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守權
(池州市第二人民醫院,安徽 池州 247000)
腦卒中是臨床上常見的腦血管疾病。老年人是該病的高發群體。近年來,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進程的加快,腦卒中的發病率逐年升高。該病可分為缺血性腦卒中和出血性腦卒中兩種類型。臨床研究表明,由于腦卒中患者普遍存在神經功能損傷,因此其發生癲癇的風險較高。有調查數據顯示,我國腦卒中患者癲癇的發病率約為15.5%。在本文中,筆者主要研究腦卒中后癲癇患者的臨床特點和預后。
本文的研究對象是2016年4月至2017年9月期間池州市第二人民醫院收治的120例腦卒中后癲癇患者。這些患者的病情均經腦CT、頭顱MRI、腦電圖等檢查得到確診,其在癲癇發作時均存在渾身抽搐、強直性痙攣、意識喪失及瞳孔放大等癥狀。在這120例患者中,有男性患者65例,女性患者55例;其年齡為54~86歲,平均年齡為(66.57±4.38)歲。
對這120例患者的病歷資料進行回顧性研究,分析并總結其臨床特點(包括其缺血性腦卒中的發生率、出血性腦卒中的發生率、腦梗死的部位、腦出血的部位及癲癇的類型等),同時對這120例患者均進行對癥治療,然后觀察其預后。對其進行對癥治療的方法是:首先對缺血性腦卒中患者進行溶栓、抗血小板聚集、抗凝、營養腦神經及擴張外周血管等治療,對出血性腦卒中患者進行降顱內壓、維持水電解質平衡及微創手術等治療。在此基礎上,用安定和卡馬西平對早發性癲癇患者進行治療,用卡馬西平和丙戊酸鈉對遲發性癲癇患者進行治療。具體的用藥方法和用藥時間根據患者的病情而定。在治療結束后,統計并比較這120例患者癲癇癥狀的改善情況。將這120例患者癲癇癥狀的改善情況分為全部消失、偶有發作和時常發作。總改善率=(全部消失例數+偶有發作例數)/總例數×100%。
用SPSS13.0軟件對本研究中的數據進行處理,計數資料用%表示,用χ2檢驗,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 )表示,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在這120例腦卒中后癲癇患者中,有缺血性腦卒中患者90例(占75%),有出血性腦卒中患者30例(占25%)。
在90例缺血性腦卒中患者中,腦干梗死患者癲癇的發生率最高,與腦部其他部位梗死患者癲癇的發生率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在30例出血性腦卒中患者中,基地核區外側出血患者癲癇的發生率最高,與腦部其他部位出血患者癲癇的發生率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 1。

表1 缺血性腦卒中患者和出血性腦卒中患者的梗死部位和出血部位(%)
在這120例腦卒中后癲癇患者中,遲發性癲癇患者所占的比例高于早發性癲癇患者(P<0.05)。詳見表2。

表2 這120例腦卒中后癲癇患者的癲癇類型[n(%)]
在90例缺血性腦卒中后癲癇患者中,有7例患者經治療無效死亡。在存活的83例患者中,有56例患者的癲癇癥狀全部消失,有21例患者的癲癇癥狀偶有發作,有6例患者的癲癇癥狀時常發作,其癲癇癥狀的總改善率為92.77%(77/83)。在30例出血性腦卒中后癲癇患者中,有5例患者經治療無效死亡。在存活的25例患者中,有13例患者的癲癇癥狀全部消失,有6例患者的癲癇癥狀偶有發作,有6例患者的癲癇癥狀時常發作,其癲癇癥狀的總改善率為76%(19/25)。缺血性腦卒中后癲癇患者癲癇癥狀的總改善率高于出血性腦卒中后癲癇患者(P<0.05)。
腦卒中又叫中風,是臨床上常見的腦血管疾病。該病是指由于腦部血管突然破裂或發生阻塞,致使血液不能流入大腦,導致腦組織發生損傷的一種疾病。該病分為缺血性腦卒中和出血性腦卒中兩種類型。臨床研究表明,由于腦卒中患者普遍存在神經功能損傷,因此其發生癲癇的風險較高。腦卒中后癲癇可分為早發性癲癇和遲發性癲癇兩種類型。早發性癲癇是指腦卒中患者在發病2周內發生的癲癇,遲發性癲癇是指腦卒中患者在發病2周后發生的癲癇。臨床研究表明,腦卒中后癲癇患者多為遲發性癲癇。本研究的結果顯示,腦卒中患者腦損傷的部位與癲癇的發生具有一定的相關性。在缺血性腦卒中患者中,腦干梗死患者癲癇的發生率最高;在出血性腦卒中患者中,基地核區外側出血患者癲癇的發生率較高。另外,本研究的結果還顯示,出血性腦卒中后癲癇患者的預后較缺血性腦卒中患者的預后更差。但導致這一結果出現的原因目前還尚不清楚。
綜上所述,腦卒中后癲癇多為遲發性癲癇。在缺血性腦卒中患者中,腦干梗死患者更容易發生癲癇。在出血性腦卒中患者中,基地核區外側出血患者更容易發生癲癇。與缺血性腦卒中后癲癇患者相比,出血性腦卒中后癲癇患者的預后更差。
[1] 梁楠.缺血性腦卒中后癲癇臨床特點及相關危險因素分析[D].山西醫科大學,2017.
[2] 范晏,袁媛,趙銀,等.腦卒中后癲癇的臨床特征及其預后分析[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6,4(32):3,6.
[3] 孫偉.淺析腦卒中后癲癇患者的臨床特點[J].當代醫藥論叢,2016,14(11):133-134.
[4] 吳韶蕊.卒中后癲癇的臨床特征和抗癲癇藥物治療轉歸[D].天津醫科大學,2016.
[5] 黃榮,卜一多,陳文武.腦卒中后癲癇發作的臨床特點和視頻腦電圖特征分析[J].醫藥論壇雜志,2016,37(1):107-108.
[6] 王瑞,于虹.腦卒中后癲癇的臨床特征及其預后分析[J].中國農村衛生,2015(1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