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月紅
(山西省臨汾市人民醫院,山西 臨汾 041000)
近年來,2型糖尿病患者并發亞臨床甲狀腺功能減退的幾率呈逐年升高的趨勢。有學者認為,甲狀腺自身的抗體和糖基化終末產物的共同參與可能是導致2型糖尿病患者并發亞臨床甲狀腺功能減退的重要原因[1]。多項研究結果顯示,2型糖尿病患者并發亞臨床甲狀腺功能減退可嚴重地影響其左心室的功能、血壓及血脂的水平、認知功能、胰島β細胞的功能,從而增加其發生各種糖尿病慢性并發癥的幾率[2-3]。在本次研究中,筆者以近年來在山西省臨汾市人民醫院就診的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為研究對象,分析亞臨床甲狀腺功能減退與糖尿病慢性并發癥的相關性。
選取2014年5月至2017年2月期間在山西省臨汾市人民醫院就診的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為研究對象。將其中50例合并亞臨床甲狀腺功能減退的患者作為觀察組,將其余的50例甲狀腺功能正常的患者作為對照組。觀察組患者中有男36例、女14例;其平均年齡為(68.01±12.12)歲;其糖尿病的平均病程為(10.45±2.26)年。對照組患者中有男37例、女13例;其平均年齡為(68.89±12.16)歲;其糖尿病的平均病程為(8.58±2.02)年。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相比,P>0.05,具有可比性。
在兩組患者入院后的次日清晨,分別抽取其5 ml的空腹靜脈血,檢測其甲狀腺球蛋白抗體(TG-Ab)、甲狀腺過氧化物酶抗體(TPO-Ab)、促甲狀腺激素(TSH)、游離甲狀腺素(FT4)及游離三碘甲狀腺原氨酸(FT3)的水平。同時統計兩組患者糖尿病足、糖尿病外周動脈病變、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及糖尿病腎病等慢性并發癥的發生情況。糖尿病慢性并發癥的診斷標準分別為:1)糖尿病足的診斷標準:依據Wagner分級法對糖尿病足進行診斷。患者Wagner的分級若為1~5級,表示其發生了糖尿病足。2)糖尿病外周動脈病變的診斷標準:對患者足背的動脈進行觸診的結果顯示,其足背動脈的脈搏消失或明顯減弱,或其踝臂指數<0.9,或對其下肢動脈進行CT血管造影檢查或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的結果顯示,其存在多發性的動脈粥樣硬化,且其下肢動脈狹窄的程度在50%以上,可確診其發生了糖尿病外周動脈病變。3)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診斷標準:患者四肢的遠端出現發涼、麻木等神經病變的癥狀,或其振動感覺的閾值在25 V以上,或對其進行10 g單尼龍絲觸覺檢查的結果異常,或對其進行肌電圖檢查的結果異常,可確診其發生了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4)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診斷標準:對患者進行眼底鏡檢查的結果為Ⅰ-Ⅵ期,可確診其發生了糖尿病視網膜病變。5)糖尿病腎病的診斷標準:患者在入院后24 h內尿蛋白的排泄率>20μg/min,且未進行劇烈運動、未患有
采用SPSS19.0統計軟件對本次研究中的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與對照組患者相比,觀察組患者TG-Ab、TPO-Ab及TSH的水平均較高,P<0.05。兩組患者FT4及FT3的水平相比,P>0.05。詳見表1。
與對照組患者相比,觀察組患者糖尿病慢性并發癥的發生率均較高,P<0.05。詳見表2。
腎臟病、高血壓及尿路感染等可影響其尿蛋白排泄率的疾
病,可確診其發生了糖尿病腎病。
觀察對比兩組患者TG-Ab、TPO-Ab、TSH、FT4及FT3的水平,同時比較其糖尿病足、糖尿病外周動脈病變、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及糖尿病腎病等慢性并發癥的發生情況。
表1 兩組患者TG-Ab、TPO-Ab、TSH、FT4及FT3水平的對比 ( ±s )

表1 兩組患者TG-Ab、TPO-Ab、TSH、FT4及FT3水平的對比 ( ±s )
組別 TG-Ab(kU/L) TPO-Ab(kU/L) TSH(mIU/L) FT4(pmol/L) FT3(pmol/L)對照組(n=50) 39.52±45.28 46.23±80.78 2.15±1.65 15.25±3.12 4.12±2.52觀察組(n=50) 58.98±89.59 256.68±285.65 6.98±5.68 14.25±3.98 3.88±1.12

表2 兩組患者糖尿病慢性并發癥發生情況的對比 [n(%)]
糖尿病是由胰島素分泌不足所致的機體代謝紊亂綜合征。有研究證實,絕大多數的2型糖尿病患者都存在多種激素分泌異常的現象。其中,約有12%~32%的患者存在促甲狀腺激素分泌異常的現象。這可大大地增加患者并發亞臨床甲狀腺功能減退等甲狀腺疾病的幾率。促甲狀腺激素是一種由腺垂體分泌的激素,具有促進甲狀腺激素合成和釋放的作用。促甲狀腺激素可通過影響甲狀腺激素的合成和釋放,影響能量、物質及脂質的代謝[4]。有研究結果證實,2型糖尿病患者在并發亞臨床甲狀腺功能減退后,其血脂譜會高度接近甲狀腺功能減退癥患者的血脂譜。這一研究結果充分證明,人體中甲狀腺激素的水平可影響脂質的代謝情況[5]。
本次研究的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TG-Ab、TPO-Ab及TSH的水平均高于對照組患者,P<0.05。這說明,TGAb、TPO-Ab及TSH是導致甲狀腺功能發生紊亂、自身免疫性甲狀腺疾病發生的重要原因。糖尿病患者體內TG-Ab、TPO-Ab及TSH的水平若較高,可使其發生高血凝狀態和血脂紊亂,使其血管內皮的功能受損、血流動力學出現異常,從而加快其動脈粥樣硬化的進程,提高其冠心病的發病率。本次研究的結果還顯示,觀察組患者糖尿病足、糖尿病外周動脈病變、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及糖尿病腎病等慢性并發癥的發生率均高于對照組患者,P<0.05。這說明,2型糖尿病患者并發亞臨床甲狀腺功能減退可顯著增加其糖尿病慢性并發癥的發病率。
綜上所述,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亞臨床甲狀腺功能減退可顯著增加其糖尿病慢性并發癥的發病率。為了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慢性并發癥的發病率,應定期對其進行甲狀腺功能的檢查。
[1] 張冬梅,張莉,鄭瑩瑩,等.亞臨床甲狀腺功能減退與2型糖尿病慢性并發癥的關系[J].中國糖尿病雜志,2014,22(1):25-29.
[2] 羅嘉,黃佳,葉茂,等.亞臨床甲狀腺功能減退癥對于糖尿病及其并發癥的影響分析[J].標記免疫分析與臨床,2015,22(12):1268-1270,1267.
[3] 姜鳳偉,馮肖,劉芳,等.亞臨床甲狀腺功能減退與糖尿病患者微血管并發癥的相關性[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7,37(11):2702-2704.
[4] 劉薇,華琳,原晶,等.亞臨床甲狀腺功能減退對老年人2型糖尿病大血管并發癥的影響[J].中華老年醫學雜志,2015,34(12):1333-1337.
[5] 楊崇惠.亞臨床甲狀腺功能減退與糖尿病慢性并發癥的相關性分析[J].基層醫學論壇,2016,20(22):3061-3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