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建峰 遼寧省朝陽市康寧醫院
大數據時代已經到來,人類社會已經全面進入了信息飛速發展的時代,公眾的日常生活工作習慣,社會消費結構、經濟社會發展模式等都在發生轉變,大數據背景下,統計工作更應當圍繞經濟社會發展要求和用戶需求,不斷采取有效的措施,積極借助現代信息技術提高統計數據質量,才能更好地發揮其應用價值,提高信息可持續利用水平。加強大數據時代統計數據質量影響因素探究,對推動統計數據深入有效利用具有重大的意義。
大數據是指不能在一定時間內應用常規的軟件或者工具進行數據采集、整理和處理分析與應用的數據集合,必須要借助新的處理模式和方法才能完成海量信息的快速整合,進而更好地加以應用。大數據技術的出現,進一步推動了數據不斷變化發展,也有效推動了數據加速利用,對推動各行各業發展都具有重大的意義。
對于統計工作而言,統計數據質量內涵豐富,既包括統計數據的全面性、準確性,也包括統計數據的系統性、科學性和持續性,目前大數據技術正在向各個行業延伸,誰能第一時間掌握準確可靠的數據信息,誰就能把握數據應用的主動優勢。統計數據只有借助大數據技術和方法,才能提高處理效率和質量,降低誤差。
大數據時代對統計數據質量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方面統計數據核心不斷發生轉變,正在向“以客戶為中心”轉變,才能更好地滿足客戶需求,體現利用價值。另一方面統計數據質量內涵不斷延伸,統計數據質量應當從多元化層面進行解讀,才能有效應對各方面帶來的挑戰。目前普遍的觀點認為應當基于技術、流程、管理三個維度全面加強數據質量管理。
大數據背景下影響統計數據的因素可以歸結為技術、流程與管理三個層面的問題。
對于技術層面,隨著統計數據越來越多,傳統的數據檢測方法已經不能滿足新時期統計工作要求,企業需要配置更高的數據庫技術,加強技術更新應用才能更好地提高統計效率,同時統計數據質量還需要保證數據準確性,所以需要快速識別和檢驗,人工數據統計分析方法的不足之處也是影響數據質量的因素。加上數據分析難度不斷加大,如何加強數據可持續分析和挖掘算法研究,也成為重要的關注重點。
對于流程方面,主要是基于統計數據的形成與使用過程來體現的。在數據收集階段,影響統計數據質量的因素包括統計數據收集的方式、開展統計所應用的具體標準等。統計數據不斷變化,需要改變傳統統計數據收集方式,還要統一標準,才能快速進行數據整合,保證完成既定的統計任務。在統計儲存階段,統計數據日益龐大,需要新的統計數據存儲軟件才能更好地保存,否則就會導致統計數據不能有效轉化,或者影響數據準確性、完整性。尤其是隨著統計數據表現方式日益多元化,不僅包括文字,還涉及圖片、視頻、聲音等,存儲不到位,將會影響數據質量。在數據使用階段,數據不能及時共享傳輸,也將無法體現統計數據的價值。對于管理層面,主要是由管理人員對于統計工作重要性認識不足、存在偏差,重視程度不夠以及統計專業技術人員素質和能力不能滿足新時期統計工作新要求等因素有關。此外還受到統計制度體系本身的約束有關,如何沒有建立統一規范健全的統計制度體系和標準,也難以更好地完善統計體系,推動統計質量全面提升。
建議從以下方面進行改善和優化統計數據質量:
1.優化流程,完善統計數據基礎體系。一方面政府部門要提高對統計工作重視程度,健全和完善相應的統計質量監督管理體系,加快平臺建設,形成相對統一的統計信息服務平臺,對數據收集流程、方法、要求、指標以及責任分工等各方面加強數據整合和存儲,積極引入現代化信息技術完善相應的基礎服務平臺,從而更好地從源頭上夯實統計工作基礎。另一方面要不斷創新,基于用戶需求,加強深入調研,尋求更加有效的統計技術和方法,從而提高數據服務水平。
2.加強技術攻關,持續提升數據挖掘、分析和共享水平。一方面要深入挖掘大數據和統計工作之間的聯系,基于計算機互聯網技術、云計算等技術,加快構建一體化綜合管理模式,不斷優化和探索統計數據質量檢測技術、數據挖掘技術和數據分析技術等新方法,另一方面總結經驗,加快共享和部門聯動,切實提升統計數據技術保障水平,不斷升級,更好地維護統計數據的權威性、完整性和準確性。
3.加大管理力度,提高統計人員綜合技能。一方面加快統計部門協作分工,提高分工協作和聯合作業質量與效率,另一方面加強統計人員培訓,不斷提升統計人員業務技能、法律道德素養以及服務意識,更好地結合實際,探究提高統計數據質量的新方法,積極作為。
總之,提高統計數據質量是一項長期工程,需要結合實際,不斷探索,在方法、理念、技術、流程和管理等各個層面都要加強深入研究,基于客戶需求不斷完善,才能切實發揮應有的作用,更好地服務經濟社會發展。