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福祿
【摘 要】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是現代學校教育教學的基本任務,而小學數學教學則是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有效途徑。本文針對我國小學數學教學的現狀,深入探析了數學思維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體現,旨在促進學生數學能力以及素質水平的提高。
【關鍵詞】創新 小學數學 思維
創新是指在教學活動過程中學生經過自己的不斷思考獨立地發現了他前所未知的事實或者找到了解決某一問題的特殊方法。學生的數學創新能力應該從小學開始就要注重培養,讓他們那種潛在的創新能力得到極大限度發揮、挖掘和培養,而不能讓他們的創新能力在應試教育的重大負荷下壓抑和消亡。
一、激發學習興趣,培養學生數學思維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而在開展小學數學教學活動時,教師應當將學生的好奇心理充分的利用起來,對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進行培養。其中,好奇心也就是人們希望探索新鮮事物的一種行為傾向和心理傾向,是將創造性思維實現的內驅力,當好奇心切實的轉變為求知欲后,便會有豐富的想象思維產生,有助于提高學生的數學能力。比如,在對三角形的內角進行講解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在上課前提前將一個三角形準備好,要求學生動手測量各個內角的度數,并且予以記錄,然后隨意讓學生報出自己所量取的兩個內角度數,而教師則將另外一個度數準確無誤的說出,這樣學生必然會感到好奇:為什么教師能夠在如此短的時間內準確的說出另外一個角是多少度呢? 通過這樣的方式,學生的注意力便會得到有效的吸引,有助于學生數學學習習慣和數學思維的培養。
二、創設良好氛圍,讓學生敢創新
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生在寬松、和諧、自主的環境中學習,才能思路開闊,思維敏捷,主動參與學習活動,從而迸出創新的火花。為了培養創新意識,就必須確立一種以學習和學生為教學中心的觀念,創設一種尊重學生的氛圍和環境,變“師生關系”為“朋友關系”,把“講臺”搬到學生中間去,變老師“教”為學生“問”。鼓勵學生大膽發表意見,促使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去,敢于創新。因此我在教學過程中,為使課堂教學生動活潑,熱情洋溢,形成一個無拘無束的思維空間,讓學生處于一種輕松愉快的心理狀態。尊重每個學生,保護每一個學生的創新精神,誘導學生獨立思考,鼓勵學生說出自己的不同見解。挖掘教材中的潛在樂趣,變苦學為樂學。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應當與學生及時的溝通和交流,全方位地將知識點之間的聯系做好,幫助學生構建知識網絡體系于腦海中,進而促使學生逐步養成數學思維能力。在將部分知識點的內容學習完以后,應當及時的將綜合練習題和復習課的準備工作做好,通過這樣的方式來使學生具體的比較分析各個知識點的內在聯系使學生腦海中的知識變得更加深入化和系統化。
三、鼓勵學生質疑問難,培養創新意識
鼓勵學生質疑問難,是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起點。愛因斯坦說過“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敝锢韺W家李政道曾經說過:“遇到問題要敢于問個為什么,可怕的是提不出問題,邁不出第一步。”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更新觀念,要為學生留有提出問題的時間的空間,要鼓勵學生大膽質疑,要敢于向權威挑戰,敢于提出難倒教師和學生的問題,只有“疑”才有“思”,只有“思”才能迸出創新的火花,激發探索的欲望。例如,教學這樣一道題:“時針轉動的速度是分針轉動速度的幾分之幾?”題目出示后,蔡建華同學立刻回答是六十分之一,根據是1小時等于60分,這時大部分學生表示贊成這個答案。接著,我問同學們還有沒有不同的想法,這時有幾個同學表示不同意這個答案,我鼓勵他們說,不一定大多數人同意的答案就是對的,這時劉亮同學站起來回答說“老師,我認為應該是十二分之一,因為時針轉1大格(即5小格)是1小時,分針同時轉60小格,表示60分鐘,也就是說,時針轉1小格,分針將轉12小格。因此,時針轉動的速度是分針的十二分之一。”我聽完后,首先肯定了劉亮同學的答案是對的,并對劉亮同學敢于質疑的精神大加贊揚,這時周靜同學補充回答:“老師,如果保留這個六十分之一的話,我們可以把題目改成:分針轉動的速度是秒針的六十分之一。”這時學生的思維非?;钴S,他們主動地去探究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這樣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創造性有機結合在一起,并逐步形成了創新意識。
四、在運用知識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探究知識的目的是為了運用,運用知識是使學生掌握知識、形成技能、發展智力的重要手段,它是溝通知識與能力的橋梁。運用知識可分兩種:一種是學生在深刻理解知識含義的基礎上,自覺地將所學知識運于實踐,解決一些實際問題。例如,學習了“商不變的性質”后,學生能自覺地運用這個性質解決筆算:800÷400為8÷4,并進行口算,這種應用的本身就是種創新。另一種是在老師精心設計、科學安排下運用,如一題多解,一題多變,一題多問,逆向思維訓練,難題巧解,從不同角度思考問題等,都對培養學生創新意識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傊?,要把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新精神真正落到實處,這就需要教師從多方而、多角度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真正變“教師帶著知識走向學生”為“教師帶著學生走向知識”,使每個學生都成為具有創新精神和創新思維的新世紀合格人才。
五、加強語言訓練,促進學生思維發展
小學生往往語言表達能力較低,不能用語言完整清晰地途述思維過程,特別是數學語言更是缺乏,阻礙思維發展。大綱指出:“逐步培養學生能夠有條理有根據地思考,比較完整地敘述思考過程。”因此,訓練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對學生進行數學語言訓練和發展思維勇的重要環節。小學生更要加強數學語言訓練,為此,教師要耐心聽學生說,鼓勵學生敢說,培養學生會說,引導學生說好。如教學 “圓柱體的體積計算”,當學生通過動手操作后,我啟發學生看實物圖用準確簡練的數學語言,有條理有根據地敘述公式的推導過程:把一個圓柱體割拼成一個近似的長方體,這個長方體的底面積等于圓柱體的底面積,高就是圓柱體的高,因為長方體的體積=底面積 高,所以圓柱體的體積=底面積 高。
總之,要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關鍵在于教師,首先要更新教育觀念,把學生真正放到學習的主體地位;其次要有創新的意識和能力,從培養新世紀人才素質的高度出發,充分認識到開發學生創新潛能的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李海英;淺談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J];小學教學參考;2004.
[2]隋國發,姜久麗;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思維能力[A];邁向新世紀[C];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