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瑞敏
【摘 要】在語文教學中,誦讀是既古老又科學的教學方法,這一方法在古詩文教學中具有重要地位。古代詩詞的誦讀對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語文素養及提升學生的人格境界、審美情趣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本文主要是分析了誦讀教學法的概念以及意義,從而探討有效的應用策略來提高語文教學質量。
【關鍵詞】誦讀教學 高中語文 應用研究
誦讀法作為一種傳統的培養學生能力的讀書方法,已無數次的被實踐證明它在教育中的作用。將誦讀教學法合理運用到語文教學中,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進學生口語能力的提升,還可以深化學生對所學內容的理解,提高學生的語言感知水平,最終達到提高教學效率的目的。
一、誦讀教學法概述
誦讀教學法是一種較為傳統的語文教學手段,從古至今,我們都在運用這種方式去學習語文,提高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提升情感素養。誦讀教學主要是分為朗讀以及背誦,朗讀就是讓學生在面對一篇陌生的文章時,先大聲讀出來,慢慢的理解了文章所要表達的意思,再傾注感情去細細品味。這種方法雖然傳統,但是很有效。
二、誦讀教學法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作用
1.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閱讀一方面可以提高學生的知識儲備,培養語言能力,另外也能在閱讀中發現各種文字的魅力,開發想象力與創造力,得到更多的靈感,這樣一來,就能為他們的寫作以及閱讀理解奠定堅實的基礎。高中語文更多的是培養學生的人格魅力,能夠很好的使用每一個漢字,將其變得更加生動形象,從而表達情感。通過誦讀教學法,學生能夠理解并且加深對文字的印象,而且從生硬的文字轉換成生動的語言表達,可以豐富學生的情感。學生從中收獲頗多,自然就會熱愛語文學習,興趣也能得到更好的培養。
2. 提高理解能力與感知水平
古話說得好: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要正確的理解某篇文章內容,就離不開出聲的閱讀。將這種教學方法運用到日常的語文教學中,學生就會形成正確的理解文章的方式與習慣,從日積月累的誦讀學習中提高自己的語感,加深對文章的理解,從而不斷的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
3.提升語言能力與人格品質,進而實現全面發展
語文所要實現的就是學生語言能力的提高,以及人格品質的提升,最終實現全面發展。誦讀教學法雖然傳統,但是這種歷來沿用的教學手段能夠被傳承至今,自然也是一種精華。高中生的理解能力已經有了比較系統的定勢。將誦讀方式去學習任何一篇文章,能夠幫助他們初步的感知作者的情感,從而產生思想上的共鳴,在誦讀時就能收到情感的感染,從而引起學生的情緒波動,走進作者的世界,從中收獲更多的語文知識與綜合能力。
三、誦讀教學法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應用的方法
1.創建誦讀活動
目前高中語文教學在不斷的改革,我們越發重視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實現。誦讀教學法是一種尊重學生主體地位的手段,能夠更好地培養學生的自主性、自覺性以及課堂參與度。因此語文老師需要在課堂上留有足夠的時間來創建誦讀活動,積極的發揮自己的引導作用,鼓勵學生帶有情感的反復誦讀某片文章,引領學生從誦讀中感受各個作者的心理世界,發現語文的魅力,從愛上語文學習。
2.傳授誦讀技巧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在進行高中語文知識的傳授時,一定要注重誦讀技巧的培養,誦讀教學法并不是一味地讓學生重復的去朗讀某篇文章,而是系統性的對文章進行循序漸進的理解,比如:當學生面對一篇陌生的文章時,首先語文老師要引導學生進行初步的閱讀,能夠順暢地將文章讀完,并且把一些自己認為的難點找出,可以是生僻的字詞,或是多音字,或是語言組織的方式等等,當理清大概的文章脈絡后,在帶有情感的認真閱讀文章,進一步的對作者以及寫作的背景進行想象,仔細的揣摩文中人物的心境等等。當然,自主誦讀是前期的誦讀方式,為了更好的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提升學生的想象力與理解力,老師還要積極的融入其他的誦讀方式,運用多元化的教學體系,促進學生感受語文的藝術性,以此來提高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和豐富情感世界。
3.設計合理性的問題,創設情境
問題的設計是教師在課前準備過程中必須重視的一個環節,首先需要教師全面地去分析掌握每個學生的能力和特點,思考哪種方式才能更好地帶動學生的誦讀興趣,從而提前設計合理的、目的性以及創造性的問題,創設不同的情境,循序漸進的引導學生更深入的誦讀文章內容,調動他們的積極性。所以保證問題設計的合理性,能更好地匹配文章的誦讀理念,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營造一個積極向上的誦讀氛圍,從而實現教學質量的提升。
4.開展合作式學習,增強師生互動有效性
合作學習的目的就是幫助學生培養合作意識,能夠通過這種形式來使得學生互幫互助,增進交流溝通。教師是合作式學習的發起者,為了更好的在語文誦讀教學中開展合作討論活動,就需要教師對于合作式學習有一定的認知,基于誦讀素材進行合理的合作活動開展,充分尊重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全面了解學生的特點,科學的劃分小組,誦讀教學法不單單是無意識的朗讀背誦,更重要的是要提高學生的想象力與創造力,快速的理解文章的內容,并且豐富情感世界,提升語感水平,從中發現語文的魅力,使得課堂氛圍不再沉重,學生也確實能受益匪淺。
5.完善各類軟硬件設施,增強學習的趣味性
活動的舉辦、設施的安放,都需要一定的空間,這些空間也應當選擇合適的地方。一些學生必備耗材,如筆,紙,圖書,資料等的配備也應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增強學生間的互動學習。還有就是校園網絡也應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為學生提供更大的學習空間,增強學習的趣味性,讓學生“好讀書”,才能“讀好書”。
總而言之,在高中語文教學中,誦讀教學法有很大應用價值,不但能夠對學生語言能力進行培養,而且能夠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有效培養。高中語文教師應該充分認識到這一點,積極為學生創設一系列誦讀活動,并引導學生自主參與,讓學生在自主誦讀的過程中感受語文的魅力,將學生對語文的興趣激發出來,從而促進高中語文高效性教學的實現。
參考文獻
[1]覃慧芹.中華經典詩文誦讀與高中語文課程整合研究[J].品牌,2015(6)
[2]田朝雪.試論高中語文教學中誦讀的重要性[J].軟件(教育現代化)(電子版),20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