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蘭 金培彧
【摘要】 目的:觀察80例膽結石患者運用經臍單孔腹腔鏡膽囊切除手術相應的手術護理與配合后的功效。方法:選取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本院接收并治療的膽結石患者80例,并依據不同護理方式分成兩個組別,組一40例施以常規的護理,組二40例施以經臍單孔腹腔鏡膽囊切除手術相應的手術護理與配合,比照兩組患者的手術指標、并發癥的發生率、護理配合效果。結果:組二患者的手術指標、并發癥的發生率、護理配合效果都好于組一患者,P<0.05。結論:在為膽結石患者輔以了經臍單孔腹腔鏡膽囊切除手術相應的手術護理與配合后,能夠減短手術耗時,促使患者的腸道盡早康復,減小手術后各類并發癥產生的概率。
【關鍵詞】 經臍單孔腹腔鏡膽囊切除術;膽結石;護理
急性結石性膽囊炎即在膽囊之中產生了結石,其臨床表現依據梗阻的情況、位置、引發感染與否、結石的尺寸與位置等要素而具備相應的差別。結石引發膽囊管數次產生梗阻,且傷害到膽囊黏膜,產生膽囊壁反復炎癥反應、膽囊功能型障礙等。此外,腸道之中的細菌引發逆行型感染也會引發這一病癥[1]。本文作者調研了80例膽結石患者運用經臍單孔腹腔鏡膽囊切除手術相應的手術護理與配合后的功效,并總結結果如下。
1資料與方式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本院接受并治療的80例膽結石患者做為本次研究的樣本,并參照不同護理方式分成兩組。組一收入了患者40例,男性患者與女性患者分別23例、17例;患者的年齡最大76歲,最小22歲,平均年齡為(49.00±2.73)歲;組一患者施以常規的護理。組二收入了患者40例,男性患者與女性患者分別22例、18例;患者的年齡最大75歲,最小23歲,平均年齡為(49.00±3.30)歲;組二患者施以經臍單孔腹腔鏡膽囊切除手術相應的手術護理與配合。對兩組患者年齡、性別進行對比發現,差異不明顯P>0.05,可進行組間比較。
1.2納入標準與排除標準
1.2.1納入標準1)患者與中華醫學會消化科學會所匯編的急性結石性膽囊炎有關的診斷規范相一致;2)患者通過了CT與MRI監測、B超監測等,并依據臨床表現確定為急性結石性膽囊炎;3)患者與家屬全面了解此次研究的內容,并簽訂了知情同意書。此次研究通過了醫院倫理委員會的審批。
1.2.2排除標準1)罹患重型心臟、肝腎功能型障礙的患者;2)罹患精神型障礙的患者;3)處于哺乳期與妊娠期的女性。
*金培彧為本文通訊作者
1.3方法
組一患者采用常規的護理:遵照醫囑為患者科學地施藥,為患者施行灌腸備皮,在手術后,對患者的身體情況輔以檢測等。
組二患者在組一患者予以護理的前提之下施行經臍單孔腹腔鏡膽囊切除手術相應的手術護理與配合,具體包括:
1.3.1設施的配備配備一組奧林巴斯電子型腹腔鏡,囊括了氣腹機、氣腹型導管、光導型纖維、攝像體系、冷光源、顯示器等,在施行手術以前,監測設施能夠順暢運作與否,核實手術所需運用的設施。
1.3.2手術期間加以配合在患者進至手術室的準備處后,醫護人員應仔細核實患者的過敏史、所需運用的藥品、性別、年齡、床號、住院號、手術名稱、手術部位等,為患者打開靜脈通路,并對各類設施與物品予以核實。醫護人員要對經臍單孔腹腔鏡膽囊切除手術相應的進展、方法加以把握,且能夠對腹腔鏡設施予以精準且嫻熟地傳送,保障手術得以順暢施行。
1.4療效評測
記錄兩組患者在護理后的手術耗時、住院耗時、腸道恢復耗時、并發癥的發生率、護理配合效果,并發癥囊括了創口感染、膽瘺、泌尿感染、應激性潰瘍;護理配合效果的評定規范:顯效:患者的臨床表現獲得了極大的好轉,并發癥得以消除,預后較優;有效:患者的臨床表現獲得了好轉,并發癥產生的概率得以減小,預后尚可;無效:患者的臨床表現并未獲得好轉,并發癥較多,預后較差,總有效率:顯效率與有效率相加。
