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裹鹽迎得小貍奴,盡護山房萬卷書”,這兩句詩是我國南宋時期著名愛國詩人陸游所寫。詩中的“小貍奴”就是今天很受人們喜愛的小貓。在世界各地,人們對于貓的態度也經歷了不同階段。如今,貓元素作為一個廣受大眾喜愛的文化符號,對設計領域也有所影響,本文將分析貓元素在視覺傳達設計中的應用,讓人們領略貓元素對于設計的獨特魅力。
關鍵詞:貓元素?貓的歷史?視覺傳達設計?應用發展
貓作為一個廣受人們喜愛的小動物,從古至今都未曾離開過人們的視線,無論是神話故事還是詩詞繪畫,我們總能看到它們可愛的身影。很多時候,人們對于貓的態度已經不僅僅是當做寵物來看待,更多的人選擇把它們當做家庭的一員。但并不是每一個時代的貓都像今天這樣幸運,人們對貓的態度經歷了不同的階段。
一、不同時期的貓
公元前2600年,古埃及就已經有了養貓的記載,所以古埃及是世界上最早飼養貓的國家。但在古代,人們對于貓的要求還僅限于捕捉老鼠和鳥類。直到大約2000年前的埃及王朝,貓被賦予了“女神”的形象,如貝斯特女神貓,就是貓頭美女身。貓的體型優美,手感柔軟,眼神中總是透露著試探又澄澈的光芒,因此,貓在埃及被認為是貝斯特女神的化身。傳聞貝斯特女神能對女性尤其孕婦起到守護的作用,或許是賦予了其母性的光輝,因此人們也相信其能保護嬰兒,讓孩子不受疾病的困擾。貝斯特女神也會給人們帶來幸福,因為她也代表了美麗、光明、喜樂與豐收。因此,這一時期,古埃及把貓供上了神壇。
然而貓并不是一直都如此幸運、受人疼愛。大約1200年,《圣經》中將貓描繪成了背叛耶穌的惡魔形象。于是可憐的貓被人們認定為魔鬼的化身,與貓相關的也都是一些負面的說法。到了13世紀,宗教將女巫形象與黑貓結合起來,從那以后,所有的貓都被貼上了邪惡女巫的標簽。更為殘忍的是,那時的人們看到貓都認為是災星降世,紛紛用殘忍的手段把貓虐待致死以求平安。
我國的養貓歷史也非常久遠。在古代,尤其是宋朝,就有很多像詩人陸游一樣的“貓奴”,寫下了很多描繪貓的古詩。例如宋代詩人楊萬里在《新暑追涼》中寫道:“朝慵午倦誰相伴,貓枕桃笙苦竹床”。我國當代詩人錢鐘書也在《容安室休沐雜詠》中寫道:“應是有情無著處,春風蛺蝶憶兒貓”……還有很多畫家也對貓進行了描繪,如徐悲鴻的《貓》。可見從古至今,中國人對貓的感情非常深厚。
二、貓元素的設計應用
在進行貓元素設計應用的市場調研中,筆者發現在針對女性的用品方面,貓元素的設計應用最為廣泛。例如一個叫PAUL&JOE;(保羅·喬)的品牌,有一款口紅的設計就應用了可愛的貓元素,口紅里面有一個小貓臉的形象,非常精致可愛惹人喜歡,因此貓臉口紅曾風靡一時。在全國的很多飾品商店里,也隨處可見造型各異的以貓為元素的設計。在北京、上海、長春等地,筆者發現了很多受女性歡迎的“Hello Kitty商品專賣店”,店里的商品無論從食品到日常用品再到玩具工藝禮品,都經過了精心設計,且都以貓元素作為主題。中國第一家Hello Kitty的主題餐廳在中國寧波市的南塘老街內,店內從裝修設計到食物形狀等都是Hello Kitty的造型。
貓元素的火爆其實并不是一時一刻的“爆發”,而是受社會環境因素影響,人們心中都渴望被溫暖被理解,但是在生活壓力面前,個人的情緒往往會被忽略,在這種“落寞”的心理狀態下,人們在可愛的貓身上總能找到一些心靈的慰藉,因此網上也有例如“貓系女孩”“云養貓”“吸貓”等新詞出現。
三、貓元素在視覺傳達設計中的時代表現
視覺傳達設計主要是將圖形、文字、色彩等信息整合為相應的視覺符號,以視覺為媒介傳達給受眾的一種設計形式。貓元素在未來的視覺傳達設計方面,可以被廣泛應用在字體設計、標志設計、包裝設計、海報設計等方面。中國是一個有著悠久歷史文化的古國,陶器作為中國的象征,完全可以運用貓元素,把帶有貓元素設計的陶瓷用于女士化妝品包裝等方面。當今高速發展的時代,一旦有受到追捧的事物出現,必然會帶動群體效應,貓元素也是如此。已經有很多“網紅貓”進入人們視野,貓對人們的心理有一種慰藉作用,因此貓元素也被應用在廣告拍攝、影視作品拍攝中,相信未來會被越來越多地應用。
四、結語
集神秘、可愛于一身的貓擁有著復雜而豐富的文化內涵。如今貓元素已經成為一種時尚潮流,其應用也總能帶給人們快樂的享受。因此,我們要多多挖掘貓元素在視覺傳達設計中的價值,在藝術領域展現貓元素所帶來的獨特魅力。
參考文獻:
[1]佟鑫,孫嘉玲.剪紙藝術在視覺傳達設計中的運用[J].工業設計,2018(02).
(作者簡介:郭雙,女,碩士研究生,贛南師范大學美術學院,研究方向:藝術設計視覺傳達)(責任編輯 葛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