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子淵
摘 要: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不斷發展,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的運用越來越廣泛,電子信息技術能夠在各行各業得到很好的應用,但是其中也存在一些問題需要解決。本文首先對“互聯網+”時代電子信息技術進行分析,同時對“互聯網+”時代電子信息技術發展的實際進行闡述,并提出互聯網背景下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的創新途徑,更好的促進電子信息技術的穩固發展。
關鍵詞:互聯網 時代電子 技術分析
“互聯網+”時代背景下,互聯網思維及技術在各個領域中的應用也越來越廣泛。這不僅在很大程度上創新傳統產業的發展模式,而且還實現智能化的生產以及更加個性化的服務,進而形成良好的聚合效應。互聯網時代的本質就是促進信息化發展和實體經濟的相互融合。
一、“互聯網+”時代下電子信息技術的現狀
1.缺乏合理性的產業機構
通過深入的研究分析我們發現,產業的發展和產業結構兩者之間存在著極為密切的關聯。同樣的,電子信息技術產業也是如此。電子信息產業結構水平,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一個國家的發展水平。電子信息技術在我國起步晚,發展過程中受到一系列因素影響,使得我國電子信息技術水平和西方發達國家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就必須要全面創新優化我國電子信息技術產業結構,并促進產業結構的科學合理化發展。現階段,隨著網絡通信技術的快速發展,互聯網技術已經廣泛的應用于我們的生產以及生活當中。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移動電子商務、電子政務、電子娛樂以及移動電子學習等等。在二零一五年政府工作報告會上,李克強總理就率先提出互“聯網+計劃”,并指出在發展的過程當中,要全面促進移動互聯網、云計算以及大數據技術和現代制造業的有機融合,進而促使移動互聯網能夠在接下來的發展當中能夠更加廣泛的應用于生產、生活的方方面面。
2.社會環境資源不足
在互聯網時代背景下,產品更新換代的頻率越來越快。現階段,隨著人們的生活質量的不斷提高,對于各方面的需求也越來越大,在這種情況下,電子信息技術產品成為我們日常生活的必需品。而人們對電子信息產品的技術需求也出現獨特化和新穎化。但是電子信息技術產品的開發,是個復雜的過程,需要投入大量的、足夠的財力和人才。而外界的環境因素,也會帶來一定的影響,尤其是經濟因素以及人才方面的因素,甚至直接決定著電子信息產品的質量。
3.技術人員的水平較低
專業技術人員是電子技術信息產業發展關鍵因素,但專業人才培養需要漫長過程。現階段,雖然我國很多學校均開設了相應的電子信息技術方面的課程,但由于教學過程中,往往過于注重理論教學,忽略實踐教學,也就導致培養出的學生,無法滿足當前電子信息技術產業發展所需。不得不說,這在很大程度上抑制著電子信息技術產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由此我們不難看出,全面加強電子信息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成為我國目前電子信息技術產業發展關鍵,產業綜合水平決定著電子信息技術專業技能的培養與提升。
二、“互聯網+”時代電子信息技術健康發展有效途徑
1.電子信息技術安全防護
我們要想全面加強電子信息技術安全的防護,首先應積極的構建一套完善的電子信息技術法律規章制度。“互聯網+”時代背景下,我們在應用互聯網的過程中,極易出現一系列的安全問題。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必須要加快構建一套完善的電子信息安全法律法規,最大限度的確保網絡技術的合法應用,進而促進電子信息技術的又好又快發展。與此同時,我們還應全面加強對信息的認證力度,通過這樣的方式,不僅能夠有效阻止惡意信息的傳輸,最大限度的確保信息的真實性,而且還能夠保障信息使用者的合法權益。
2.加強對電子終端設備的監管力度
具體來說,我們應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第一,我們應用程序的過程中,應將個人數據和企業數據兩者進行有效分離,最大限度的確保數據的安全、完整。第二,我們應積極做好互聯網存儲信息的加密工作,在實現數據加密存儲的同時,確保信息的萬無一失。第三,移動終端設備彼此之間在進行通信的過程當中,應采用端到端的安全加密協議。第四,對于業務軟件,我們必須要采用強制代碼簽名,同時為用戶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應用程序下載源。第五,我們應及時的刪除掉遠程數據信息,并將瀏覽器當中的口令信息及時的清理掉。
3.加強政府在構建中的推動作用
發揮上級政府部門主導作用,調動相關企業積極性,使企業能夠充分參與兩化融合管理體系建設,貫徹落實政策,推動企業制造業融合到信息技術研發中,全面深化融合,實現智能制造,促進企業各方面的全面發展,實現研發水平的最高提升,推動生產、消費、管理和服務的智能化,加強信息技術產業鏈上其他利益共同體的參與,對重點領域加強示范應用。
三、結語
在互聯網時代的潮流下,人們對互聯網的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們的生活方式、工作方法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些都對互聯網時代下的信息技術發展提出新的要求。首先,要對用戶的個性化要求給予重視,更要關注用戶的滿意度,在創新的過程中,應當積極營造良好的創新發展環境,提高互聯網時代下的信息技術的要求。
參考文獻:
[1]李璐璐.互聯網+時代下電子信息技術的發展現狀及趨勢[J].電子技術與軟件工程,2018
[2]姚利民.“互聯網+”時代信息技術分析,2013
[3]張海華.“互聯網+”時代電子信息技術分析,華東師范大學博士學位,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