1.5數據統計學分析
使用SPSS 17.0統計學軟件統計并分析相關的數據,頻數及%用以表示計數資料行χ2檢驗,(±s)用以表示計量資料行t檢驗。P<0.05時,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手術指標比較
組一護理后手術耗時、住院耗時、腸道恢復耗時(64.77±7.41)min、(14.30±3.50)d、(12.88±4.71)d;組二分別為(47.93±4.62)min、(8.20±2.30)d、(6.34±2.35)d,差異顯著(P<0.05)。
2.2兩組并發癥的發生率比較
組一護理后創口感染、膽瘺、泌尿感染、應激性潰瘍分別為3例、4例、2例、2例,并發癥的發生率為27.50%;組二分別為1例、1例、1例、1例,并發癥的發生率為10.00%,差異顯著(P<0.05)。
2.3兩組護理配合效果比較
組一護理后顯效、有效、無效分別為23例、11例、6例,總有效率為85.00%;組二分別為30例、9例、1例,總有效率為97.50%,差異顯著(P<0.05)。
3討論
急性結石性膽囊炎即結石對膽囊管予以堵塞,膽囊之中的膽汁有所瘀堵,產生細菌型感染而引發的急性炎癥反應[2]。急性結石性膽囊炎患者大多會產生嘔吐、發熱、右上腹部疼痛等臨床表現,起始疼痛感即膽絞痛,然而,連續耗時更久,在體位有所變換后,疼痛感會提升,一些患者還會產生輕型皮膚發黃與鞏膜發黃。現階段,對急性結石性膽囊炎患者輔以經臍單孔腹腔鏡膽囊切除手術相應的手術配合與護理變成了醫學領域之中予以調研的核心。
經臍單孔腹腔鏡膽囊切除手術相應的手術配合與護理規定了醫護人員在施行手術期間,要對手術予以全方位的準備,并注重監管與開啟腹腔鏡手術設施,對各類設施的特性與名稱等全方位加以把握,保障順暢運用手術設施[3]。在手術結束后,借助維護套把攝像頭加以穩固,并科學擺放,防范產生損害;在對設施予以清潔期間,應注重輕取輕放,注重維護鏡頭,防范鏡面受損,同時,應注重切掉電源,監測設施特性被破壞與否,經由專門的醫護人員對設施輔以儲藏[4]。另外,還應注重對患者施行心理方面的護理、腸道方面的護理、進食方面的護理、并發癥方面的護理等護理對策,以促使患者能夠盡早恢復,提升預后。
此次研究結果顯示,運用經臍單孔腹腔鏡膽囊切除手術相應的手術護理與配合護理的組二,其護理后的手術指標、并發癥的發生率、護理配合效果,好于運用常規護理的組一,P<0.05,符合傅宣等[5]研究結果。
總之,在為膽結石患者輔以了經臍單孔腹腔鏡膽囊切除手術相應的手術護理與配合后,能夠減短手術耗時,促使患者的腸道盡早康復,減小手術后各類并發癥產生的概率。
參考文獻
[1] 姚曉艷,周中成,尉國蓮,等.護理干預在膽結石合并慢性胃炎患者中的護理效果及對炎癥因子的影響研究[J].中國現代醫生,2017,55(16):134137.
[2] 華龍,王晨宇,張軍杰.微創保膽取石術與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治療膽結石的手術效果及對生活質量的影響[J].首都食品與醫藥,2017,24(08):4041.
[3] 吳光理,朱子宜.加速康復外科理念在肝膽管結石手術治療中的應用[J].浙江臨床醫學,2017,19(10):18731874.
[4] 張穎.復雜性肝內膽結石患者術后的引流管管道護理與追蹤[J].廣東醫學,2017,38(02):329331.
[5] 傅宣,張路明.兩種術式治療膽結石患者的臨床療效比較[J].湖南師范大學學報(醫學版),2017,14(04):1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