實習、社會實踐等環節,但存在一位教師指導多位學生、實踐管理考核不規范、無監管、無經費等專業實踐效果差,實踐適量低的問題。例如每學期所安排的實踐教學周,往往因為實踐時間、經費、師資等多種原因而流于形式,不能達到預期實踐教學效果。
2.3 實踐教學經費投入少,實踐教學軟件、硬件建設薄弱 學生應用型實踐教學能力的培養依賴于實踐教學經費的足額資金保障,目前學校實踐教學經費資金投入嚴重不足,絕大部分實踐教學環節不能常態化有效開展,學生的實踐教學與理論教學活動同時在校園中進行,實踐教學形式化、效果差,學生參與積極性不高。專業規劃設計實驗室數量少,實踐教學軟、硬件建設仍然薄弱,無法實現開放性實驗室建設。實踐教學基地數量少,且每個實踐基地所能夠接受的實習學生數量有限,學生實踐能力培養不能有效保障。
2.4 實踐師資數量嚴重不足 實踐教學師資的數量合理與實踐經驗豐富是專業人才應用能力培養的重要師資保障,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的專業特性決定了專業師資必須具備豐富的實際工作經驗與較強的專業實踐能力。目前集寧師范學院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師資力量非常薄弱,專任教師數量少,師資年齡結構較為年輕,職稱結構偏低,城市規劃專業出身師資更少,實際工作經驗不足,無國家注冊城市規劃師職業資格教師。
3 實踐教學體系的優化構建
積極進行實踐教學體系的理論與實踐探索,全面推進實踐教學的專業辦學成效,凸顯專業應用型辦學特色,提升應用型人才培養質量,是專業教學體系的重要實踐教學保障。科學完善的實踐教學體系應由實踐教學目標體系、內容體系、保障體系、管理體系、質量監控體系等具有有機聯系的5大分支體系層次系統共同構成(見圖1),且各分支體系系統都具有特定的內容與功能[2](見表1)。
3.1 目標體系 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的實踐教學總體目標是培養綜合應用型、創新實踐型人才。實踐教學目標體系是為實現總體目標而構建的分目標體系,從而構成實踐教學體系的基礎,根據素質和能力構成,把實踐教學總體目標分解為具有緊密聯系的專業認知、專業技能、綜合應用能力、創業和創新能力、相關技能和素質5個子目標,使實踐教學目標體現出層次性特點,遵循學生循序漸進的認知規律,形成“基礎技能—綜合訓練—實踐能力—研究創新”多層次的實踐教學目標體系,全面系統培養滿足就業需求具有專業特色的應用型人才。
3.2 內容體系 實踐教學體系構建的核心課題,即實現實踐教學內容體系間的聯系性與系統性,要達到實踐教學的總體目標要求必須依托于具體的實踐教學內容來實現。實踐教學內容體系的合理設計,要依據從理論到應用、從單項到綜合、從簡單到復雜的循序漸進的認識規律[2,4],充分依據具體實踐應用型人才培養所要達到的實踐教學目標,進行頂層系統實踐教學內容設計,將各層次實踐教學目標內容有機劃分為多層次的基礎訓練、實驗教學、課程設計、實習(實訓)、社會實踐、畢業設計(論文)[3]等6個實踐教學內容模塊,有效保障應用型人才所具備的系統完整的應用技術與能力。
3.3 保障體系 實踐教學保障體系是實現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制度機制保障,由實踐專項經費、專職實踐師資、實踐技術設備設施、實踐教學基地4部分共同構成,支撐保障體系全面配置與構建已成為制約實踐教學效果的重要決定因素,會直接影響到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質量。與理論教學相并行,逐步建立獨立完善的實踐教學運行機制,對實踐教學環節進行總體規劃與設計,實現專業實踐教學的專業化人才培養。建立完善的實踐經費保障制度,注重校內外實踐教學基地建設,探索應用型的產學研合作辦學,積極推進現代化技術實踐教學方法。
3.4 管理體系 實踐教學管理體系按其類型可劃分為軟件和硬件管理2大系統。其中軟件管理包括組織機構、規章制度、評估指標體系、評估質量標準,硬件管理包括實踐教學管理系統、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實踐教學基地建設等。充分重視實踐教學管理體系的建立、運行和完善,堅持理論與實踐教學的并重協同發展,真正實現理論與實踐教學的教學相長,積極進行實踐教學管理體系的深入研究和優化,保證實踐教學成效。
