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松
(貴州省畢節市七星關區人民醫院,貴州 畢節 551077)
子宮肌瘤是女性常見的生殖系統良性腫瘤。40~50歲的女性是該病的高發人群。該病患者主要的臨床表現包括盆腔疼痛、貧血、經期延長及月經量過多等[1]。目前,臨床上一般采用手術療法和藥物療法對子宮肌瘤患者進行治療。不過,采用手術療法具有對患者造成的創傷大、術后其恢復的速度慢等弊端,采用藥物療法則難以達到根治的目的[2-3]。在本次研究中,筆者以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期間貴州省畢節市七星關區人民醫院收治的24例子宮肌瘤患者為研究對象,探討用子宮動脈介入栓塞術治療子宮肌瘤的效果及優越性。
選取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期間貴州省畢節市七星關區人民醫院收治的24例子宮肌瘤患者為研究對象。這24例患者均經B超檢查及婦科檢查被確診患有子宮肌瘤。這24例患者的年齡為33~50歲,平均年齡為(42.31±1.54)歲;其子宮肌瘤的直徑為3~8 cm;其中,有13例多發性子宮肌瘤患者,有11例單發性子宮肌瘤患者。
在這24例患者經期結束后的第4~第7 d,采用子宮動脈介入栓塞術對其進行治療。具體的治療方法為:1)在進行手術前,對患者進行凝血功能、肝腎功能、血尿常規及心電圖的檢查,并利用B超檢查測量其子宮的體積和子宮肌瘤的體積。患者若存在陰道不規則出血的現象,應先判斷其是否存在子宮內膜的惡性病變。患者若存在子宮內膜的惡性病變,應先對其進行診斷性刮宮。在術前1晚,囑患者禁食、禁水4 h。2)在患者進入手術室后,對其進行局部麻醉。待麻醉起效后,采用Seldinger’s技術對其右側的股動脈進行穿刺,在數字減影血管造影系統的引導下,將5 F Cobroa導管置入其左側的髂內動脈,并進行造影。以碘海醇為動脈造影劑。利用斜位和Roadmap技術顯示患者子宮動脈的開口和走行方向,對其子宮動脈進行超選擇插管,然后對其子宮及子宮肌瘤的輪廓、血供進行造影和觀察。在透視下向患者的子宮動脈注入栓塞劑(PVA500微球顆粒),直至其子宮動脈的血流明顯減慢或消失。用成襻技術對患者右側的子宮動脈進行插管,并使用相同的方法對其右側的子宮動脈進行栓塞。3)對患者的穿刺部位進行加壓包扎,術后囑其平臥6 h。
治療結束6個月后,對這24例患者均進行隨訪,觀察對比接受治療前后其子宮體積、子宮肌瘤體積、月經周期、經期、月經量及血紅蛋白水平的變化情況。
采用SPSS22.0統計軟件對本次研究中的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 )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與接受治療前相比,治療結束6個月后這24例患者子宮的平均體積、子宮肌瘤的平均體積均較小,P<0.05。詳見表 1。
與接受治療前相比,治療結束6個月后這24例患者平均的月經周期較長,其平均的經期較短,其平均的月經量較少,其血紅蛋白的平均水平較高,P<0.05。詳見表2。
表1 接受治療前后這24例患者子宮體積及子宮肌瘤體積的對比 ( cm3,±s )

表1 接受治療前后這24例患者子宮體積及子宮肌瘤體積的對比 ( cm3,±s )
注:*與接受治療前相比,P<0.05。
指標 接受治療前 治療結束6個月后子宮平均體積 330.32±33.29 154.61±20.54*子宮肌瘤平均體積 57.35±27.45 17.26±12.23*
表2 接受治療前后這24例患者月經周期、經期、月經量及血紅蛋白水平的對比 ( ±s )

表2 接受治療前后這24例患者月經周期、經期、月經量及血紅蛋白水平的對比 ( ±s )
注:*與接受治療前相比,P<0.05。
時間 平均月經周期(d)血紅蛋白平均水平(g/L)接受治療前 25.1±5.1 9.3±1.6 100.1±1.2 76.2±14.9治療結束6個月后 28.7±5.9* 5.2±2.3* 44.8±8.1* 120.3±17.5*平均經期(d)平均月經量(ml)
已有的研究結果證實,子宮肌瘤的發生與患者體內孕激素及雌激素的水平升高密切相關。目前,臨床上用于治療子宮肌瘤的方法較多。不過,是否保留患者的子宮、治療后其病情是否會復發仍是臨床上在治療子宮肌瘤時最關心的問題。有研究報道指出,用子宮動脈介入栓塞術治療子宮肌瘤可有效地促使患者的子宮肌瘤萎縮,從而縮小其子宮的體積和子宮肌瘤的體積,改善其臨床癥狀[4]。需要注意的是,術前對患者進行子宮動脈造影時若發現其卵巢內存在動脈顯影,可采用微導管對其進行超選擇插管,或盡可能地使用顆粒較大的栓塞劑,并適當減少栓塞劑的用量,然后在透視下緩慢地、間歇地為其注入栓塞劑,以防其術后發生絕經[5]。
綜上所述,用子宮動脈介入栓塞術治療子宮肌瘤的效果及優越性俱佳,既可保全患者的子宮,縮小其子宮肌瘤的體積,又可減少其月經量,改善其貧血的癥狀。
[1] 唐世偉,陳俊,王忠敏,等.介入栓塞術對比手術治療有癥狀子宮肌瘤安全性及有效性的meta分析[J].介入放射學雜志,2015,24(3):200-205.
[2] 尹燕平,劉文英.介入栓塞術對子宮肌瘤患者子宮血供及卵巢功能的影響[J].中國性科學,2016,25(8):48-51.
[3] 楊彥粉,孟麗,張少靜,等.子宮動脈介入栓塞術治療子宮肌瘤不同方案的療效對比研究[J]. 河北醫藥,2016,38(23):3598-3600.
[4] 楊彥粉,金立娟,王紅衛.不同直徑海藻酸鈉微球介入栓塞治療子宮肌瘤療效分析[J].河北醫藥,2017,39(15):2323-2325.
[5] 丁靜,謝書瓊,李英.子宮動脈栓塞介入治療子宮肌瘤臨床療效分析[J].蚌埠醫學院學報,2014,39(8):1046-1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