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南通市海安縣高新區孫莊小學 萬 勇
小學階段,由于小學生的邏輯性與思維性的能力都較弱,導致小學生的數學語言的學習與表達能力都比較差,而數學知識的表述又是應用了比較特殊、比較抽象的語言。因此,教師在日常的教學中,要不斷進行創新,為傳統的課堂注入進創新的思維,運用豐富多彩的教學模式,把學生學習數學知識與培養數學語言緊密結合起來,進而不斷地加強對學生數學語言的培養,鍛煉學生運用數學語言的能力,不斷地培養小學生的思維性和邏輯性。
為了能夠更好地帶動小學生以積極主動的態度參與到小學數學語言學習課程的教學之中進行數學語言學習,教師就要充分培養學生對數學語言的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學習熱情。為了更好地及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師在開展教學的時候要主動結合小學生的心理特點和生理特點。由于小學生的年齡比較小,他們具有強烈的自我表現的熱情,同時,小學生的性格比較活潑好動,對身邊的事務充滿好奇感,愿意去嘗試和接受各種新鮮事物。所以教師要從小學生的這些特點出發來開展日常的數學語言教學活動。

在培養小學生興趣的同時培養小學生的數學語言。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從日常學生在感興趣的事情入手,讓學生在生活的點滴中學習數學知識與數學語言,比如,數學教師在進行“加減乘除混合運算”教學時,可以通過組織學生預算一場春游的費用來展開學習:首先,教師先告訴每位同學班里還剩多少經費,然后要求學生分小組進行展開調查,預算春游時所需各種物品的價錢,然后要求學生制作相應的表格,將數據記錄下來以便課上分析使用,這樣讓學生分成小組討論,學生在交流的過程中豐富數學語言,尋找最佳的春游花費計劃。這樣,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將數學語言的學習與生活中的數學問題相結合,進而帶領學生去探索生活中發生的數學問題,培養學生學習數學語言的興趣。
教師的積極引導是數學語言教學的關鍵組成部分,并且小學時期的學生對這個世界充滿了無窮無盡的探索與想象。同時,小學生具有極其強烈的模仿力,而教師的語言又時時刻刻影響著學生的語言學習,所以身為教師,要重點抓住這一點,從這一點入手,對數學課堂進行趣味研究,不斷深入發掘學生們的學習興趣,發展他們的思維模式,從而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進一步調動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和積極性,使他們在學習中感受到快樂,在歡樂中不斷成長,最終提高學生的數學思維,培養學生數學語言的學習能力。
在培養學生的數學語言時要發揮教師對學生的引導作用,使學生在教師的帶領下更好地學習數學語言知識。比如,在進行數學應用題的教學時,教師的語言必須要做到由淺入深,通俗易懂,在考慮到每位學生興趣、知識能力、愛好、性格、意志等差異的基礎上展開數學語言的教學。例如,學習“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計算”這節內容時,有例題是:小明同學每天晚上都會在小區散步3圈,已知小區內道路是正方形,且小明同學每次走半個小時,走路的速度是0.6米/秒,問小區道路一周的長度是多少。這道題目是結合了生活問題,是數學語言能力的有效考察。教師引導學生先了解一共走的距離是:30×60×0.6=1080米,這個結果是3圈的長度,一周就是一圈,所以結果應該是1080÷3=360米。
知識來源于實踐,只有通過不斷的實踐學習,學生才能更好地學會知識。數學語言學習的實踐包括數學表達、數學總結和數學閱讀等方法,數學語言又具有強烈的抽象特征,為此,學生在進行數學閱讀的時候要有較強的思維能力與邏輯能力。為此,教師在開展日常的書寫語言學習的課堂時,要將學生帶領到數學語言學習的實踐之中,讓學生通過切身的數學實踐活動感受數學語言的魅力,學習數學知識。
教師在培養學生的數學語言時要開展豐富多彩的教學實踐活動,比如,在進行十以內的加減法教學時,教師以十人每小組對學生進行分組,每組成員按1-10進行編號,然后老師在講臺指揮學生以數字口令為基礎進行組隊,比如第一組的8號與第三組的7號組隊,在這兩位學生組隊的同時,其余學生來回答8+7的計算結果,這樣讓每位同學都能參與到數學語言的教學實踐之中,學習數學語言知識。
數學語言是一門具有極強的邏輯性和嚴密性的語言,在數學知識的學習中占有重要的位置,為此教師在開展日常的數學語言的教學時,首先要做到培養學生對數學語言的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學習熱情,讓學生以飽滿的姿態融入到學習數學語言之中;其次,要不斷地發揮教師對學生的引導作用,為他們學習數學語言知識樹立榜樣;最后,教師還要開展豐富多彩的教學實踐活動,讓學生在實踐中學習數學語言,豐富數學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