3.5 質量監控體系 實踐教學質量監控體系是實現實踐教學質量評價、反饋的有效監管運行機制,包括實踐教學條件評價、實踐教學過程評價、實踐教學效果評價[3-4]、教學反饋等環節。通過建立和健全實踐教學質量監控體系,可以及時發現實踐教學過程中所出現的各種問題,有效促進實踐教學的改革與發展,逐步規范和督促實踐教學制度的建設,實現實踐教學的常規實踐教學管理與調控。通過實踐教學條件評價,有效促進實踐教學硬件條件的不斷改善與技術應用軟件的更新。通過實踐教學過程評價,實時監控各實踐教學環節教學狀態,有效實現實踐教學的常態化運行機制,促進實踐教學環節的合理安排,保證實踐教學的順利實施與有序進行。通過實踐教學效果評價,對實踐效果、成效進行客觀評判,當發現具體實踐教學問題時及時進行教學反饋,有效促進實踐教學的不斷改進。
4 實施措施
4.1 加強信息技術在實踐教學體系中城鄉規劃領域的深度應用融合 大數據、信息化背景下的現代城鄉建設與規劃管理工作,是地理學理論、方法支撐下的地理信息技術在城鄉規劃中的具體實踐應用。積極進行地理信息技術在城鄉規劃中的實踐性教學環節中的應用性實踐內容探索,不斷提升信息技術在空間分析、數據處理、地圖表達、虛擬地理空間重構、城市規劃仿真模擬等應用實踐能力培養,突出專業辦學特色,提高畢業生就業競爭力與就業質量。
4.2 完善實踐教學管理相關制度建設,切實有效提高實踐教學質量 管理層應充分認識到實踐教學在轉型發展過程的重要意義。首先,應從制度層面加強實踐教學與規范管理,保障實踐教學實現穩定、有序的實踐教學常態化運行機制。其次,制定相關政策支持和鼓勵各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改革,全面有序的推動實踐教學改革的長效實施,實現實踐教學質量的逐步提升。最后,制定具體的實踐教學組織管理制度,明確實踐教學目的、方法、步驟和評價標準,實現實踐教學標準化管理。
4.3 加強校內外實踐教學基地建設,探索實施企業合作下的人才培養模式 基地的建設是彌補校內實踐教學資源的不足、拓展校企合作范圍、建立長期合作的有效途徑。加強實踐基地建設,努力打造產學研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加強與本專業的服務面向相結合,積極與國土、規劃、住建、設計、環保、城管等相關部門建立穩定的實踐合作平臺。以就業市場為導向,精心打造校企合作平臺下的“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提高應用型人才培養質量。
4.4 外引內培,充分注重實踐師資隊伍建設與培養 能力優、專業技術能力強的實踐師資隊伍建設,是應用型實踐人才培養質量的前提保證。著力通過外引內培方式,培養和引進具有較高技能的雙師型教學師資。激勵師資隊伍取得城鄉規劃、建筑等相關資質證書,提高師資能力專業素養。聘請具有實際城鄉規劃工作實踐經驗的技術骨干擔任兼職實踐教師,不斷充實實踐教學師資隊伍,充分發揮其豐富經驗和實踐能力優勢,在實踐基地進行實踐教學指導,多渠道探索更多元化的產學研合作途徑。
5 小結
基于面向實踐應用能力培養為核心的實踐教學體系建設,是一個長期、復雜的系統性過程,需要在具體的實踐教學運行過程中不斷地健全與完善。在地方院校轉型發展全面推進學生素質教育的專業發展進程中,依據學科特點和專業特色建設發展的自身要求,以應用能力培養為核心,以實踐教學體系構建為理論研究重點,以實踐教學實施為實踐過程檢驗,以實踐教學評估為評價方法手段,以實踐教學反饋為今后改革方向,更加科學地完善和探索實踐教學管理運行機制,通過實踐教學活動使學生的應用實踐能力得到充分鍛煉和提高,切實提高應用型、創新型人才的培養質量。
參考文獻
[1]陳郁青.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教育體系構建新路徑[J].閩江學院學報,2014(1):103-107.
[2]郭亞利,馮輝宗,穆仁龍,等.以實踐能力培養為核心的實踐教學體系構建與實踐[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1,30(7):324-326.
[3]陳云棠,劉邦奇,郭紅.對應用型大學實踐教學的思考[J].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06(11):65-69.
[4]張忠福.建立以能力培養為中心的實踐教學體系[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1(28):11-14.
(責編:王慧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