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茹軍
【摘要】目前,大部分學生都未能樹立正確的體育學習態度,制約著體育教學活動的順利進行,從而影響了其身體素質的健康發展。因此,這便成了廣大體育教師亟需解決的一項問題。結合教學經驗,提出了幾點有效的體育教學策略,旨在于對各位教育同仁起到部分借鑒作用。
【關鍵詞】初中體育有效性教學策略素質教育對體育課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要求體育教師利用為數不多的體育課帶給學生更多體育知識,并讓其掌握完善的體育技能,以達到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目的。筆者依照自身在教學實踐中總結出來的經驗,簡單闡述了以下幾種有效性教學策略在實際教學中的運用。
一、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為基本目標,開展趣味性教學活動
興趣是激發學生學習動機的源泉,是他們自覺進入學習狀態的情感基礎。富有趣味的體育課堂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他們在這種積極的情緒中自覺地投入到課堂中進行學習,為體育課的順利開展奠定基礎。由此出發,教師可在課堂中開展趣味性教學活動,使學生在其樂融融的課堂氛圍中產生學習意向,并在其中得到身體鍛煉。比如,可開展“障礙接力賽”活動,具體規則為:在賽道上設置跨欄、獨木橋、投籃、鉆呼啦圈、運球等障礙關卡,將學生分為5人一組,每隔一段距離安排1個人,每人完成1到2個關卡后交接給下1個人繼續進行,最先到達終點并敲響鑼鼓的小組獲勝,期間必須遵守關卡的規則穿越障礙,若犯規則整個小組用時加10秒,再次犯規者則返回該關卡的起點重新跑。在這一游戲過程中,筆者觀察到每個學生都充滿了運動熱情,并且都自發的在旁邊做起了熱身運動,在游戲競賽期間也積極地為同伴加油助威,使得整節課都氣氛高漲。由此可見,教師利用趣味性體育活動可以激發學生的運動熱情,促使他們積極主動地投入到游戲活動中進行鍛煉,為體育教學的順利進行奠定了深刻的情感基礎。
二、以培養學生學習能力為重點目標,制定針對性教學計劃
在傳統應試教育的背景下,體育學科也成為了中考的提分項目,為了讓學生更好的應對考試,就應加強體育訓練的目的性,即以提高他們的體育學習能力為重點目標,制定有針對性的教學計劃,讓他們得到更有效的體育訓練。筆者在教學實踐中發現,若想讓學生得到切實有效的體育鍛煉,就不能采用傳統“灌輸式”的教學方式,而是要以循序漸進的方法。比如,在教學立定跳遠時,筆者沒有直接為他們演示立定跳遠的正確動作,而是先讓其練習一些簡單的輔助動作來訓練基礎力量,首先讓大家練習蛙跳來鍛煉腿部力量,接著練習仰臥起坐來鍛煉腹部力量,然后再練習深蹲跳將腿部力量和腹部力量相結合,同時還能一定程度的提升腿部耐力,為跑步訓練打下基礎。這樣一來,學生有了一定的力量基礎,在練習立定跳遠時也覺得簡單了不少。又如,為了讓學生在擲實心球時減少受傷的幾率,筆者便先讓大家練習俯臥支撐來強化臂部力量。然后,再教他們正確的站立動作,并且讓每個人都在筆者面前演示一遍正確的動作,再對動作錯誤的加以指導,保證每個人都掌握正確的投擲實心球技巧,由此來保障學生在體育訓練中的身體健康狀況。因此,教師應設計切實有效的體育訓練計劃來保障學生的學習狀況,通過有針對性與目的性的教學內容讓他們掌握正確的運動技巧,從而潛移默化地讓其形成優秀的體育學習能力。
三、以促進學生個性發展為延伸目標,設計多樣化教學策略
現代教育理念提倡培養學生的個性化發展,這便要求教師應尊重他們的個性化思維,依照他們的心理特性為其選擇合適的教學方式,滿足大家的學習需求,促使他們得到個性化的延伸發展。比如,在選擇體育運動上,男生比較喜歡籃球、足球一類的運動,于是筆者便讓他們分為籃球組和足球組,讓其選擇自己喜愛的運動并加入對應的小組進行訓練與學習,在這個過程中,筆者會觀察大家的訓練狀況,并為他們進行一些動作上的指導,像是籃球中的投籃動作、投籃技巧、截球技巧;足球中的射門技巧、搶球技巧、鏟球和踢球技巧等,通過這些指點,大家都在訓練中表現的更加積極了。對于女生來說,她們則更喜歡節奏性律動性較強且運動量較小的運動。于是,筆者便讓他們進行集體跳繩和個人跳繩比賽活動,依照自己的意愿選擇加入到哪種活動中進行訓練。這樣一來,大家既不會感到太勞累,也會得到相應的身體鍛煉,還能充分掌握自己所喜愛運動的技巧,促使其得到個性化的發展。
總而言之,為了滿足素質教育提出的新要求,提高體育教學有效性已經是大勢所趨。據此,初中體育教師應在教學實踐中積極地進行挖掘與探索,為學生引入切實有效的教學方式來構建起效率與質量兼具的體育課堂,讓其在煥發活力的課堂中對體育學習產生向往之情,從而潛移默化的讓其成為具備優秀體育學習能力的人才。
參考文獻:
[1]陳達喜,戴相榮,趙國榮.淺談初中體育教學方法的多樣化[J].當代體育科技,2012.
[2]劉強.關于初中體育課堂有效教學策略探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