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燕
【摘 要】小學習作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小學生掌握知識的標志,特別是對于三年級的孩子來說,初次接觸作文,由段到篇,是個轉折點,因此,這又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難點。只要我們養成了上好語文課的習慣;只要我們很勤奮、不怕吃苦、愛思考、愛學習就找到了習作的門;只要我們有對生活很留心,肯收集的好習慣就找到了習作的門!
【關鍵詞】說寫 讀背 批語 鼓勵
小學習作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小學生掌握知識的標志,特別是對于三年級的孩子來說,初次接觸作文,由段到篇,是個轉折點,因此,這又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難點。在教學過程中,我發現不少學生害怕作文,一提起筆就抓耳撓腮,經過了解主要有幾方面的原因:一是沿承一二年級寫日記的習慣,記“流水賬”。二是覺得無內容可寫,亂編的多。三是語言積累少,干巴巴的,寫不具體。四是對周圍事物沒有留心觀察。五是缺乏想象力。六是題材千篇一律。如何來提高三年級孩子的習作能力呢?習作的門在哪里呢?它就藏在一些好習慣里。
打開習作的大門需要鑰匙。教育家葉圣陶說過:“作文就是用筆來說話?!币簿褪钦f,把平時說的話,用筆記下來,就是作文了。原來平時的說話就是習作入門的鑰匙。說話,誰不會呢?這把鑰匙是人人都有的。不過葉圣陶又說:“作文要說真話,說實在的話,說自己的話,而不是說假話、空話、套話?!边@是在教我們開鎖的方法。在具體實踐教學中,我采用以下方法來開鎖:
一、轉變傳統的授受式教學不僅注重教師的教,而且重視學生的學、說
教師的教用講授為輔,重點放在師生語言的交流。讓學生對學習的認識不僅局限在書本上、課堂上,而且調動他們把周圍的、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種新鮮的、新奇的問題加進他們的學習性思維之中,從而達到創新精神的培養高效性,提高交流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讓學生在課堂中“動”起來。
二、課內課外結合
在訓練說話過程中,我有目的、有計劃地拓展訓練空間,使其由課內向課外有機延伸,如舉行踢毽子、跳繩、小制作等活動比賽,活動后讓說說活動過程或比賽場面。這樣練練說說、賽賽說說、做做說說,大范圍練習,調動了學生說話的興趣,有效地提高了表達能力。
三、創設寬松和諧的氣氛,使人人參與說,人人敢說,人人樂說。
寬松和諧的氣氛來自于老師對學生的尊重?,F在同學們的表達能力提高了,但是有的同學喜歡多說,有的同學不愛說。在現在這個競爭激烈的社會,會說、敢說才不至于在競爭中失敗,所以現在必須好好鍛煉自己。語文活動課上,讀繞口令,交流積累的精彩片斷,講故事等,總是鼓勵中下等學生先讀先說,或以優秀生帶動中下等學生來讀來說,老師對不同層次學生的表現,或目光贊許,或點頭示意,或微笑鼓勵,或語言點撥......讓全體學生都從老師那里得到鼓勵,從而獲得成功感和自信心。另外,在練說過程中對口齒清楚、聲音洪亮,有感情,進步快的同學,講完之后進行評獎并各組進行操行加分,以資鼓勵。這樣極大地調動了學生說話的積極性,使人人樂說。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自然在認識了規律,掌握了說話方法。
四、從閱讀中學習文章的結構和表達方法。
我們在習作教學實踐中,作為教師要有意識地把作文指導滲透到閱讀教學中,指導學生學習作者觀察事物、分析事物、遣詞造句、連句成段、連段成篇的方法。每學習一篇課文后,注意對該文的結構和寫作方法進行分析。在教學中持之以恒地把寫作指導滲透到閱讀教學中,通過長期的潛移默化提高學生的習作能力。
五、聯系課文,適當摹仿,仿中求創。
中外作家歷來強調創造,但在寫作中可以適當摹仿。這樣,學生有了寫作的大概模式。在這樣的引導下,學生很快就學會了,為作文開了個好頭。在指導仿寫的同時要注意求創新,寫出具有自己特色的習作,為主題思想的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六、加強朗讀背誦訓練,培養語感。
常言道:“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其中道出一個深刻道理:文章源于積累。只有語言積累到一定的程度,才可能文思如涌,筆下生花。否則,縱有思緒萬千,筆下也難有片言只語。所以語言的積累,語感的形成,有賴于多讀多背。在教學中,必須加強朗讀訓練。此外,我還讓每一個學生準備了一個好詞好句積累本,不僅要求正確朗讀好詞句篇,讀時做到眼到、口到、心到,還要學生把課上及課外搜集的好詞佳句抄寫下來,并背誦下來,增加背誦的量。通過讀,寫,背使學生把課本的語言轉化為自己的語言儲備起來,提起筆來就不會難了。
七、作文批改多種形式鼓勵,激發興趣
1.利用評語進行鼓勵
作文教學中,教師對作文的評語是不可缺少的環節,是與學生溝通的橋梁。因此,必須堅持鼓勵原則,以情誘情,以情激情。
作文批語中,我盡量用鼓勵式、商量式、談心式、啟發式語氣。使學生讀后,感受到老師的關心,信任和期望。同時,又認識到自己的不足與缺點。在老師評語的引導下積極糾正認識,修改缺點。從老師對一個詞,一個句的肯定與表揚,激發興趣,尤其是對后進生的一點進步,都要及時肯定,多采取高分政策,使學生感到作文并不難,從而產生對作文的興趣。
2.班內范讀進行鼓勵
用欣賞的眼光看學生作文,努力將學生作文中的亮點找出來,用符號標出,然后在班內讀給學生,如:一個好詞,一個好句,一個好段,一個精彩的題目,一個漂亮的開頭,一個出色的結尾,一個新穎的選材,一個獨特的構思,一個深刻的立意……每次作文從每個學生的具體情況出發,找出其亮點,給予大力肯定,獎勵聰明星或作業本使其產生成就感,進而激發興趣。
3.樹立榜樣進行鼓勵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樹立榜樣,激發其他同學向榜樣學習。對班里作文優秀者,對他們的作文多表揚,在教室內張貼,甚至鼓勵向報刊雜志投稿。讓其他同學覺得他們很光榮,自己也能像他們一樣寫出令人羨慕的文章,從而激發作文興趣。
總之,如果我們養成了上好語文課就找到了習作的門;只要我們很勤奮、不怕吃苦、愛思考、愛學習就找到了習作的門;只要我們有對生活很留心,肯收集的好習慣就找到了習作的門。春華秋實——春天開花,秋天結果,春天不開花,哪會有秋天的果實呢?習作也是這樣的,找到大門,走進去,就可以看到門里的美麗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